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船總長58米,定員乘客600人,搭載712所2×500千瓦柴油發電機組,電池系統容量2000千瓦時,推進功率2×400千瓦。在經濟航速下,純電續航能力超過4個小時,滿足內河A級航區的技術要求。
“天河一號”在東北地區內河游覽船領域創下了多個“之最”:投資金額最大、噸位最大、載客人數最多、推進功率最高、服務功能最齊全。作為吉林省首艘混合動力綠色新能源船舶,同時也是首艘超過500客位的大型游覽船,“天河一號”的亮相為松花江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了解,“天河一號”的順利下水,是712所在東北地區新能源領域的一次成功實踐,也為靖宇縣旅游業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這艘集科技、環保、美觀于一體的鋼質結構混合動力全電力推進雙體游覽船,不僅承載著靖宇縣對綠色發展的深切期許,更是東北地區旅游業的一張“綠色名片”。
]]>與會專家認真聽取和審閱了研制技術總結報告、知識產權狀況報告等全部技術文件,對評價結論進行質詢討論后一致認為,該項目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實現了110kW~1100kW的系列化開發,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該技術目前已應用于大型豪華郵輪錨絞機并進行了試驗驗證,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據了解,該游輪由中德聯合設計,船舶總長149.9米,型寬22.6米,設計吃水3米,乘客定額720人,續航里程1500公里。采用“燃油+動力電池”新能源混合動力方案,相較于同尺寸游輪可以實現20%以上的節能。
長海船舶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優質的服務質量,承接該項目的動力電池、應急電源、主側推電機等設備。
]]>“7000米級高能量密度油浸鋰電池組換裝”子項目是“十四五”期間“深海和極地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蛟龍號關鍵作業技術能力提升及科學應用”的核心工作內容。
該項目通過開展電源動力能力提升工作,提高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整體作業效能,降低費效比,旨在提升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運行和作業效能水平以滿足對海洋研究日益增長的科學需求。
]]>簽約生態合作伙伴單位將有助于712所拓展港口氫能技術應用領域,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通過與行業內外優秀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同構建氫能產業生態圈,推動氫能港口的建設和發展。
作為國內船舶及海洋領域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技術的牽頭單位和優勢單位,近年來,712所在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及集團公司等項目支持下,聚焦氫能產業鏈中的“氫能儲存與應用”環節,以“低成本、長壽命”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和發電裝置、“高安全、高致密”儲制氫技術的多場景應用為發展目標,圍繞燃料電池堆及核心組件、船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海洋裝備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車用燃料電池發動機、燃料電池電站、儲制氫裝置等六個方向開展技術攻關與業務拓展。
下一步,712所將繼續以氫燃料電池標準船型為切入點,深入打造百千瓦至兆瓦級標準化、模塊化、系列化船用燃料電池產品,完善內河與近海船舶應用,以遠洋船舶輔助動力為目標,開展新型燃料電池動力技術攻關,探索主動力應用可行性。
]]>712所所長桂文彬以“綠色智能動力技術引領船舶未來發展”為主題,為江蘇科技大學中層領導干部開展干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詳細講述了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發展現狀、關鍵技術及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為后續雙方開展相關領域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協同發展、合作共贏”原則,雙方共同確定對方為重要合作伙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探索有效合作模式,共同實踐校企人才聯合培養機制,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有力促進雙方在船舶動力能源領域的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船舶動力能源、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智能制造工程等領域,深入開展科研課題合作。712所為江蘇科技大學提供科研合作平臺及應屆生實習機會,江蘇科技大學為712所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能人員提供繼續教育支持,實現校企人才聯合互助培養。雙方將進一步依托各自優勢與特色,利用各省創新政策與資源,共享科技創新資源,共同推進船舶動力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香港200客純電動船,是712所與廣東中威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在香港電動客船領域的再度合作,代表了用戶對712所的信任,該型船也是香港首批純電動客船之一,交付后將成為香港地區新能源船標桿示范工程。
清遠136客純電動客船,是712所與廣東粵新海洋工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廣東清遠北江流域推出的首制純電動船,該項目對推進清遠北江綠色發展,提升北江游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截止目前,712所已為大灣區用戶提供新能源船舶共計20船套,712所將持續提升服務品質,為大灣區船舶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上海輪渡11”船長27米,型寬10.6米,型深2.4米,吃水1.6米,適用于內河B級航區。該船所搭載的高安全標準純電池動力系統,具備3131kwh的電池容量和2*200千瓦的推進功率,最大航速可達8.6節,服務航速7.6節。
作為我國首艘采用新能源電池動力的客運渡船,該船融合環保、智能、舒適與文化元素,致力于提供卓越的乘客體驗,將主要服務于上海黃浦江的主要航道,同時兼顧渡江客運和觀光游覽的需求。
該次成功試航不僅體現了“上海輪渡11”作為綠色船舶的示范作用,也引領了國內新能源船舶行業新趨勢。712所將繼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致力于新能源船舶動力系統技術創新,為我國船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該系列船型由中國船舶712所提供設計及建造一體化解決方案,設計造型新穎,線條簡潔優美,客艙兩側采用大面積玻璃結構,船內透亮,視野開闊。同時搭載了712所自主研發的鋰電池動力系統、信息化系統,具備靈活的操控性能、可靠高效的綠色動力輸出。
環境與可靠性試驗室經過近半年的新改造、建設,陸續新增了三套溫度-濕度-振動三綜合試驗箱,三套振動試驗系統、一套沖擊試驗系統、一套傾斜搖擺試驗系統、一套溫度沖擊試驗箱、兩套快速溫變濕熱試驗箱、一套鹽霧箱等多型試驗設備。
目前,該實驗室已具備電子和電氣產品、信息設備和專用設備檢測領域檢測參數10余項、檢測標準60余項,可解決中國船舶第七一二所研制、生產過程中90%以上的環境與可靠性試驗需求,年均可產生千萬以上的經營效益,增添我所新質生產力內涵。
中國船舶第七一二所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整合和統籌所內試驗檢測資源,加快擴展通用類試驗檢測能力的廣度,構建特色性能類試驗檢測能力的深度,夯實船電檢測品牌,為中國船舶第七一二所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