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位于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平均水深約150米,主要依托文昌油田群現有設施進行開發,新建一座集油氣開采、海上鉆完井作業和人員生活保障等功能于一體的導管架平臺。
據悉,項目計劃投產開發井15口,預計2027年實現日產約11200桶油當量的高峰產量,油品性質為輕質原油。
]]>據介紹,目前世界剩余石油資源中,稠油占比約70%,是各石油生產國實現增產的主攻方向之一。對于高黏稠油,行業內主要采用熱采方式進行開發,核心原理是向地層注入高溫高壓蒸汽,通過加熱使稠油黏度降低,成為流動性好、易開采的“稀油”。
我國是世界四大稠油生產國之一,稠油資源豐富,海上需注熱開發的高黏稠油探明儲量超6億噸,占我國稠油已探明儲量約20%,開發潛力巨大,持續推動稠油儲量向產量轉化,對于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具有重要意義。
稠油是一種黏度高、密度大、流動性差且容易凝固的原油,開采難度大。同陸地油田相比,海上平臺作業空間小、成本高,稠油熱采規模化開發面臨技術裝備和經濟效益雙重挑戰,是業界公認的世界級難題。
我國海上稠油熱采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現已建成南堡35-2、旅大21-2、錦州23-2等多個主力熱采油田。2025年,稠油熱采產量已超130萬噸,全年產量有望躍升至200萬噸。
為高效經濟動用稠油儲量,中國海油持續開展科研攻關,創新提出“少井高產”熱采開發理論,采用大井距“高強度注采、高干度蒸汽以及多元熱流體協同增效”開發模式,通過注入高熱量蒸汽,并輔助各種氣體、化學藥劑,同時配套大液量高效舉升工藝,進一步提高單井產量,成功破解熱采產能低、熱量損失大等難題,大幅提高稠油采收率。
據介紹,針對稠油熱采井高溫高壓的復雜工況,中國海油成功研制世界領先的耐350攝氏度注采一體化裝備,自主研發小型化高效注熱裝備、井下安全控制系統與長效防砂裝置,并設計建造全球首座移動式注熱平臺——“熱采一號”,填補了我國海上稠油熱采裝備領域的空白。
隨著稠油熱采開發技術體系的豐富完善和關鍵核心裝備的研發投用,我國海上稠油熱采產能建設步伐持續加快,動用油藏實現了跨越。2024年我國海上稠油熱采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噸大關,截至目前,累計產量超500萬噸,實現了稠油海上規模化熱采。
]]>項目開發油藏為中低滲斷塊油藏,部署1口分支井和3口水平井,旨在提高單井產能、吸水能力和儲量動用程度,同時通過注水補充地層能量,保持注采平衡,進一步挖掘油田潛力,提升原油產量。
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一座無人井口平臺潿洲6-8WHPB,通過棧橋與在役設施潿洲6-8WHPA連接,同時新建一條從潿洲6-13WHPA至潿洲6-8WHPB的注水軟管,全長約6.7公里。平臺導管架重528噸,上部組塊重613噸。同時,項目對現有潿洲6-8WHPA和潿洲6-13WHPA平臺進行適應性改造,包括新增甲板,布設發球筒、注水泵等設備。
項目于2024年5月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正式開始陸地建造,歷經陸地建造、海上安裝及連接調試等多個階段,最終按計劃建成投產。
據了解,潿洲6-8油田二期開發項目計劃投產開發井4口,預計2026年實現日產約2200桶油當量的高峰產量,油品性質為輕質原油。項目建成后,將為潿洲油田群產能釋放注入新動力,也為后續類似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寶貴經驗。
]]>項目整體分兩期實施,主要包括新建2座中心處理平臺、2座井口平臺,累計投產開發井118口,單井最高原油日產量達150噸,是我國海上最大規模“雙高”(高采出程度、高含水)油田開發項目。項目投入生產后大幅提升兩大油田的采收率和產能水平,是渤海油田2025年上產4000萬噸的“壓艙石”工程之一。
據介紹,綏中36-1、旅大5-2油田歷經多年高效開發后,油層內部水驅不均衡、不充分等生產矛盾日益凸顯,油田產量形勢日趨嚴峻,亟須尋找新出路。
科研人員對綏中36-1、旅大5-2油田展開儲層精細刻畫、剩余油定量表征、井網立體重構、新老井協同流場調控等深入研究,通過重構地下認識、重組井網結構、重塑均衡流場,首創“水平井細分單砂體立體調整”新模式,提出并成功實施中國海上最大規模二次調整項目,為老油田穩產上產注入強勁動能。
截至今年3月,作為該項目核心平臺的綏中36-1CEPQ平臺自投產以來,累產已超百萬噸。
當前,中國海油一大部分原油產量來自老油田,而老油田總體已步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的“雙高”階段。針對“雙高”油田開發,科研人員近年來已探索研發推出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不斷破解制約海上“雙高”油田實現有效開發的諸多難題,推動老油田持續穩產上產。
]]>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航運、清潔能源應用、油氣產品儲運銷、海工產品與服務、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綜合金融等領域深入開展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繆建民感謝中國海油對招商局發展的關心支持,并介紹了集團各業務板塊發展情況和全面加速推進“第三次創業”取得的積極成效。他表示,招商局與中國海油歷史淵源深厚、既往合作良好,希望雙方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在油氣運輸與開發、海洋科技、供應鏈金融服務、地產園區等多領域合作,攜手促進雙方高質量發展。
張傳江感謝招商局多年來對中國海油各方面業務的支持。他表示,中國海油近年來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并取得積極成果,希望雙方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深化戰略協同,進一步加強在清潔能源、油氣運輸、特色油化品、海洋科技創新等合作,共同服務海洋強國建設。
]]>
據悉,這是中國海油踐行高價值勘探開發的一次有效探索。深水油氣勘探開發成本高,尤其是鉆井作業。相比此前同區域按傳統方式實施的“探轉采”井,這口從源頭設計的深水“探轉采”一體化井,可節省費用約3000萬元。這對進一步降低深水油氣勘探開發成本、加快儲量向產量的轉化具有重要意義。
早在2021年,海南分公司就實踐過傳統的深水探井轉開發井。公司立足對“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的地質認識,建立了深水探井轉開發井的可行性評估技術,并對該氣田6口探井進行評估,認為其中的2口探井適宜轉采并獲成功,由此節約鉆井成本約4億元,且提升了氣田的開發效果。
“當時這兩口井鉆完后,我們保留了井口,為后續‘探轉采’提供了可能。如果說這兩口井的‘探轉采’屬于利舊,那么此次對陵水17-2-15d井進行‘探轉采’,則是從源頭開始的有意設計。”海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投產后,海南分公司持續加大對氣田周邊海域的地質研究力度,認識到這里具有優質的剩余潛力目標,但儲量規模較小亟須克服經濟勘探開發的難題。
為此,技術人員進一步深化創新,從井位部署階段就考慮“探轉采”事宜。公司創新建立“鉆前四個清楚”的目標評價體系,即清楚氣藏模式、儲層物性、溫壓系統、流體性質,以確保勘探效果;提出“鉆后三個明確”的作業決策標準,即明確水體大小、產能高低、儲量規模,以確保轉為開發井后的生產效果。技術人員還根據探井和開發井的雙重要求,不斷優化井型、井身結構,選用合適的井口、套管等,最終部署了陵水17-2-15d井。
7月21日,陵水17-2-15d井開鉆。項目組精細實施,于8月5日完鉆,鉆遇優質厚氣層。完鉆后,該井井眼保留,臨時棄井。后續,海南分公司將在該區域新建水下生產系統、新鋪設海管,依托“深海一號”動用這口井新探明的儲量。
陵水17-2-15d一體化井的成功實施,為有效降低深水油氣田勘探開發的經濟門檻,特別是為深水區優質小規模目標的高價值勘探開發探索了新路。后續,海南分公司將進一步優化完善“探轉采”工作程序,不斷加大“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周邊海域的勘探力度,以更深入的勘探開發一體化實踐,努力實現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的全生命周期提質增效。
]]>經查,袁光宇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抗組織審查;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打高爾夫球活動安排;在職務晉升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搞錢色交易,退休后違規從事與原任職務管轄業務相關的營利活動、違規任職;毫無紀法底線,肆無忌憚“靠石油吃石油”,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項目承攬、企業經營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袁光宇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和生活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并報中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袁光宇開除黨籍處分;按規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并移送。
]]>該項目開發儲層溫度近150攝氏度,最高壓力系數超1.8,平均滲透率僅0.8毫達西,屬于典型的高溫高壓低滲氣藏。開發此類氣藏對技術要求高,作業風險大,再加上天然氣資源規模有限,難以實現經濟開發。該項目的成功投產為我國海上更多復雜油氣資源的開發提供了借鑒,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該氣藏被發現后,中國海油深入研究、論證開發方案,決定采用“長水平井+簡易平臺+依托周邊設施”策略,全方位創新攻堅,全過程降本。項目部署6口水平段長達800~1200米的水平井,最大限度穿越氣層,釋放產能;新建一座4腿簡易平臺,鋪設兩條總長約22公里的海底管道和一條長約6.9公里的海底電纜。新建平臺所需電力由臨近平臺供應,所產油氣接入在產氣田的生產系統處理。
2024年9月,項目新建平臺下部導管架在珠海率先開建。導管架高約75米、重約1850噸,中國海油采用“陸地立式建造、海上吊裝下水”方式施工,實現了效率提升與成本降低。同年底,平臺上部組塊在天津建造,中國海油采用“一體化預制、一體化涂裝、空間總裝”方式加快施工,時效比其他同類平臺節省近兩個月;項目創新應用智能照明、化學藥劑智能注入等多項數智技術,相較于海上氣田常規平臺,該平臺集成度和自動化程度更高。
海底管道也以最快速度鋪設。2月19日凌晨,隨著最后一段海管的終止封頭在海底著泥,兩條總長22公里的海底管道全部鋪設完工,施工工期較計劃提前。
在鉆完井作業方面,由于項目所在海域上部地層類似“雞蛋殼”,上硬下軟,中國海油選取“大樁靴”自升式鉆井平臺,創新采用10級分組壓載方式,讓平臺樁腿安全穿透“雞蛋殼”,實現平臺“精就位”。
6月10日,鉆完井作業開始。鉆井作業前,中國海油瞄準“甜點識別—全過程儲層保護—產能釋放”三大核心挑戰,系統性開展攻關,形成針對性技術;鉆井作業時,現場人員精準施工,實現甜點儲層的精準中靶,最大限度保護儲層,將高溫高壓水平段進尺突破至1230米,刷新了中國海油高溫高壓井水平段最長紀錄。
近日,項目首口井作業高效完成,鉆遇氣層756米,測試獲高產。整個項目由此開啟運行,成功投產。
]]>墾利10-2油田發現于2021年9月,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離天津市約245公里,區域平均水深約20米,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億噸,是渤海灣盆地凹陷帶淺層發現的首個億噸級巖性油田,展示了我國渤海巖性油氣勘探的廣闊前景。
“按照‘勘探開發一體化、區域統籌、分期實施’的開發策略,墾利10-2油田分為一期、二期兩個開發項目。此次投產的一期開發項目主要生產設施包括新建1座中心處理平臺和2座無人井口平臺,計劃投產開發井79口,預計高峰日產油氣當量約3000噸。”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墾利10-2油田總監代齊加介紹說。
作為我國海上首次開發的枝蔓狀稠油油藏,墾利10-2油田的儲量分布具有“散、窄、薄、雜”的特點,油氣儲存在窄長彎曲的砂體中,不同砂體相互交織,如同樹枝在地面上的影子,呈現“枝蔓狀”,開采難度大。
“‘枝蔓狀+稠油熱采’的儲層類型和開發方式組合在國內外均屬罕見。通過科研攻關,我們探索形成了一套復雜稠油油藏開發技術體系,能夠清晰描繪出地下油藏的形態和分布,實現高溫蒸汽精確注入地層驅動原油采出,為墾利10-2油田的高效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撐。”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油藏總師蔡暉介紹說。
面對儲量分布零散、原油粘度跨度大等難題,項目創新采用了“常規注水+蒸汽吞吐+蒸汽驅”的聯合開發方式。中心處理平臺配套設計常規冷采和稠油熱采兩套生產系統,集多功能于一體,搭載關鍵設備240余套,是目前渤海區域工藝流程最復雜的生產平臺之一,也是渤海南部海域首座規模化稠油熱采平臺。
為加快儲量向產量的轉化速度,中國海油堅持科技創新,鉆完井工程技術取得多項關鍵突破,首次大規模推廣應用自主研發的高溫電潛泵注采一體化技術,改變了傳統作業模式,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推動了國產化工具在稠油熱采領域的應用革新。
中國海油副總經理閻洪濤表示:“墾利10-2油田群開發項目(一期)的成功投產,標志著我國海上復雜稠油油藏開發邁入新階段,將有力推動中國海油渤海油田年內實現4000萬噸總產量目標,以高水平開發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
]]>公告披露,自2025年7月8日起,張傳江獲委任為公司董事長、非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主席及戰略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將任職至公司2025年度股東周年大會召開之日,且將有資格于該股東周年大會上參與重選。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官網“公司高層”一欄業已更新。
張傳江生于1968年,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工程碩士。曾任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公司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公司董事長,兼任國家能源集團化工產業運營管理中心主任。2020年3月至2020年7月任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2020年7月至2024年4月任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24年4月至2025年6月任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2025年6月起任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Overseas Oil & Gas Corporation,Ltd.董事長、總裁及CNOOC(BVI)Limited董事長。2025年7月8日獲委任為公司董事長、非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主席及戰略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