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2016年將有所回升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了《國際航運市場形勢分析快報2015年回顧與2016年展望》。報告顯示,2015年國際集裝箱市場整體行情慘淡,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整體低谷震蕩,旺季反彈力度極低。展望2016年,國際集裝箱市場運價有望小幅回升,國際干散貨
    BDI指數將繼續刷新低點,全年均值維持在500~600點。

    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2015年慘淡

    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整體行情慘淡,表現不及2014年

    從長周期來看,2015年國際集裝箱市場運價創歷史新低。截至2015年12月25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均值為875.53點,跌破2009年879.01點的歷史最低點,較2014年大跌19.39%。從短周期來看,2015年集運市場運價呈持續下跌態勢。

    全球集裝箱海運量增長乏力,區域內航線增長相對較好  

    2015年全球集裝箱海運量為177.7百萬TEU,同比增長3.68%,增速不及2014年(2014年增幅為5.54%)。區域內航線海運量快速增長,主干航線海運量增速緩慢。

    運力投放壓力巨大,運力過剩危機進一步惡化  

    運力規模加速擴張,平均船型持續增大。截至2015年年末,全球集裝箱總運力為2186.8萬TEU,同比增長7.06%;船舶交付量持續走高,較2014年同期大漲25.31%;船舶拆解量大幅下降,較2014年同期大幅下降71.5%。

    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2016年將有所回升

    預計2016年運價指數將有所回升,CCFI全年均值將在900~1050點之間。從運價走勢上看,全年走勢呈現前高后低的大趨勢。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 全球經濟復蘇勢頭減弱

    根據各主要機構預測數據顯示,2016年世界經濟增速將略高于2015年。中國出口將受益于美歐發達經濟體的復蘇繼續增長;中國溫和刺激政策的大量出臺,促進公路、鐵路和機場的投資,也將帶動國內投資消費的增長。但全球集運市場需求回升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如工業制成品進口的主力軍發達經濟體越來越多地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力求保護本國的制造業和就業率;的新興經濟體仍將面臨經濟結構轉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諸多挑戰。

    • 供需關系有所改善,但矛盾仍未緩解  

    據研究咨詢公司克拉克森預計,2016年供需平衡指數略有回升至90.2。雖然運力增速放緩,但市場需求增長仍處于較低水平,且交付量依然維持高位,集運市場供需矛盾并沒有得到大的緩解。

    • 梯級置換效應更加顯著

    隨著2016年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的完成,13萬TEU的集裝箱船舶將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這將使得泛太平洋航線承受大船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 班輪公司運營成本繼續降低  

    在超大型集裝箱的規模效應、船舶燃料成本持續降低,新造船價、租船價格和二手船價歷史低位運行的背景下,班輪公司運營成本實際上有所降低,可能加大集運市場運價下探空間。

    • 停航策略將被普遍運用  

    當市場處于相對低迷的情況下,班輪公司的漲價成果難以維持。面對低迷的海運需求與不斷擴張的運力,成本控制也難以維持班輪公司的盈利能力,運營商可能采取更激進的行動,預計將大幅削減部分虧損航線的運力,甚至停止航線班輪服務,以此來應對難以高漲的運價。

    • 航運資源整合效應顯現  

    2015年年底,法國達飛收購美國總統輪船,中運中海實施重組,其產生一些列多米諾效應將在2016年顯現。首先,航運資源加速集中,全球集裝箱超過半數的運力控制在五大巨頭手中;其次,對公司的航線布局將產生重大影響,達飛將獲得美國總統輪船現有紡織類的高端客戶,以及該公司在美國政府協議及美國旗船方面的優勢;中遠中海航線安排在歐線和南美等地區的重合度不高,兩家公司整合具有相當的互補作用。最后,對航運聯盟的競爭格局將產生重大影響。雖然受船舶共享協議中退出聯盟通知時間的影響,現有的聯盟格局可能在2016年繼續保持,但是2016年之后或將重新洗牌。

    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2015年低谷震蕩

    2015年,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整體低谷震蕩,旺季反彈力度極低。2015年,全球干散貨海運量約為47億噸,上漲幅度不超過1%,增幅跌至2010年以來的新低點。2015年,全球干散貨運力約為7.8億載重噸,同比增長達2.7%。運力增幅仍超過需求增幅,供需過剩局面依舊。

    2015年,主要貨種未能支撐海運需求,鐵礦石海運貿易量大幅放緩增長不足1%,煤炭海運貿易量大幅下滑4%,谷物與小宗散貨僅保持微弱增長,市場出現旺季不旺現象。受需求量明顯放緩、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影響,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指數年度均值僅為718點,同比暴跌35%。

    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2016年將再惡化

    世界經濟增長勢頭更加疲弱,主要引擎失速驅動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正面臨失速風險。強勢美元和弱勢需求壓制大宗商品價格,對資源型經濟體沖擊明顯。巴西、俄羅斯經濟衰退加劇;南非經濟走向下坡路,陷入負增長;中國經濟增速趨勢性放緩,結構調整步伐大幅加快;東南亞核心國家經濟增速也逐步放緩;美聯儲加息成為風險隱患。印度調整了GDP統計方法,增速首次高于中國,但對市場支撐僅在于煤炭領域。

    國際干散貨海運貿易量進入超低速增長通道  

    預計2016年國際干散貨海運貿易量面臨負增長,原因在于中國煤炭和鐵礦石對市場的支撐進一步減弱。印度的煤炭需求難以彌補中國需求下滑導致的減量。

    2016年運力增速大幅度提高至3.6%以上  

    受2015年手持訂單的推遲交付等因素影響,預計2016年交付率將可能在60%~75%之間,交付量將達到4855萬~6069萬DWT;拆解量達2020萬DWT。預計2016年總運力增速在 3.6%~5.2%之間。隨著2016年運輸市場的持續低迷,主流船型如VLOC、Wozmax、Newcastlemax、Kamsarmax和Suprmax等將進一步淘汰非主流船型,運力的結構性淘汰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綜上所述,2016年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的形勢將變得更糟,原因是供需失衡將嚴重加劇。大多數人士認為市場已近底部,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的判斷是市場的底部還將繼續下移,也即BDI指數的最低點仍有大概率繼續下探,低點將繼續刷新,全年均值維持在500~600點。

    來自國際航運研究室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