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填補了大連國際航行船舶保稅綠色甲醇加注業務的空白,更標志著東北亞綠色船燃供應鏈實現全線貫通,為中國航運業踐行“雙碳”戰略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讓中國船燃“保質、保量、保價、保安全、保廉潔”的“五保”服務理念在新能源領域落地生根。
此次加注是中國北方港口首次為國際航行船舶加注獲得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ISCC認證)的國產綠色甲醇,對于加快大連市打造東北亞綠色船燃加注中心具有示范作用。
據了解,此次加注所使用的國產綠色甲醇,一部分由內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以廢棄輪胎中的生物質為原料制成,另一部分由中國石油大慶煉化公司以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等有機廢棄物發酵產生的生物質天然氣制成,均獲得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ISCC認證),其中來自中石油大慶煉化公司的綠色甲醇碳減排比率超過100%,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全球航運業脫碳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此次加注的成功實施,不僅有效地促進了東北地區綠色甲醇“生產—運輸—倉儲—加注”全產業鏈的閉環完善,更是有助于將國內可再生資源優勢轉變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持續動力,彰顯了中國在船用綠色能源領域的硬核實力。
作為中遠海運集團首制甲醇雙燃料動力巨輪,“中遠海運洋浦”輪總長366米,最大裝載量達16136TEU。此次加注后,該輪將以綠色動力投入美洲航線運營,成為中國航運業向世界傳遞脫碳決心的“移動宣言”。隨著大連港、上海洋山港、海南洋浦三節點的突破,貫通南北的綠色甲醇供應鏈網絡已初步成型,這將為中遠海運集團打造全球航運脫碳樣板筑牢基礎。
]]>“中遠海運洋浦”輪是中遠海運集團投資建造的首制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總長366米,型寬51米,最大裝箱量達16136TEU。該輪采用先進的雙燃料動力系統,可在甲醇與傳統燃料間靈活切換,使用綠色甲醇作為燃料時,能顯著降低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它的投入運營為我國航運業綠色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船燃在上海港的綠色甲醇加注服務為航運業低碳轉型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作為國內領先的船舶燃料供應企業,中國船燃積極響應船東綠色甲醇燃料的加注需求,與中遠海集運、上港能源等單位緊密協作,按照船用甲醇燃料相關加注作業標準,提前制定了詳細的供應方案和應急預案,確保了本次綠色甲醇加注作業的順利進行,成功推動中遠海運集團雙燃料船在上海港綠色甲醇燃料的加注落地。
此次綠色燃料加注作業展示了中國船燃踐行綠色低碳理念的實際行動和強大動力,為中遠海運集團筑就綠色航運生態圈提供了有力支撐。
未來,中國船燃將持續響應“雙碳”目標,加快推動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完善綠色燃料供應鏈建設,為船東提供更優質服務,助力航運業綠色發展,書寫新的篇章。
]]>北京院作為中國電建集團旗下核心勘測設計企業,深耕綠色能源領域多年,在水電、抽水蓄能、光伏、風電、新能源制氫、耦合綠甲醇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勘測、設計、建設及技術研發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具備全產業鏈服務能力,參與的多個綠色能源項目已成為行業標桿,為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丁立海表示:“航運業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推動燃料低碳化是行業轉型的關鍵。中國船燃作為船舶燃料供應的主力軍,一直致力于拓展清潔燃料供應能力。與北京院的合作,將整合綠色能源開發與燃料供應的優勢,加快綠色甲醇的規模化應用,滿足航運企業對清潔燃料的需求。我們期待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為航運業綠色轉型提供有效方案。”
李建軍表示:“落實‘雙碳’目標是企業的重要責任。北京院在綠色能源領域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實力,本次與中國船燃合作,將聚焦綠色甲醇全產業鏈,從原料端、生產端到供應端,為航運業提供清潔、可持續的燃料解決方案。雙方的優勢互補將推動綠色甲醇產業快速發展,為航運業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本次雙方合作,將打通綠色甲醇“產、供、儲、加”全鏈條,深入新能源制氫產業轉型,推動規模化應用,助力航運業降低碳排放。同時,合作將為綠色甲醇產業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引領國內綠色能源產業升級,為全球航運業綠色轉型貢獻“中國力量”。
]]>這是山東港口與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深化戰略合作、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實踐,標志著中國北方港口首單國際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業務成功落地,將有力推動綠色港航產業發展、口岸服務能級提升。
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副書記、青島自貿片區管委主任高善武,青島海關黨委委員,黃島海關黨委書記、關長馮仲良,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力國,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張子木,青島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于浩,以及山東海事局、青島海事局、黃島邊防檢查站、西海岸新區交通運輸局等有關領導;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黨委常委、常務副總經理馬德亮出席活動。高善武、王力國、李奉利先后致辭。
加快能源替代,打造綠色港航,是大勢所趨。山東港口組建以來,聚焦國家所需、行業所趨,加快建設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口,建成運營全國首個“零碳港口”,啟動全國首個“氫能港口”建設,同時將資源要素、功能優勢嵌入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組建方舟智能港航口岸服務有限公司,推動多品類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能力提升。
作為“即用型綠色船舶燃料”,B24船用生物燃料油是由24%廢棄原料提煉的可持續生物柴油與76%傳統低硫燃料油科學混兌而成,無需改造船舶發動機燃油系統,便可在保證強勁動力的同時,降低約20%碳排放。此次加注業務的成功落地,填補了中國北方港口生物燃料油加注的空白,提升了清潔船舶燃料供應網絡的完整性,也將為青島自貿片區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提升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核心競爭力注入強勁動能。
以此為契機,山東港口將與海關、海事、邊檢、交通等單位緊密聯動,加快構建綠色生態能源圈,持續優化綠色燃料油加注船舶調度、倉儲物流和數字監管流程,形成從生產、儲運到加注全鏈條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中國北方綠色船燃加注樞紐,為全球港航業低碳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會上,為進一步促進雙方共同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未來更為廣泛深入的合作,中國船燃與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在會上簽署了協同合作協議。作為中遠海運集團內具有協同效應的企業,雙方一致同意建立長期的協同合作伙伴關系,推進深層次、全方位的合作。
雙方一致認為,應攜手共進,助力航運港口物流一體化戰略的實施;聯合發力,共同提升安全技術和研發實力;合作共贏,攜手布局綠色能源加注產業鏈,全力服務國家戰略及集團戰略;協同聯動,賦能海外業務高質量發展,并積極參與燃料行業規則制定。
]]>B24高硫生物燃料油是由廢棄生物質資源(如非糧作物、餐廚廢棄油脂)為原料生產的生物柴油與高硫重質燃料油按比例調和生成的新一代船用燃料,滿足IMO 2020限硫法規要求。
此次加注,是中國船燃繼2024年在華南地區實現低硫船用生物燃料油常態化供應之后,在華東地區完成的首單高硫船用生物燃料油供應,標志著中國船燃在拓展船用清潔燃料、供應服務布局、提升服務能力方面取得了突破;同時也是中國船燃積極踐行中遠海運集團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響應國際海事組織(IMO)“2050凈零排放”號召、應對歐盟將航運業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的重要舉措。
會上,中遠海運集團旗下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船燃”),與全球最大甲醇生產商梅賽尼斯公司(Methanex Corporation),共同簽署了MOU(諒解備忘錄)。雙方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充分發揮雙方資源和市場優勢,深化甲醇在航運業的推廣應用。
同時,中國船燃還與中國華電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華電蒙東能源有限公司及維爾利環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綠色燃料合作備忘錄。四方將協同構建更為完整的綠色燃料產業鏈致力于提供更清潔、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協力推進全球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船燃黨委書記、總經理秦嶺表示,為響應國際海事組織提出的2050年前后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目標,中國船燃積極履行IMO碳減排戰略部署,積極開展綠色船舶燃料加注能力建設工作,提前鎖定綠色甲醇資源,并在引領行業標準、加快技術創新、超前鎖定綠色船燃資源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秦嶺強調:“行業頭部企業強強聯合,共同促進綠色甲醇燃料在船舶燃料供應市場的全面推廣和應用,對于應對歐盟航運碳稅燃料政策、促進航運業綠色低碳發展,以及推動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的2024年11月30日,中國船燃完成了中遠海運首單實船甲醇燃料加注作業任務。標志著中國船燃在船舶替代能源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具備了船用甲醇燃料岸基常態化供應能力。
據介紹,此次加注使用了中國船燃江蘇公司和連云港遠洋流體裝卸設備公司,共同研發的移動甲醇加注橇,歷時2.5小時,完成車對船甲醇加注作業全任務。
此外,2024年11月13日,中國船燃聯合大連海事大學、遼寧海事局、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應有限公司、遼寧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可持續船用燃料聯合研發中心”。
中國船燃當時表示,該聯合研發中心是中國船燃貫徹落實中遠海運集團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國際一流科技創新型船舶燃料服務商的重要戰略舉措,將助力航運業推進綠色低碳燃料轉型發展。
]]>本次加注甲醇燃料的16000TEU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是國內第一艘甲醇雙燃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總長367米,型寬51米,最大裝箱量為16136標準箱,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達到國際海事組織(IMO)第三階段標準,可減少約8.9%的碳排放,比基準線低52.8%。
該系列160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是中遠海運集團為滿足綠色航運走廊需求,搭建綠色甲醇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該船的建造不僅代表了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在新能源船舶領域的技術實力,也是中遠海運集團發展綠色低碳戰略新興產業,積極推進低碳零碳燃料船舶的重點項目。
此次加注作業,中國船燃江蘇公司克服加注距離長、加注揚程高等作業難點(加注距離長度80米、作業高度近40米),為揚州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提供了艙室惰化、甲醇燃料加注全流程服務。同時,為保障本次加注作業順利開展,中國船燃江蘇公司與揚州中遠海運重工深度協同組織編制了國內首個針對大型集裝箱船的“碼頭槽車方式甲醇加注設計方案”,并獲得中國船級社頒發的原則性認可證書。
]]>此次“車對船”加注作業首次采用移動甲醇加注橇,共歷時2.5小時,是中國船燃歷史上首單實船甲醇燃料加注。
此次加注中使用到了全新的移動甲醇加注橇,由中國船燃江蘇公司和連云港遠洋流體裝卸設備公司共同研發。移動式加注橇使用泵作為動力源,實現同步卸車與加注作業,橇塊內涵蓋多個核心功能模塊,各功能模塊高度集成,確保從槽車到船舶燃料倉的甲醇燃料加注過程安全高效,實現一體化作業和智能化管理。移動式甲醇加注橇機動靈活,投資成本低,加注速度快(每小時180方),是甲醇加注船未普及前的甲醇加注最佳解決方案,可為船廠新造船試航和交付所需甲醇燃料加注需求提供加注保障。
據悉,船東客戶對甲醇加注設備的先進性產生了濃厚興趣,并表達了試航結束后在開航前續加注甲醇的合作意向。
下一步,中國船燃將持續關注船舶低碳替代燃料動態,緊跟行業發展步伐,不斷推進船舶低碳替代燃料加注技術的研究,為踐行節能降碳、綠色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今年5月中國船燃與沙鋼物流秉承“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為準則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全力推動雙方在保稅油、內貿油業務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替代燃料的推廣與應用。
中國船燃作為全球領先的船舶燃料供應服務商,始終秉承服務航運的初心,致力于為綠色低碳能源變革提供創新動力。此次與沙鋼物流的深化合作,不僅為航運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新的動力,也為全球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船燃的方案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