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進海運申請破產接管,韓國擔心該國航運實力大減,政府力促僅次于韓進海運的韓國第二大航運公司現代商船(Hyundai Merchant Marine)收購韓進的健康資產。
8月31日,韓國最大的航運企業韓進海運(Hanjin Shipping)在債權銀行否決公司自救方案及切斷融資協助后向首爾法院聲請破產接管。韓國擔心該國航運實力大減,政府力促僅次于韓進海運的韓國第二大航運公司現代商船(Hyundai Merchant Marine)收購韓進的健康資產。
據韓國KBS電視臺8月31日報道,目前韓國海洋水產部等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政府層面的對策。韓國海洋水產部認為,在韓進海運進入法定管理程序后,該公司裝載的數十萬集裝箱貨物將由政府主導斡旋。韓國金融委員會(Financial Services Commission, FSC)等金融業界也緊急召開會議,該委員會將積極研究接管韓進海運所有船舶及核心人力的方案。
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于31日表示,僅次于韓進海運的韓國第二大航運公司現代商船(Hyundai Merchant Marine)考慮接手韓進旗下的貨輪、員工及海外業務網絡等資產。現代商船也表示正在跟政府磋商。
據財新報援引韓進海運一位內部員工的話:“公司董事長今天(8月31日)給員工發了內部郵件,大意是接受破產現實,讓員工們耐心等待公司被現代海運接手。”
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副主席Jeong Eun-bo表示,航運是韓國重要產業,外界憂心韓進遭接管后,航運業競爭力會大減,當局將敦促現代商船收購韓進海運資產,此舉被視為兩家公司進行實質合并。
Alphaliner分析師說,韓進創下集裝箱船行業至今最大規模的破產案。而現代商船也財務欠佳,但是在債權人支持下,逐漸走上復甦之路。
上海航交所研究員周漱則表示,韓進海運破產對全球航運業短期影響巨大,牽涉到包括船東、港口、貨代、拖車公司等產業鏈上的各類供應商,都將面臨租金等收入無法收取的窘狀。而韓進海運如果最終進入破產清算階段,供應商更將面臨長時間的等待和訴訟。對于貨主而言,目前已經在途的集裝箱或將遭遇扣留的風險,無法按時交付。目前擺在韓進海運面前有三條路徑:經法院判決繼續正常運營、無法運營進行破產清算、無法運營進行資產出售。盡管進入破產管理程序并不意味是韓進海運一定會被破產清算,但鑒于韓進海運目前面臨的船舶停航、停止訂艙等不穩定因素對其品牌的巨大傷害,其未來“起死回生”的可能性較小。
韓國進出口銀行(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Korea)分析師Yang Jong-seo說,韓進遭接管后,可能會被國際航運聯盟除名,不太可能繼續存活,由于當前業界船只供給過剩,韓進退出不會對貨運業有太大影響。
在韓進海運所屬的CKYHE聯盟內,韓進在全球主要航線東西干線上所投運力不小,具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一旦韓進海運的運力全部撤出,許多貨主只能將貨物交由其他航運公司運輸。這將會導致集裝箱運輸市場出現暫時性運力緊張,市場運價將會出現暴漲。
據財新網報道,一位上海的貨代表示:“中遠海運今天(8月31日)已經通知各大貨代,現有運價只維持到9月14日,我們估計9月15日開始,中遠海運一定會跳漲運價。”
該貨代表示,目前收益最大的是CKYHE聯盟內的其他航運公司,包括:中遠海運、臺灣長榮海運、臺灣陽明海運和日本川崎汽船。因為各大航運聯盟內部使用的是同樣的船期表,但聯盟和聯盟之間的船期是不一樣的,貨主一般都有自己的出貨節奏,所以短期內只會選擇CKYHE聯盟內的航運公司來替代韓進海運。
來源:中國船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