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FAITH GLORY”輪設計為鋼質、單機(尾機型)、單槳、單舵、方尾、船首為直壁首、柴油機驅動,全船連續的干舷甲板,貨艙設有雙層甲板,設有 1 臺甲板起重機,不設艏樓和艉樓,貨艙區域雙層底及上甲板為縱骨架式,其它區域均為橫骨架式,載重量為 14000DWT 干雜貨船,B級冰區加強,無限航區航行。該船長119.88m,設計水線長119.88m,垂線間長117.20m,型寬 20.60m,型深14.30m,設計吃水 9.15m.航速約為13.0 海里/小時,續航力為5000 海里。
據悉,該輪由福建海宏船舶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委托中國船級社臺州辦事處檢驗,船長167.05m,設計水線長166.00m,垂線間長163.00m,型寬25.30m,型深13.30m,設計吃水9.47m。設計航速約 12.50 節,續航力為 4000 海里,最大載重量為25400噸,船體結構采用混合結構形式為鋼質全電焊船舶,具有球尾和垂直球鼻首線型,由柴油機驅動的集裝箱運輸船,具有鋼質、單甲板、尾機型、單槳、單舵特征,上甲板艏部設艏樓,尾部上甲板以上設有七層甲板室,其中艉樓甲板上可裝載集裝箱,設雙層底艙和邊艙用作壓載水艙。
“豐信達29”輪是凱航船廠今年上水的第五艘船,前四艘船分別是53500DWT散貨船“凱航之星”、2700TEU集裝箱和 82000DWT散貨船后、1500TEU集裝箱“鴻達鑫778”輪。
]]>據悉,這是該系列集裝箱船的首制船,該系列船的第2艘已經開工建造。該船是繼53500DWT散貨船“凱航之星”、2700TEU集裝箱和 82000DWT散貨船后,今年下水的第四艘新船。
該輪由福建海宏船舶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委托中國船級社臺州辦事處檢驗。該輪按1類航區、船級社規范、掛旗國法規及規則、國際法規和公約的要求為國際航行船舶,船體結構采用混合結構形式為鋼質全電焊船舶,具有球尾和垂直球鼻首線型,由柴油機驅動的集裝箱運輸船,具有鋼質、單甲板、尾機型、單槳、單舵特征,上甲板艏部設艏樓,尾部上甲板以上設有七層甲板室,其中艉樓甲板上可裝載集裝箱,設雙層底艙和邊艙用作壓載水艙。船長167.05m,設計水線長166.00m,垂線間長163.00m,型寬25.30m,型深13.30m,設計吃水9.47m。設計航速約 12.50 節,續航力為 4000 海里,最大載重量為25400噸。
]]>該輪為一艘鋼質、單甲板、尾機型、單機、單槳、單舵、航行于國內近海航區和長江下游地區各港口的散貨船。適用于運輸散裝貨物,包括煤、鐵礦石、谷物等。船長199.98米,型寬32.50米,型深16.20米,設計吃水10.80米,航速約13.0節。該輪設計為具有單層連續甲板,方尾不設艏樓,垂直首柱,艉部設5層甲板室,包括駕駛室在內的整個居住處所、機器處所位于艉部;設5個貨艙、機艙和艏艉尖艙,艙室由7道水密艙壁分隔而成,不設艏側推、不設起貨設備。貨艙區域和機艙為單殼、雙層底,艙口圍板上設液壓折疊式艙蓋,船體結構按B級冰區進行加強,入級中國船級社。
據了解,該輪是繼2700TEU集裝箱和82000DWT散貨后,凱航船舶工業今年下水的第三艘巨輪上水。
目前,浙江凱航船舶工業有限公司手持訂單11艘,在建船舶5艘,其中臺州有史以來建造最大噸位的4600TEU集裝箱,相當于87200DWT噸級船舶在開工建造,預計明天下半年完成建造交付船東使用。
]]>圖為停靠在海濱船舶公司船塢里修理的貨輪
地處浙東沿海的三門,海岸線曲折綿長,其中陸域海岸線長達165公里,境內港灣眾多,腹地寬廣,是發展大型船舶業的天然港灣。源于良好的地理優勢,一批批船舶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寧靜的港灣瞬間成了喧囂的大工地。
然而,受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牽連,船舶市場需求持續低迷,造船產能過剩,船舶業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困境面前,三門船舶業該走向何方?又怎樣在逆勢中謀求新的發展空間?近日,記者對此作了探訪——
招商:盤活閑置資產
夾礁塘位于浦壩港南岸,塘外海域海岸線長四公里,浙江勤豐船業有限公司就建在這個區塊。2008年的那場金融風暴,使曾經賺得盆滿缽滿的一家家船企,逐漸陷入生存危機,“勤豐”同樣不能幸免,甚至在2012年下半年時處于停產狀態。
2014年年初,勤豐船業痛下決心棄岸離市,走上對外再招商之路。
10月8日,記者在“勤豐”參觀發現,600多畝的土地,集聚了不少來自椒江、路橋、黃巖、溫嶺等地的新引進企業,這里儼然成了一個小型工業園區。生產雙T板建筑材料的臺州東躍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據公司行政總管蔣建民介紹,他們從去年年初入駐到“勤豐”,共租了40多畝土地,每年每畝土地的價格是一萬多元,租用合同簽訂了十年。
落戶“勤豐”的,還有臺州閣來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這家企業主要生產陶粒磚新型墻材,投產后產值將超一億元。公司總經理朱衛星說,這里地理位置佳、交通便利、政策優惠,很適合創業。
選項目時,“勤豐”有著較長遠的眼光,將那些污染型、高能耗的企業全拒之門外。據了解,“勤豐”目前已成功出租近200畝地,下階段還計劃建設物流碼頭,打通海運渠道,力爭吸引更多企業前來“落戶”。浦壩港鎮工辦主任楊歡來說:“現在土地指標很緊,采取對外招商,‘勤豐’的這一嘗試,不僅盤活了閑置資產,也帶動了經濟發展。”
聯姻:碰撞合作火花
去年年底,浙江凱航船舶工業有限公司和南車集團在椒江方遠國際大酒店,就合作的大型集裝箱船舶項目進行簽約。一方是三門縣民營造船企業,年造船能力達60余萬載重噸位;另一方是國家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創新型企業”,在國際船舶及海洋工程技術領域頗具影響力。這兩者的“聯姻結合”,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據了解,“凱航”于2008年從臨近縣市搬到三門縣浦壩港鎮,2009年10月份正式投產,開始建造化學品船、載貨船、集裝箱、油輪等船舶,年產值在4000多萬元左右。此后幾年由于受金融風暴影響,整個船舶產業不景氣,“凱航”也逐漸步入低迷期。
公司剛起步不久,就遇到了惡劣的外部環境。困難面前該如何前行?是退出?是轉型?還是在堅守中等待機會?“凱航”作出了第三種選擇。盡管等待的過程有些漫長,但只要熬過市場的“寒冬”,春天終將不再遙遠。
“和‘南車’簽約合作金額達20億元,主攻集裝箱船建造項目。我們擁有平臺,他們提供資源,雙方優勢互補,這是非常好的聯姻模式。”對于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凱航”董事長陳健顯然十分看重,他還介紹說,此次合作的兩艘大型集裝箱船舶,采用國內一流設計與配置,為國內南北航線集裝箱運輸量身定制,今年年底將正式開工,首艘6800噸級船造價約1.7億元,一趟能裝下4000個集裝箱。
記者手記
有人把這幾年的船市色調,形容為“黑色”或“血色”,這充分表露了當前船舶業遭遇的困境。事實上,因船市持續低迷而引發的訂單不足、產能過剩以及資金斷鏈等問題,嚴峻地考驗著眾多造船及相關配套企業的生存底線。
困境面前,一些企業一蹶不振,被淘汰出局。另一些企業克難攻堅,另辟蹊徑:他們或對外再招商,盤活閑置資產;或以“聯姻”方式,碰撞出合作火花;抑或者通過調整戰略思路,在“危”中搶抓轉型先機……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據業內人士介紹,造船業的“黃金時代”,一家船企一年的利潤高達幾千萬元,少則幾百萬元。在高利潤的驅使下,即使是一些“門外漢”,也一窩蜂地加入進來。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達爾文的進化論同樣適用于現今的制造業。從近年造船市場的變化來看,只有那些穩扎穩打、轉型升級、真正擁有實力的企業,才能把準市場脈搏,迎來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來自臺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