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靠“磨洋工”讓一艘印度航母養活其兩大軍工企業

    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7-3-2 09:55 編輯

    毫無疑問,普京如今是俄羅斯的“男神”,即便在中國,他也擁有不少粉絲:政治硬漢,擁有傳奇般的克格勃背景,其實他自己反倒并不愿意提及這段往事,上天可以開戰斗機、在地上用***撂翻過老虎,騎馬、游泳、打獵,甚至可以騎著哈雷摩托在大街上狂奔,還是柔道黑帶,外加不少姑娘們眼中的“暖男”,這些都是普京公眾形象的符號。不過這里的故事,反映的則是普京或者說俄羅斯人的另一面。

    這個話題還要回到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在蘇聯解體之前,印度曾欠蘇聯政府100多億美元,我們要注意的是那是在20世紀九十年代初,一輛原產的雅閣轎車在北美市場不過4000美元,可想而知那100億美元意味著什么。


    蘇聯解體后,盧布對美元匯率從最初的1∶1.1狂跌至3000∶1。印度瞅準這個時機,堅持用盧布還清了當時欠蘇聯的所有債務——這樣一來,實際支付給俄羅斯的不過是300多萬美元。而這件事正好發生在俄羅斯人最困難的時候。當時莫斯科冬天連供暖都保證不了,不少居民由于食物缺乏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現象。而在不久之后,印度人就將意識到,他們要為自己的“精明”而后悔。

    1994年,由于保養不善,隸屬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的鍋爐發生了爆炸,爆炸使得這艘航母徹底無法動彈。由于蘇聯解體,唯一可以建造航空母艦的黑海造船廠位于烏克蘭境內,因此俄羅斯根本沒有能力修復“戈爾什科夫”號,在勉強修理后僅僅維持了一年不到,這艘航母于1996年正式宣告退役。

    到1998年,此時印度海軍裝備了兩艘購自英國的二手航母,已經老舊到再也湊合不下去的地步——這兩艘航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因此印度急于購買一艘合適的航母來填補海軍的空缺,于是此時正缺錢的俄羅斯與缺航母的印度很快就“一拍即合”。




    資料圖: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

    為了確定“戈爾什科夫”號的狀態,印度專門派了一個代表團到俄羅斯進行實地考察。在代表團到達俄羅斯之后,印度人驚喜地發現俄國人對他們的接待規格異乎尋常的高,除了好吃好喝好玩之外,竟然還為他們專門安排了一場閱艦式,在各國的外交史上這都是絕無僅有的。

    俄羅斯人為了歡迎印度的貴賓,把當時海軍僅存的家底統統搬了出來——“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現代”級驅逐艦,甚至還有“臺風”級戰略核潛艇,這些艦艇眾星捧月般簇擁著45000噸級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緩慢而威嚴地從印度代表團眼前駛過,印度人在一瞬間就被這股氣勢震撼了。

    而印度人恐怕做夢也想不到,當時“戈爾什科夫”號的鍋爐已經徹底毀了,自己根本無法動彈,受閱時船上一共只有75個人。之所以要用一堆大艦圍著它,是為了遮擋住牽引這條破船的拖船——依靠幾條拖船連拉帶拽,“戈爾什科夫”號才勉勉強強移動了四海里,駛出了印度人的視線之外。當然,在不知情的人看來,這種艨艟巨艦緩緩而來的感覺,肯定是充滿了氣勢和威儀。

    經過這場閱艦式,印度人徹底被唬住了,很快他們確定要購買這艘航母。在確定了購買意向之后,1998年底時任俄總理的普里馬科夫訪問印度,俄方提出來的方案是:航空母艦可以無償送給印度,需要改裝費用7到8億美元。印度人再一次表現出了他們的“精明”,印方表示最多只能支付給俄羅斯5到6億美元,另外可以用15億美元購買艦載機,這個價格遠低于俄方的預期,于是談判就此僵持下來——印度人盤算著當時俄羅斯正在遭受金融危機,而且車臣反叛勢力也在蠢蠢欲動,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下,俄羅斯遲早要讓步。




    普京上任后不久便訪問了印度,這次訪問的核心任務很簡單——弄錢。“戈爾什科夫”號的交易,也在這次訪問的日程之中,普京給出的價碼連印度人都嚇了一跳:航母本身依然免費贈送,連改裝帶配套艦載機的采購、訓練等,所有的費用加一起只要15億美元,這個價格比印度人兩年前提出的價格還要低5億美元,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當時印度人樂瘋了,經過一系列技術性流程之后,2004年雙方正式簽署了合同。合同簽字之后,印度當即向俄方支付了1.75億美元,并承諾五年之內付清全部款項,而俄羅斯則需要在2008年把航母交付給印度人。簽了合同以后,印度人滿心歡喜地等待航母,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后面的故事差一點把這幫印度人逼瘋……

    幾年以后,印方人員到俄羅斯船廠視察時發現,那艘航母幾乎原地沒動,2004年時什么樣,現在還是什么樣!而此時印度人已經陸陸續續砸進去4億美元。俄羅斯人給出的理由是:當時對航母的狀況評估嚴重不足,之前支付的這些錢僅能給航母去水、去油、去銹,此外還花了5000萬美元從烏克蘭重新買了一套動力設備,到現在已經沒錢了,如果你要完成它,之前預計的15億美元肯定是不夠用的,我們估計最終需要34億美元,但考慮到俄印之間的傳統友誼,打個折,22億美元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不想要的話也沒關系,不過之前的4億美元肯定是退不出來了。

    印度人自然不能同意讓前期花出去的美元打了水漂,更要命的是印度海軍后面的規劃都是圍繞著這艘航母來做的,原來的兩艘舊航母此時已經破舊成了樣子貨,而為了“戈爾什科夫”號,此前印度人已經回絕了英國人的航母合同。此時,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只能滿足俄羅斯人加價的要求,畢竟22億美元對比印方在1998年開出的價格并沒有差太多。

    但事實證明,印度人還是把這個世界想象得太美好了,再次之后:設計方案需要修改——加錢、線纜長度估算少了——加錢、甲板需要重新更換——加錢……到了原本計劃交船的2012年,印度的航母還是沒有等到,不過倒是等來了俄羅斯代表團,此次訪問的議題非常簡單——加錢。當然,這一次他們給印度人帶來了一份慶祝印度海軍節的禮物——一幅巨幅航母油畫。

    最終在2013年,印度人總算拿到船的時候,此時印度人支付費用已經達到了29億美元。憑借這筆資金,俄羅斯對他們在巴倫支海沿岸的新造船廠進行了徹底的改建、升級,由此使得俄羅斯在烏克蘭獨立之后再次具備了建造航空母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從2004年到2013年這八年多的時間里,借著在印度的航母上“磨洋工”,俄國人培養出了一大批技術熟練的高級技工。此外原本瀕臨解散的米高揚飛機設計局,也借著印度人的這個合同起死回生。米高揚開發米格29K艦載戰斗機,使用的全部是印度人的資金,而俄羅斯海軍也順道搭了順風車,以低廉的價格采購了一批該型艦載機,搭載在了俄海軍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

    來源:選自《用地圖看懂世界格局》,王偉著,2017年2月,貴州人民出版社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