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該批設備將主要用于北海鐵山港西港區北暮作業區1-6號泊位,配置吊鉤、抓斗,可用于鐵礦石、煤炭、錳礦、化肥、糧食、紙制品及桉樹片等散貨及件雜貨的裝卸作業,具有結構布局合理,機構動作靈活準確,使用安全可靠,維護保養方便等特點。
十余年來,海西重機與北部灣港持續深入合作,先后為其欽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等港區打造了多批次、大批量港口機械,憑借優良的產品和服務,推動了港口的平穩發展,贏得了用戶的廣泛認可。
]]>據了解,“文成”號LNG運輸船取名靈感來自民族關系融合的“巾幗英雄”文成公主。該船是中國船舶旗下中船租賃與滬東中華攜手命名交付“巾幗”系列LNG運輸船繼“木蘭”輪、“桂英”輪后的第三艘大型LNG船。
該船采用滬東中華自主研發設計的第四代大型LNG運輸船設計和建造技術,配置最新低壓雙燃料主機(X-DF),能耗低且環保性能佳。該船總長295米,型寬45米,型深26.25米,航速19.5節,入級英國船級社(LR)和中國船級社(CCS)。相比同代船型,該船特別加裝了深冷裝置,為低碳航行提供了更寬泛的油氣平衡區間,可以適配短途、中途、長途等不同航線對蒸發氣平衡利用的各種需求,極大提升運營效率,關鍵是還完全滿足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第三階段標準及國際海事組織(imo)最新環保要求。
據悉,該輪將在靠泊后卸下71436.54噸(約16.22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按照1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可氣化為625立方米天然氣計算,其氣化后的資源量可供約661萬戶普通家庭一個月的用氣量,為保障長三角地區冬春交替季節的天然氣供應穩定再添十足“底氣”。
]]>上港振東碼頭岸橋項目
近日,上港集團振東碼頭1臺岸橋從長興分公司碼頭發運。
該項目共2臺岸橋,為雙箱梁單起升岸橋,設備軌距30米、總起升高度58米、外伸距60米、后伸距18米。
2019年至今,上港集團振東碼頭先后向公司采購同機型岸橋5批次,總計9臺設備。前4批7臺岸橋已順利交付。
長榮高雄七柜岸橋項目
3月13日,“振華35”輪裝載著臺灣長榮集團高雄碼頭4臺岸橋,從長興分公司發運。
臺灣長榮集團高雄碼頭岸橋項目總計8臺設備,為雙箱梁單起升岸橋,設備軌距36.6米、總起升高度74.5米、外伸距72米、后伸距25米。該批設備擁有抗風抗震能力強等特點。
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輪胎吊項目
近日,振華重工南通分公司為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建造的6臺自動化輪胎吊從振華重裝發運,標志著該項目首批次設備的發運工作順利完成。
該項目共計24臺自動化輪胎吊,設備吊具下額定負載41噸,跨距23.47米、起升高度21.5米。
韓國釜山軌道吊項目
近日,韓國釜山BCT碼頭的6臺自動化軌道吊從振華重工南通分公司碼頭順利發運,標志著該項目首批次發運工作圓滿完成。
該項目共計12臺自動化軌道吊,設備吊具下額定負載40噸,跨距31米、起升高度18米。此前南通分公司已為韓國釜山BCT碼頭提供32臺軌道吊,本次發運的設備為此前項目的延續。
上海浦東國際輪胎吊項目
3月10日,上海浦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的3臺輪胎吊搭乘“振駁24”輪從振華重裝碼頭發運。
該項目共計3臺輪胎吊,其中1臺為常規柴電機組,另外2臺為鋰電池混合動力系統供電,設備吊具下額定負載40噸,跨距23.47米、起升高度18.14米。
香港MTL碼頭輪胎吊項目
3月13日,香港MTL碼頭項目首批7臺輪胎吊搭乘“振華25”輪從振華重工南通分公司發運。
該項目共計14臺輪胎吊,設備吊具下額定負載41噸,跨距23.47米、起升高度21米,采用“滑觸線+鋰電池”供電方式。
新加坡PSA軌道吊項目
3月3日,“振華23”輪于新加坡完成PSA大士碼頭第三批6臺軌道吊卸貨。
該批自動化軌道吊,設備吊具下額定負載40噸,跨距34.89米、起升高度21.8米。
]]>作為國內首艘投運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遠”輪已于今年2月8日在洋山港成功實施甲醇燃料“船對船”加注干試作業。此次靠泊補給測試進一步驗證了船岸雙方設備匹配性,排除燃料補給作業期間存在的安全隱患。
據悉,隨著綠色甲醇燃料技術路線的推廣和逐步商業化加速,全球范圍內的甲醇燃料船舶訂單已超過200艘,綠色甲醇的燃料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為滿足甲醇燃料補給需求,洋山港申港石油碼頭已于2023年下半年啟動甲醇儲罐改造,目前擁有甲醇存儲資質的儲罐共28萬立方米,可滿足現階段上海港甲醇燃料補給需求。
上海海事局于近日正式印發《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業安全管理辦法》,填補了國內船用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業管理制度空白,為上海港建設成為國際航行船舶清潔燃料加注中心打下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基礎。
]]>這是山東港口日照港搶抓國務院支持建設大宗干散貨智慧綠色示范港口重大機遇,推動智慧綠色港口標準體系建設的又一嶄新成果,開啟了沿海港口專業化干散貨碼頭粉塵污染防控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的新篇章。
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以來,日照港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控工作,從“技術創新、流程優化、管理規范”等多個維度向粉塵污染問題下實手、出重拳,創新研發“全流程+立體智能環保管控體系”,從源頭、系統治理污染,精準抑塵、高效回用等方面建立生態環境智能管控平臺,實現生態環境全要素、全流程、全場景的智能化感知與管控,為大宗干散貨作業轉型升級開辟了新思路。
同時,以“源頭控制、過程管理、末端治理”全過程綜合防治為原則,歸納、總結了煤炭、礦石、鋁礬土等物料裝卸、輸送和堆場儲存環節采取的必要可行的抑塵工藝措施,在生產作業環節中,推行全流程抑塵,皮帶水清掃技術,讓粉塵源全流程可控;自主研發國內港口行業首個散裝物料堆場抑塵劑標準——“山港潤”抑塵劑,建設8400米防塵網,結合“噴槍+粉塵”在線檢測、“大機自動上水+懸臂抑塵劑噴灑”等自主創新技術,實現粉塵立體治理,為推進港口行業專業化干散貨碼頭粉塵污染防控標準化提供了樣板參考。
]]>據了解,這是大連港時隔4年迎來的首艘國際郵輪,標志著大連港國際郵輪航運業務正式恢復。
]]>公告披露,近日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振華重工)注意到美國政府最近基于美國港口的網絡安全顧慮所采取的行動,以及相關媒體報道聲稱振華重工的起重機上安裝了“蜂窩調制解調器”。
據此前報道,拜登政府計劃斥巨資在美國國內制造貨運起重機,以更換在美國港口作業的中國制造起重機,從而消除人們的“擔憂”。
早在2023年3月,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就盯上了豎立在美國多地包括幾個軍用港口在內的中國重型起重機,并稱其能發揮“間諜作用”,“為中國提供一種破壞美國貿易流動的工具”。
隨后,該委員會又在2023年7月開啟了對瑞士ABB集團的調查,針對該企業向振華重工提供的軟件和設備可能對美國構成的所謂“風險”。
振華重工認真對待美方顧慮,并認為這些報道在沒有充分事實審查的情況下容易誤導公眾。
振華重工所提供的起重機不會對任何港口構成網絡安全風險。振華重工一直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并在此基礎上依法合規經營。振華重工供應的起重機應用于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地港口。這些起重機嚴格按照國際標準、適用的法律法規以及客戶確定的技術規格進行設計、制造、運輸、安裝調試、驗收交付。
振華重工將繼續嚴格遵守適用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以保障公司與全球客戶的業務,實現互利共贏和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振華重工成立于1992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裝備制造商之一,控股股東為世界500強之一的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振華重工總部位于上海,目前在上海和江蘇擁有6個生產基地,在全球設有多家海外分支機構,擁有約20艘6萬噸至10萬噸級整機運輸船,可將大型產品整機運往全世界。當前,振華重工產品已進入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振華重工堅持“聚焦主業、專注專業,推動相關有限多元化發展”的思路,“以鋼為綱”,進一步優化業務布局。公司持續鞏固港機、海工、船運等傳統優勢業務,不斷加快發展“大、重、特”型鋼結構、風電、智慧停車等成長業務,倍增發展服務創新及后市場服務業務,適度發展投資金融業務,努力探索新業務。
作為重型裝備制造龍頭公司,振華重工經營狀況良好。2023年三季報顯示,公司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225.11億元,同比增長18.61%;實現歸母凈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374.72%。
此前,振華重工在2023年半年報中表示,總體看,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從公司業務所處的行業形勢來看,港機市場方面,短期看存在一定的行業周期性波動;長期看,各大港口都已制定“2030”脫碳減排計劃,綠色化、自動化、智能化成為大勢所趨,備件及服務關注度日益提升。海工市場方面,全球海工市場隨油價波動重新邁進新周期,需求穩步回升。海上風電市場方面,超大風機將成為發展方向,全球海上風電到2030年仍有250GW的增量,并伴隨著開發規模逐步增大,衍生運維領域裝備業務。
]]>據悉,該項目投入使用后,將極大提高古晉港裝卸效率,從而提高港口的競爭力和對航運公司及物流供應商的吸引力,對助力古晉港打造現代化集裝箱碼頭具有重要意義,為各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堅實支撐。
隨著郵輪旅游市場的回暖,3月起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郵輪航班數量明顯增加,迎來了“愛達·魔都”號、“地中海榮耀”號、“威斯特丹”號、“翠德丹”號4艘郵輪先后靠泊,包括12個母港航次和2個訪問港航次。其中荷美郵輪公司旗下的“威斯特丹”號、“翠德丹”號郵輪以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為訪問港,搭載著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游客,從香港出發,來滬觀光,為全世界游客到達上海提供了不同的旅行方式。
據悉,2023年上海市政府《推進國際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海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到2025年形成由“樞紐港+總部港+制造港”構成的郵輪經濟發展上海模式。寶山海事局執法人員表示,將以護郵輪安全、保水域平安為己任,不斷優化提升郵輪安全監管和服務保障舉措,助力構建船、港、區協同發展的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為上海國際郵輪旅游度假區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貢獻海事力量。
]]>據了解,該項目屬續訂增加遠控功能的短周期項目,共 2 臺機,大車軌距 30米,起升高度43米,前伸距 60 米,后伸距 18 米。
目前,該項目另一臺岸橋,已經完成耐久試驗節點,為后續發運打下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