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內河集裝箱運輸規模快速增長

    據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運輸管理局發布,2021年,江蘇省內河集裝箱運輸規模、發展質量實現跨越發展,完成運量91.0 萬標箱、同比增長41.9%,分別位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為江蘇省服務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支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促進“雙碳”目標實現等戰略實施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年來,江蘇省重點推進內河集裝箱碼頭、內河航道和疏港鐵路等工程建設,運輸條件持續完善。全省已有11個內河港口、25個作業區、33個泊位(通過能力135.5萬標箱)開展了內河集裝箱作業;實現蘇北三層、蘇南二層集裝箱核心運輸通道基本暢通;徐州、淮安、連云港3個內河港口實現鐵路專用線進入內河集裝箱作業區。

    全省內河集裝箱航線加快拓展,運輸規模實現快速增長。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25家內河集裝箱航運企業投放船舶203艘、總運力1.6萬標箱,開行了85條航線,實現江蘇省內河港口與江蘇沿江沿海港口及上海、浙江、山東、安徽、河南、湖北、重慶等7個省市直達運輸。

    與此同時,江蘇省內河集裝箱運輸協同一體化發展取得突破。省港口集團積極推動投資、建設、管理、運營一體化經營,推進與徐州、淮安、宿遷、鎮江等內河港口合作,并實施“運河戰略”,牽頭成立運河航運業務協同平臺,提高了內河集裝箱運輸協同發展水平。宿遷市引進太倉海運,加快集裝箱一體化站點先行先試,通過集聚外貿、駁船、報關、船代等功能,提升了港口集裝箱攬貨水平和服務能力。

    內河外貿集裝箱運輸條件持續優化,支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能力顯著提升。江蘇省創新運輸組織模式,開辟宿遷港至太倉港、蘇州園區港至太倉港、蘇北內河港口至連云港港、徐州港至南京港4條內河外貿集裝箱航線,推動上港集團在蘇州、海安、淮安設立內河集裝箱中心(ICT)項目,宿遷港、鹽城港、徐州港聯合國際干線船公司設立3個內河集裝箱還箱點,無錫、徐州、蘇州、淮安、鹽城、宿遷等內河港口設立了海關監管作業場站,進一步強化對內陸地區外貿集裝箱的運輸服務能力。

    2022年,江蘇省內河集裝箱運輸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1-2月全省完成內河集裝箱運輸量14.6萬標箱,同比增長31.4%;新辟加密5條內河集裝箱航線,航線首次覆蓋淮河上游的信陽港;2艘200標箱LNG集裝箱滾裝兩用船已完成合攏,120標箱純電池集裝箱船在鎮江船廠開工建造。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