• 山東船企轉型升級重在做好“保調轉”

    船舶市場的“寒冬”仍在延續,船舶企業生存發展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雖然山東省船舶行業當前基本處于平穩的運行狀態,但在航運市場、船舶市場“雙過剩”,新造船市場需求低迷延續,船企面臨“接單難”“交船難”“融資難”等多種困境的形勢下,仍然迫切需要實現轉型升級。

    在日前召開的2016年山東省重點船舶企業轉型升級交流會上,山東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船舶處處長董文照表示,當前,我國船舶行業發展困難的局面,既是受當前低迷市場的影響,也是多年來粗放發展導致的結果,已經到了脫胎換骨大洗牌的時期。對山東船企而言,這個過程是比較痛苦的,要做好長期過苦日子的準備,企業必須清醒地認識面對的巨大困難,做好打硬仗和打持久戰的準備,“保增長、調結構、轉方式”仍然是山東省船舶工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發展的主基調。同時,要想突出重圍,山東省船企不僅要堅定發展的信心,更要苦練內功、外塑形象,穩步提升自身實力,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難”依舊“烤”驗山東造船業

    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受全球經濟增長緩慢,航運市場運力過剩等因素影響,國際、國內船市處于低迷狀態,“接單難”“交船難”“融資難”等問題交織在一起,始終困擾著我國船舶行業的發展。同時,油價出現“斷崖式”下跌,近九成的海洋油氣項目停止,大量油氣勘探開發停止,也導致我國剛剛蓬勃興起的“海工熱”戛然而止。

    “今年前5個月,山東省船舶工業行業統計范圍內的主要經濟指標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是自從我進入船舶行業以來遇到的最艱難的時期。”董文照表示,雖然目前山東省船舶工業基本處于平穩發展的狀態,但是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和困難。從手持訂單方面來看,山東省船企完成今年的目標將會面臨很大的困難;而從新接訂單來看,雖然有的企業接到了訂單,但大部分都屬于政策性訂單,其他訂單寥寥無幾。今后,越來越多的船企將會遇到無船可造的窘境,停產、半停產的情況時有發生,企業破產的可能性也不斷增大,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隨著船舶行業的洗牌逐漸應驗。

    “接不到訂單很困難,接到了訂單交不出去更難。”會上,有企業代表表示,受當前航運市場低迷形勢的影響,船東接船的積極性不高,這給船企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對一些海工裝備而言,船東的首付款比例很低,一旦船東推遲接船,企業將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更為嚴重的是,不僅一些中小型船企遇到了這種狀況,很多大型國有船企也面臨同樣的情形。

    轉型升級一直“在路上”

    雖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山東省船企面對巨大的市場壓力,并沒有停止轉型升級的步伐,而是根據市場需求,瞄準市場熱點,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的產品領域從散貨船拓展到礦砂船,還成功進入成品油船和海工市場;在改裝船領域主動出擊,擴大并深入國內外船舶改裝市場和海工改裝市場。中航威海船廠有限公司在鞏固散貨船市場地位的基礎上,積極進軍高端產品市場,成功承接4艘930客3100米車道客滾船,并將在未來逐步形成以客滾船為代表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以液貨船為主的通用船型和政府公務船3條生產線。在高端遠洋漁船市場大獲成功后,蓬萊中柏京魯船業有限公司成功進軍科考船和客船領域,并于近期成功交付了其建造的首艘500噸級科考船。

    “在開展轉型升級工作的同時,我們積極組織山東省內骨干船企‘走出去’,與造船先進省份的先進船企開展‘對標’活動。”董文照介紹,去年,山東省國防科工辦船舶處組織省內有關船舶工業行業管理部門、山東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部分重點企業赴江蘇開展了“對標”學習活動,并對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國內外一流的船舶(海工)生產企業進行了現場考察學習,與江蘇省國防科工辦、南通及泰州船舶行業管理部門、江蘇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江蘇科技大學進行了交流探討。“通過開展這種‘對標’活動,我們不僅詳細了解了造船先進省份的發展情況,認清了與先進船企之間的差距,瞄準了未來發展的目標,而且學習了先進船企在產品設計、成本控制、計劃管理、質量管理、用工模式等方面的經驗,這為山東省船舶工業下一步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發和借鑒,為更好地開展轉型升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董文照表示。

    “同時,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山東省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依法規范山東省船舶建造市場,我們還大力實施省級‘白名單’制度。”董文照介紹,山東省國防科工辦與山東省船協發布了《山東省船舶生產企業生產條件評價工作辦法》,開展了省級“白名單”船企的評價工作,山東省法制辦公室還專門對這一評價辦法進行了登記備案。董文照表示,這是對國家“白名單”的有益補充和完善,而且這種方式符合當地船舶工業的發展特點,更具針對性。

    “保調轉”仍是主基調

    當前,船舶行業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傳統粗放的單純依靠要素投入增長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市場競爭的決定要素更多體現在產品質量、建造效率、研發創新、成本控制等方面。董文照表示,在這種形勢下,實現山東船舶工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在保證穩定發展的基礎上,推進轉型升級,通過轉型升級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而目前來看,“保增長、調結構、轉方式”仍然是山東船舶工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發展的主基調。

    在保增長方面,企業和政府要同向發力,企業搶訂單、降成本,政府促融資、抓服務。董文照認為,對企業來講,一方面要積極開拓市場搶訂單,積極參與知名展會,宣傳推介產品,瞄準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發展方向,加快研發能夠適應國際船舶和海洋油氣發展新趨勢新要求的產品;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強管理降成本,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引進先進技術等措施,實現降成本,確保順利交船。對政府來講,要積極協調促融資抓服務,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

    在調結構方面,要重點抓好行業“白名單”制度的實施,不斷優化產品結構。董文照表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山東省船舶工業要想順利突圍,關鍵在于優化產品結構,提升企業競爭力。一是著力培植骨干企業,全力促進企業建立現代造船模式,不斷提高建造水平和技術能力;二是著力打造細分市場的龍頭企業,在豪華客滾船、高端遠洋漁船、多用途重吊船、工程船、半潛式平臺等領域做精做優,成為細分市場的龍頭;三是著力優化產品結構,按照國家和省內要求,嚴禁新增產能,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監管作用,積極淘汰設施設備落后、產能基礎差的企業,努力盤活條件好的僵尸企業,圍繞供給側改革,加大產能結構調整力度,改變以散貨船為主的產品結構,向雙高船轉型。

    在轉方式方面,關鍵是通過協同創新,提高研發設計能力。董文照認為,研發設計能力薄弱、創新能力不足是制約山東船舶工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開展轉型升級的核心就是提高研發設計能力。在當前的困難形勢下,企業要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提升設計能力,推動行業發展方式由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進步轉變。2013~2015年,山東省國防科工辦組織實施了跨行業、跨領域、跨所有制的400米自升式鉆井平臺產學研合作,這種以自主研發為先導、以重大項目集成創新為依托、產學研用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也被稱為“山東模式”,得到了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支持和肯定。今后,這種模式會被應用在第七代超深水半潛式平臺、內河液化天然氣(LNG)動力船等的研發建造上,全方位推進“山東制造”向“山東創造”邁進,從根本上實現山東省船舶工業的轉型升級。

    來源:中國船舶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