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前,雙方舉行座談,就進一步加強交流、深化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座談會上,雙方介紹了各自的業務發展情況。圍繞雙方關注的海上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李小巍表示,希望以此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為新起點,深化海上新能源的合作,中國海工將發揮小公司大平臺定位優勢,合力催生壯大新質生產力,與中船科技開展聯合價值勘探,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
吳興旺表示,中國海工作為新組建的單位,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創新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下一步,希望中船科技與中國海工不斷擴寬合作領域,在深遠海海洋新能源開發等新興前沿領域,攜手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和工程化應用,推動雙方產業做強做大做優,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會后,李小巍總經理和鄭松總經理分別代表中國海工與中船科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國海工發揮在設計、施工、運維等關鍵裝備技術優勢;中船科技充分發揮在清潔能源及海洋資源開發利用、風電場建設、裝備制造企業的生產、科研、技術優勢,雙方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機遇期,在海上風電產業技術創新、風電資源開發、智能運維、風電標準等方面深化創新合作、強化協同攻關,共同推進海上風電裝備自主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
]]>公告顯示,中船科技董事會收到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輝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周輝因年齡原因,請求辭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辭職申請自送達公司董事會時生效。公司將按照有關規定,增補新任董事,選舉新任董事長。
周輝簡歷:
男,1963年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研究員。曾任勘察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副院長;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發展計劃部副主任;上海中船長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總經理;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副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董事長;中船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中船華海船用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船鋼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董事長;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支部書記、總經理。
根據公告,中船科技已完成資產收購,這標志著自2022年1月11日正式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以來,中船科技的重大資產重組工作即將完成。
根據公告,此次交易中船科技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交易對方持有的標的資產,即中國海裝100%股權、中船風電88.58%股權、新疆海為100%股權、洛陽雙瑞44.64%少數股權、凌久電氣10%少數股權,并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以詢價的方式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募集配套資金,募集配套資金總額擬不超過30億元,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本次交易中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交易價格的100%。募集配套資金所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本次交易中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完成后中船科技總股本的30%。
此次交易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支付對價及發行股份情況,此次交易發行數量約為7.7億股,增發價格為11.35元/股;向交易對方支付的總對價約91.98億元,其中,以股份支付對價約87.43億元,以現金支付對價4.55億元。
公告披露,本次募集配套資金在扣除本次交易相關費用后,擬用于補充中船科技和標的公司流動資金或償還債務、標的公司相關項目建設等,具體如下:
同時公告也指出,本次募集配套資金中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的比例將不超過交易作價的 25%,或不超過募集配套資金總額的 50%。在本次募集配套資金到位之前,中船科技可根據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支付,待募集資金到位后再予以置換。
公告詳情請點擊:H2_AN202308211595410393_1
]]>公告披露,中船科技于2023年7月24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關于同意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注冊的批復》(證監許可〔2023〕1590 號)。
據悉,中船科技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 100%股份、中國船舶集團風電發展有限公司 88.58%股權、中船海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 100%股權、洛陽雙瑞風電葉片有限公司 44.64%少數股權、中船重工(武漢)凌久電氣有限公司 10%少數股權,并擬募集配套資金。
]]>公告披露,中船科技全資子公司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聯合體成員: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為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本部整體搬遷工程 1#船塢項目之中標人。
中標價格約3.53億元。項目合同金額預計占中船科技2022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0.54%。項目設計周期50天,施工工期616天。
]]>為此,中船科技將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以詢價的方式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募集配套資金,募集配套資金總額擬不超過300,000萬元,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本次交易中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交易價格的100%。募集配套資金所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本次交易中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完成后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0%。
據公告顯示,標的資產的評估基準日為2021年12月 31日,交易價格以符合《證券法》規定的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并經國資有權單位備案的評估結果為基礎扣減其評估基準日后現金分紅金額后,由交易各方協商確定。
公告顯示,本次募集配套資金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成功實施為前提條件,但最終募集配套資金成功與否或是否足額募集不影響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行為的實施。本次交易價格(不含募集配套資金金額)合計為919,758.56萬元。
此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對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申請文件出具了《關于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申請的第二輪審核問詢函》(上證上審(并購重組) [2023]26 號)。
據了解,中船科技已根據上海交易所的要求會同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上海東洲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反饋意見所列問題認真進行了逐項落實并書面回復。
來源:新華網
]]>“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榜單從A股、港股6405家中國上市公司樣本池、855家上市公司評價樣本評選出的先鋒100企業。
中國船舶集團黨組成員、總會計師賈海英在開場致辭中表示,開展集體業績說明會,是中國船舶集團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資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本次中國船舶集團率旗下控股上市公司首次集體亮相,旨在為廣大投資者搭建溝通交流平臺,讓市場更為充分、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國船舶集團及控股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促進市場最大程度認同船舶軍工央企的內在價值,打通從價值創造到價值實現的“最后一公里”。
據介紹,中國船舶集團作為特大型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擁有我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產品研發能力,能夠設計建造符合全球船級社規范、滿足國際通用技術標準和安全公約要求的船舶海工裝備,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團。集團下屬控股上市公司經營扎實,競爭力突出。近年,中國船舶集團也積極推動優質資產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主動運用資本市場優化布局、提升資本效率、提高公司質量、助力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在投資者交流環節中,新船市場行情、公司訂單情況等是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問題。對于新船市場行情,參會公司普遍給出了較為正面的回答。
中國船舶總經理施衛東表示,現階段船位資源總體偏緊張,全球主要造船企業訂單普遍飽滿,新船訂單價格仍在上漲但總體需求規模同比回落。這個回落有較為明顯的結構性分化特征,油船等船型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較大幅度增長,散貨船、集裝箱船、液化氣船等則出現下滑。
目前,新船價格整體仍處高位。2022年10月,克拉克森新船價格指數收于162點,環比基本持平,同比上漲10點。從主力船型看,油船和液化氣船新船價格指數分別為192點和174點,環比、同比均有所上漲;散貨船新船價格指數為163點,環比略有下滑,同比上漲;集裝箱船新船價格指數為103點,環比基本持平,同比上漲。從典型船型看,同比普遍上漲,漲幅多集中于5%-10%,大型LNG船同比漲幅超20%。
公司將緊密把握新一輪造船周期中呈現的新趨勢新特點,優化接單結構,把控接單節奏,注重訂單質量,在鞏固傳統船型產品優勢的同時,圍繞碳減排進程積極布局綠色、低碳船舶及相關配套產品,有序推進經營接單。中國重工董秘管紅對此闡述。
作為配套廠商,中國動力則表示在船海產業方面,得益于航運市場復蘇,帶動了船用配套產業快速發展。
對于投資者關注的訂單情況,參會公司的回復普遍顯示接單情況較好,并且在手訂單飽滿。
例如,中國船舶總經理施衛東介紹,公司全年共承接民品船舶訂單70艘/450.77萬載重噸,公司目前在手訂單飽滿,排期已到2026年底,所屬各船廠產能已基本接近滿負荷運行。
中國重工副總經理姚祖輝表示,公司手持訂單飽滿,手持民船訂單排期已至2026年底。公司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持續開發節能環保型“綠色船舶”,大力推進經營接單,提升綠色低碳船型占比。2022年1-10月,公司新船訂單中,綠色動力船舶訂單艘數占比超過40%,以載重噸計占比超過70%。
中船防務總經理陳利平反饋,公司在手訂單飽滿,目前手持造船訂單交船期最遠已排至2027年。
中國動力董事長李勇則從配套廠商的角度對訂單情況予以肯定,其表示去年公司船海產業新簽合同187.34億,同比增長將近20%,且新簽訂單價格也有所增長。另結合目前船廠訂單的排產情況來看,公司未來2-3年船海產業收入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該次說明會上,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朱明華還以“全球造船業數字化發展趨勢”為主題進行了分享,深入分析了行業數字化發展新形勢。中國船舶集團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包張靜也為投資者帶來了“全球造船市場行情展望”的主題報告,對全球造船市場發展趨勢作出深度概括與研判。主題演講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行業,認識公司投資價值,進一步強化市場投資者信心。
來源:證券時報
]]>針對中船科技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公司表示,目前其主營業務仍以工程設計、勘察、咨詢、監理、工程總承包等為主。但在企業管理、生產流程優化以及客戶服務等方面,中船科技已經開始嘗試結合自身發展情況,不斷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案例。同時,公司還表示將向優秀同行企業學習,加快技術創新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