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克松:2016年航運市場荊棘叢生

    克拉克松研究表明,2015年對于航運市場來說是極具挑戰的一年,多個領域收益觸底,造船業深度低迷,訂單大幅減少。

    新船投資放緩,雖然對于很多人來說,這被視為重整供需平衡的一個方向,但對造船企業來說,這可能是一個突然的調整。

    新船訂造在2015年下降了40%至1306點(2014年為2162點),新船投資從1130億美元降至690億美元。在艱難的市場條件下,投資商并沒有選擇投資新船,使去年整體的新造船價格指數下降了5%。

    油輪新造船價格指數增長了14%至424點,集裝箱船增長了224點,但由于新船投資減少,這些優勢并沒有持續很久。

    去年近岸船舶的訂單下降了73%,只有127點,散貨船——作為新造船的中流砥柱,下降了68%至250點。

    就國家來看,韓國造船商依舊保持著很高的造船量,為3250萬載重噸,主要因為油輪訂單和大型集裝箱船訂單的激增;日本船廠也擴大了3%的訂單量,達到2890載重噸。相比之下,中國造船商則經歷了痛苦的一年,隨著新散貨船需求的下降,訂單量下降了46%至2920萬載重噸。

    截止去年年底,訂單量下降了7%。但來自國外訂單的產量則上升不少,屬2011年以來首次。新船交付量上升6%至9620萬載重噸。然而,未交付量也增加了35%,造船業在高速增長之后突然踩上了“剎車”。雖然對于陷入金融困局的造船企業來說,這些趨勢可視為一個好消息,但“剎車”并沒有真正緩解糟糕的市場條件。

    去年整體拆船量下降了15%至3860載重噸,但由于中國鋼鐵過剩,廢鋼價格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另外全球船隊運力增速放緩,在2015年增長了3.3%。海運貿易增長2%,但仍難以阻擋市場運力過剩加劇。

    綜上來看,2016年航運市場荊棘叢生,船東或面臨更艱難的市場環境。

    來源:中國船檢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