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輪于2025年5月15日進廠靠泊,本次修理主線工程包含外板除銹油漆、艙蓋橡皮換新、機艙設備常規拆檢修理等。為保障船期,進廠前上海中遠重工團隊與華滋修船單船總管小組提前進行了修理工程策劃,圍繞人、機、料、法、環等要素,對勞動力、設備、材料進行前置部署與準備,在該輪靠泊后第一時間與船方、船級社進行碰頭會,詳細介紹后續修理任務項,仔細勘驗修理項等施工前必要的準備工作,為后續順利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礎。
據悉,此次整體施工過程中,上海中遠重工、華滋修船聯合總管小組充分汲取了同類型船舶修理經驗,在各工種交叉作業項目中,合理溝通協調,優化施工順序,最大程度減少時間影響,各工序緊密接替,達到提前合同修期2天開航的成果,在船東滿意開航的同時也彰顯了華滋修船的速度與質量,充分展示了華滋能源與上海中遠重工的合作成果,也給雙方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了解,此次交付的LNG燃料罐具備優異的低溫保冷性能和運行穩定性,可確保燃料在極端航運環境下的安全儲存與高效利用。產品嚴格按照日本船級社(NK)認證標準設計制造,通過了嚴苛的測試流程,在結構強度、密封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均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與此同時,華滋能源與國鴻液化氣機械工程(大連)有限公司(LGM)的合作再上新臺階。雙方今年將繼續開工同系列LNG燃料罐,用于后續新建的21萬噸LNG雙燃料散貨船。這一合作進一步鞏固了華滋能源在大型LNG燃料儲運裝備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全球船東提供了更可靠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
華滋能源副總經理表示:“此次交付不僅是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我們與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動綠色航運的又一里程碑。未來,我們將持續優化LNG燃料罐性能,探索氨燃料等新一代清潔能源儲運技術,為行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截至目前,公司已為全球多家知名船企提供高效、安全的LNG燃料儲存解決方案,市場占有率持續攀升。作為船舶清潔能源裝備領域的領軍企業,華滋能源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始終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航運業綠色轉型,攜手產業鏈伙伴,共同開創航運業零碳未來。
]]>該船總長34.7米,型寬10.4米,入級中國船級社(CCS),航行于近海航區。該船采用兼顧快速性、操縱性和耐波性的雙體船型,以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和多用途作為設計核心元素,確保船舶在惡劣海況下的航行和頂靠的安全性,同時通過線型優化以及嚴格控制船舶重量,實現了出色的技術指標。
同時,該船最大航速達到16節,經濟航速為12節;最多可配置8名船員,擁有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船員住艙、廚房和餐廳、衛生和洗衣處所、辦公室和會議室、乘員大廳等,自持力不小于15天,可長時間駐留海上持續進行運維作業。船舶前部設置了寬闊的作業甲板,配置有集裝箱箱腳、綁扎拉環,同時配有可海上作業的折臂吊機,用于大件部件和設備、材料等物資的裝載和運輸;作業甲板最前端的區域為風電島登乘區,設有專用的頂靠緩沖裝置。船舶整個前部采用升高甲板,可有效減緩高海情下的波浪抨擊、提高登乘的穩定性。除了常規的運維人員轉運、維修部件和工具的運輸外,該風電運維船還可以為其它工作平臺進行油水等消耗品的補給、為風電場的工程建設提供各項輔助支持。
據悉,“華滋風行01”的順利交付標志著上海華滋海上風電科技有限公司的風電運維船隊開啟了新的篇章,為海上風電場提供更安全、更專業、更高效的運維服務。
]]>據悉,此項目將為EPS旗下7艘新建21萬載重噸散貨船提供關鍵配套,整個系列共計配置14臺套燃料罐。每個燃料罐容積達3000立方米,選用9鎳鋼材質打造,并且分別通過LR和ABS船級社的嚴格認證,確保各項性能指標契合國際標準,為船舶安全、高效運行筑牢堅實基礎。
韓國東和恩泰與華滋能源長期以來保持著穩固且深入的合作關系。此次攜手推進該項目,雙方憑借深厚合作基礎,進一步深耕低碳燃料和節能減排領域,攜手為全球航運業在低碳、高效發展趨勢下實現快速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當下,LNG燃料作為一種清潔高效能源,在全球航運業中的應用正迅猛發展,已然成為推動綠色航運、助力節能減排目標實現的關鍵力量。華滋能源憑借在該領域長期積累的技術優勢和卓越制造能力,持續推動航運行業綠色轉型,助力船舶航運行業邁向更環保、更高效的未來
]]>該穩樁平臺高度達64.54米,自重1810噸,分兩段發運,應用于山東半島北部海域,場址中心離岸距離70千米,水深大于50米,為國內水深最深、山東省單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CTV(Crew Transfer Vessel)作為海上風電運維核心裝備,主要承擔技術人員往返、備件運輸、物質補給、緊急救援等任務。相較于傳統交通艇,專業CTV具有航速快、抗浪性強、載員量大、安全性高等特點,是保障風電場可用率的關鍵設備。
此次試航的CTV采用雙體船型設計,配備2臺大功率主機,最高航速可達16節;同時具備優良的操縱性和耐波性,在3-4級海況下仍能保持平穩作業,可安全、高效地實現運維人員輸送、設備和部件運輸、消耗品補給等功能,單艘船可滿足50臺以上海上風機的日常運維需求。
據悉,本次試航將重點測試船舶的動力性能,以及通訊導航、消防救生、特種運維裝備等系統的功能實現。該船預計于本季度末正式投入運營,目前已啟動市場化租賃業務。 隨著首制船試航成功,第二艘同型船也將于下月進入舾裝階段。華滋能源正規劃建設專業化運維母港,未來將形成覆蓋東海、南海主要風電場的運維服務網絡。
華滋能源方表示,“兩艘CTV的建造是公司業務向海上風電全生命周期服務擴展的戰略落子。隨著我國海上風電裝機量突破40GW,運維市場年規模已超200億元,我們通過自主建造高性能運維船舶,將形成’裝備+服務’的雙輪驅動模式。”
相關行業專家指出,江蘇華滋能源此番布局精準把握了三大趨勢:一是2025年后海上風電將進入大規模運維期;二是高安全和高性能標準的專業運維船舶存在近50艘的供給缺口;三是”運維出海”將成為中國風電產業鏈新增長點。此次CTV的成功試航,為企業在千億級后市場競爭中搶占了有利身位。
]]>該項目將為EPS旗下8艘新造5500車位PCTC船配套,系列共8臺套燃料罐,單罐容積2100立方,9鎳鋼制造,入級DNV船級社。該型燃料罐采用雙耳設計,相比傳統單耳罐,能更高效利用貨艙空間,優化船舶裝載量,減少車位損失,提升運輸效率,滿足船東對高效運輸的需求。
據了解,相較于傳統單罐,雙耳罐結構型式對疲勞應力計算、罐體加強設計、焊接精度控制具有更高的要求。華滋能源結合此前27500立方多用途氣體船雙耳罐、85000方VLEC三耳罐等項目積累的豐富經驗,從項目簽約以來緊鑼密鼓進行項目建造方案策劃,確保該系列LNG 燃料罐高質量按期交付。
在全球航運業邁向低碳與高效發展的趨勢下,LNG燃料應用正加速推進。此次雙耳罐項目是華滋能源在LNG燃料罐領域技術積累和建造能力的又一次有力展示,為行業綠色轉型貢獻華滋力量。
]]>此次交付的兩臺液貨罐將搭載于大船海工打造的4號船上,為挪威北極光碳捕捉與封存(CCS)計劃提供關鍵裝備支持,進一步推動全球碳減排進程。此前,該系列1號船Northern Pioneer、2號船Northern Pathfinder已成功交付并投入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該7500立方米LCO?液貨罐系列憑借多項創新技術,成為全球碳捕集領域的核心裝備。該船第四船套貨罐延續了前三套的卓越性能,通過特種低溫高強鋼、低溫焊接材料及創新厚板焊接工藝,確保了貨罐在極端條件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全面滿足挪威船級社(DNV)的嚴格標準認證。同時,低溫高壓設計有效降低了運輸及碳捕集全流程能耗,顯著提升了環保性能。
該系列全球首制二氧化碳運輸船自2022年11月在大連開工,作為該船關鍵核心裝備,華滋能源提供系列4艘LCO?運輸船專用高壓液貨艙,并由下屬鎧韌氣體提供LNG燃料高壓供氣系統(FGSS)總包及液貨系統(CHS)生產設計及現場技術服務合同。
]]>兩個貨罐將搭載于大船海工精心打造的系列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態二氧化碳(LCO?)3號船上,為挪威北極光碳捕捉與封存(CCS)計劃提供關鍵裝備支持,推動全球二氧化碳減排。
此前,該系列1號船Northern Pioneer、2號船Northern Pathfinder已在大連順利交船開航。
作為全球交付的最大LCO?運輸船,該系列貨罐采用了多項業界領先的技術創新:
液態二氧化碳貨罐已成為全球碳捕捉與封存計劃中的核心裝備,隨著 7500 立方米液態二氧化碳1號船、2號船順利啟航駛向歐洲,華滋能源正穩步推進 4 號船套貨罐的建造工作,一系列貨罐的成功建造與交付,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碳捕集領域貨罐建造的領先優勢。
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華滋能源在過去幾年持續加大在二氧化碳貨罐開發方面的投入。通過與國內外多家企業緊密合作,華滋能源成功研發出多型特種低溫鋼以及超低溫大型二氧化碳貨罐等前沿技術,這些技術在大型遠洋二氧化碳運輸中展現出卓越的適用性。
秉持綠色發展理念,華滋能源表示將持續推動 LCO?貨罐設計與制造技術的升級迭代,以更高標準、更優質服務,全力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華滋能源在碳捕集領域的不斷探索與創新,不僅彰顯了中國企業的擔當,更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訂單簽約儀式于東和恩泰釜山總部舉行,該批項目的簽訂標志著華滋能源2024年市場拓展的圓滿收官,為2025年的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簽約項目涵蓋PCTC船和散貨船兩大船型的LNG燃料罐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