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由中集來福士承接,交付給船東馬來西亞國際航運公司(MISC),之后將為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提供服務,安裝在里約熱內盧海上Libra區塊的Mero油田,用于巴西深海鹽下層油田的開采。
該項目命名為“FPSO Marechal Duque de Caxias”,代表著卓越、安全與成功。
該項目原船是一艘馬來西亞籍的30萬噸超大型油輪(VLCC),改裝后的FPSO主船體總長341.2米,寬67.2米,深29.7米。將原船上的生活區及主機等拆除,加裝上新的裝卸油模塊、火炬塔模塊、油氣處理模塊、壓縮模塊、管廊等,新增模塊總重量約4.4萬噸,空船重量超過11萬噸。
該FPSO采用24點多點系泊系統,可日處理原油18萬桶,日處理天然氣1200萬立方米,儲油量可達145萬桶,將安裝在約2050米水深的作業地,是一座集生產處理、儲存卸載、人員居住、生產指揮于一體的“海上石油加工廠”。這是全球第一艘采用了HISEP科技的FPSO,將有效降低碳排放。
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中集來福士承接了該項目主船體部分詳細設計工作,輸出詳細設計文件數千份,進一步夯實了FPSO詳細設計能力;同時,完成全部上部模塊建造及集成,成為國內首家完整交付一船套FPSO上部模塊的海工企業。
Mero 3 FPSO作為中集來福士首個FPSO修改造項目,項目團隊始終秉持“依法合規、安全健康、綠色經營”的HSE理念,嚴格踐行中集來福士精益安全“9+8”管理體系,創下2800萬安全工時的紀錄,獲得MISC頒發的“HSSE杰出貢獻金獎”。
MISC總裁兼集團CEO Captain Rajalingam表示,這個項目是MISC最大型的FPSO,也是中集來福士目前承接的最大型FPSO改造項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多項重大成就。它的順利交付也為后續與MISC、巴油等相關方深度合作夯實基礎。
中集集團總裁高翔出席并致辭。他指出,馬來西亞和巴西都是中集非常重要的業務區域,中集在海洋油氣、天然氣儲運裝備等領域,開展了深入布局。中集設計制造的LNG罐箱發往馬來西亞,開辟了“一罐到底”的新運輸模式。中集建造的P71、CR600等海工重器,此時正在巴西海域為巴油提供服務。
本次交付的Mero 3 FPSO項目,不僅是中集在FPSO修改造項目的首制項目,更是連通煙臺、馬來西亞、巴西以及中集各方友誼的新紐帶。
高翔表示,全球海洋工程產業全面復蘇、走向興盛。海工是中集集團的戰略業務,FPSO更是重中之重。中集集團期待與各位同仁持續攜手,充分發揮產業、資本、技術等力量,把握時代機遇,共促產業繁榮。
中集來福士總裁王建中表示,中集來福士在油氣生產平臺領域的履歷不斷豐富,目前已經具備詳細設計、采購、建造及集成、系統調試等能力,覆蓋船體建造、上部模塊建造、修改造等項目類型。未來,中集來福士將始終堅守創新和精益管理,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共同為美麗的海洋、為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全球深水開發業務持續復蘇,FPSO市場需求旺盛。中集來福士把握行業機遇,將FPSO作為戰略業務,通過成立專業的油氣研發中心、擴大場地和增加基礎設施、發揮深水碼頭的資源稟賦、創新模塊建造模式等舉措,提升FPSO產能,為推動業務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
截至目前,中集來福士已交付巴油P71 FPSO船體、P78 FPSO船體分段、以及多個FPSO項目的上部模塊,承接P80、P83 FPSO船體建造總包合同。此外,在修改造領域,除此次交付的Mero 3 FPSO外,還承接了一座半潛式鉆井平臺改造為浮式油氣生產平臺(FPU)訂單,在氣體生產平臺項目上也取得了突破。
]]>Aibel于2020年初獲得了MODEC授予Bacalhau項目的前端工程設計(FEED)合同。2021 年 1 月,兩家公司簽署了一份工程、采購和施工 (EPC) 合同,涵蓋 Bacalhau FPSO的詳細工程、批量采購和上部模塊的施工。
據Aibel稱,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此次設計和建造完成的22,000噸模塊,成為該公司有史以來從泰國交付的“最大項目”。
Bacalhau FPSO 的生產能力為每天220,000桶,將部署在Equinor運營的Bacalhau油田,該油田位于巴西近海桑托斯盆地的鹽下地區,擁有BM-S-8和Norte de Carcará兩個許可證。完成的FPSO將由日本的MODEC交付給挪威的Equinor,作為世界上最大的FPSO之一。
Equinor 于 2021 年 6 月對價值 80 億美元的 Bacalhau 項目做出了最終投資決定 (FID),該開發項目包括19口海底井,這些井將與Bacalhau FPSO相連。除Equinor外,Bacalhau項目合作方還包括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Petrogal Brasil S.A.和Pré-Sal Petróleo S.A.(PPSA)。
]]>新船的船體編號為317,是2021年交付的旗艦船型“Nexans Aurora”號的升級版,將更適合惡劣海況的施工作業。兩艘船都由Skipsteknisk公司設計,能夠運輸和鋪設各種類型的海底電纜(包括電纜束)以及恢復和維修,并能夠同時鋪設多達四條電纜。
該型電纜鋪設船全長149.9米,型寬31米,動態定位DP3,住艙人數90人,具備13500t載纜和鋪纜能力,其中主甲板上纜框承載能力為10000t,甲板下3500t,另外還配備450t的光纜纜框。該船為長距離鋪纜而設計,能夠滿足多種海底電纜的鋪設和維修。
Palfinger將為新船提供綜合設備包;NOV旗下意大利公司Remacut負責提供電纜鋪設設備,Red Rock負責提供升級的起重機包。
2023年,Nexans宣布投資建造新的第三代CLV,以支持創紀錄的項目積壓,并滿足海上風電和互聯項目的未來需求。該公司當時表示,新船將以旗艦船“Nexans Aurora”配備的尖端技術為基礎,并在設計、舒適度和功能方面進行改進。
]]>據悉,該次完成裝船的導管架為八腿十二裙樁固定式導管架,作業水深88.3米,設計壽命20年,海上安裝重量達8000噸。
作為繼“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后中國海油自主勘探開發的又一個“千米級”深水氣田項目,該導管架對于串聯整個氣田群實現互聯互通意義重大。
據了解,“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全面投產后可使“深海一號”的天然氣儲量從1000億立方米增至1500億立方米,高峰年產量從30億立方米增至45億立方米,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氣源地。
]]>此次出塢圓滿完成為下一步試航和交付墊定了扎實的基礎,海門基地項目建造團隊將再接再厲,深入踐行招商工業“三干三色”工作作風,為推進“第三次創業”奮勇爭先、再創輝煌。
Windward Offshore是SeaRenergy集團牽頭組建的合資企業,其他創始合作伙伴包括Blue Star Group、戴安娜航運(Diana Shipping)。
2023年10月,Windward Offshore與Vard船廠簽訂2+2艘混合動力CSOV設計、建造合同。首批2艘船將于2025年第三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交付,最新生效的2艘備選訂單計劃于2026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交付。
該系列CSOV均由挪威船舶設計公司Vard Design負責,將采用VARD 4 19型設計,是可持續海上風電場支持運營的全方位平臺,側重于船上后勤、安全、舒適和卓越的可操作性。
該船全長87.5米,型寬19.5米,可容納120人,將配備高度可調的運動補償舷梯、升降系統和船塢系統,配備混合動力系統。為實現節能、智能的海上作業并降低油耗,新船將配備Vard Electro公司提供的綜合SeaQ套件,其中包括電力、控制、駕駛臺和通信系統及解決方案。Vard Interiors將提供暖通空調-制冷(HVAC-R)和內飾概念。另外,該設計還可在未來使用甲醇燃料。
Windward Offshore相關人員表示:“所有船舶設計都將配備最新的環保技術,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并提供最高的安全標準,以確保安全和可持續的海上作業。”
]]>該建造合同是繼此前五座自升自航式平臺建造合同后,雙方再次攜手合作,標志著威海金陵在小海工平臺建造領域進入快車道,將進一步提升威海金陵在該領域建造能力以及市場知名度。
據龍船此前報道,2023年12月,威海金陵為華科五洲建造的首座350FT自升自航式作業平臺“ZAMIL-L.B.9”較合同交船期提前2個半月完工交付。該多功能平臺建造周期僅用了13個半月,樁腿長度107米,船體總長69.6米,寬40米,型深6.1米,設計吃水3.3米,定員150人,作業水深65米,交付后主要用于沙特海域的油氣田間的服務作業。
]]>“新勝利三號”鉆井平臺維保項目是威海金陵、勝利石油和石化金租三方的首次合作。維保工程主要包括全船設備激活調試、五年特檢以及冬防保溫工程等。項目組統籌協調各專業工作,按期完成固井車、離心機、螺旋輸送器更換以及鉆井包調試、船體設備調試等工程。
]]>該協議目的是為Ace和Transoceanic分別位于Escravos和Pennington近海海域、年產能為300萬噸的設施提供設計驗證和工程研究,項目總體將采取“設計一次,建造兩艘”的策略。該FLNG將每年生產、儲存、卸載300萬噸液化天然氣(LNG)以及相關的液化石油氣(LPG)和凝析油。
在談到這一項目的重要里程碑時,Ace Gas and FLNG的集團首席執行官Chris Nwokolo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惠生清潔能源合作。感謝我們的團隊、合作伙伴和政府為確保這個項目實現所付出的努力和支持。
惠生清潔能源尼日利亞國家經理范劍先生說:“我們很高興看到項目正式進入到pre-FEED程階段。相信惠生在FLNG EPCIC方面的經驗將確保項目成功、高效地交付。我們期待項目盡快進入下一階段。”
]]>據介紹,“Stena Evolution”號能夠在水深達12000英尺(約3500米)的水域作業,鉆探深度達40000英尺(超過12000米)。該鉆井船利用船體中的立管存儲提供寬敞的甲板空間,可載重24000噸。此外,據Stena Drilling稱,該船是為20000 psi井作業進行升級的主要候選船型。
該鉆井船已于1月19日離開船廠,經新加坡和南非前往墨西哥灣執行殼牌的首個任務。
2023年,殼牌與Stena Drilling就“Stena Evolution”號的長期工作范圍達成一致,主要期限為5年,合同完成后可選擇延期。經Stena Drilling首席執行官Erik Ronsberg證實,這艘鉆井船預計將于今年4月與殼牌一起開始作業。
值得注意的是,“Stena Evolution”號最初由Ocean Rig于2014年訂購。在2016年與三星重工就新造鉆井船交付延遲達成一致后,該鉆井公司于2018年被Transocean收購,隨后Transocean宣布取消Ocean Rig最初提交的兩艘鉆井船訂單–“Ocean Rig Santorini”號和“Ocean Rig Crete”號(現已更名為“Stena Evolution”)。
兩艘鉆井船中的第一艘(“Ocean Rig Santorini”號)于2022年被Saipem收購,此前,Saipem與三星重工于2021年簽訂了附帶購買選擇權的租船協議。2022年12月,Stena Drilling還與三星重工就“Ocean Rig Crete”號(現已更名為“Stena Evolution”)簽訂購買選擇協議。
目前,Stena Drilling的船隊包括五艘鉆井船(Stena Evolution、Stena Carron、Stena Drillmax、Stena Forth 和 Stena Icemax)和兩座半潛式鉆井平臺(Stena Don和Stena Sp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