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mant Khatri表示:“公司正致力于通過建造與總部緊密關聯的衛星船廠,以推進HSL擴建計劃,進而幫助公司實現業務目標。該項目至少需要110英畝土地,目前已初步確定選址在斯里卡庫拉姆區穆拉佩塔(Moolapeta in Srikakulam distric)和卡基納達(Kakinada)海岸線,并已進行正式實地考察。公司正試圖再次與當地政府會面,加快推進項目。”
據介紹,HSL在2024-25財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8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4.8億元),目標是在未來兩年內達到約3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24.6億元)。
今年4月有消息稱,HSL已克服供應鏈挑戰、負債和未決遺留問題,其凈資產時隔40年首次轉正,并已減少125.3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0.3億元)的負債。
目前,HSL已與Lotus Wireless、韓國Vinssen、DSEC等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幫助公司發展。同時,該船廠正與日本M/S Toshiba合作開發LTO電池,并在此基礎上已完成電動和氫動力拖船的設計,并已向印度內河航運局提交可容納150人的氫動力渡輪提案。
Hemant Khatri還指出,HSL正在國防、綠色船舶、商船和石油天然氣等領域開展業務。具體來看:
據了解,HSL成立于1941年,是僅次于科欽船廠的印度第二大造船廠,毗鄰建造印度核動力潛艇的造船中心以及東部海軍總部,因其位于Visakhapatnam南部以及在潛艇改裝方面的技術能力而成為重要資產。該船廠擁有3座船臺和一座550米長的舾裝碼頭,目前正在為印度海軍建造支援艦,并進行潛艇改裝。現階段,該船廠重點關注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和促進創新。
]]>根據協議,MDL和HSL將共同開展潛艇項目,HSL負責提供舾裝技術,有助于顯著縮短建造周期并優化印度潛艇建造項目的資源配置。
印媒報道稱,印度此前依賴于單一船廠建造潛艇,并將其視為潛艇建造能力和交付周期的限制因素,使得印度船廠產能無法滿足海軍約20艘潛艇的戰略需求。而此次MDL和HSL的“雙船廠”模式將兩家船廠的造船技術相結合,具有顯著的戰略優勢。
隨著兩家船廠達成合作,印度認為此舉將能夠高效滿足該國海軍的戰略需求,克服此前的產能限制,并保持持續的運營狀態和戰略靈活性。
產能擴張,MDL新廠區可容納航空母艦
據了解,MDL是印度傳統潛艇制造商,該船廠正在推進產能擴建計劃。具體而言,MDL計劃在現有船廠周邊擴建兩個名為South Yard Anne和Nhava Yard的新廠區,通過與現有船廠整合,打造一個“大型船廠”。
新船廠將擁有印度最大的干船塢,能夠容納印度海軍的下一代航空母艦。新船廠將利用太陽能和自然光,并遵守印度綠色建筑委員會的標準。設計階段將持續18個月。
其中,Nhava Yard占地16.2萬平方米,與MDL現有的造船廠隔海相望,將新建干泊位、車間等多達30座建筑物,配備一座巨型干船塢,長近600米,寬60米,能夠容納大型船舶,適合建造和維修航空母艦以及最大的蘇伊士型油輪和散貨船。Nhava Yard將用于國防和商業船舶的建造和維修。建設周期為48個月。
相較之下,South Yard規模較小,毗鄰MDL現有船廠,建成后將同樣用于造船和修船,配備港池兼干船塢、船臺和帶有滾裝/卸裝設施的碼頭,可通過浮船塢、駁船或潛水器進行船舶裝卸。該船廠內設有前英國建造的維修設施,已由MDL從孟買港務局租用30年。建設周期為36個月。
具備地理優勢,HSL計劃轉型為潛艇造船廠
HSL成立于1941年,是僅次于科欽船廠的印度第二大造船廠,毗鄰建造印度核動力潛艇的造船中心以及印度東部海軍總部,因其位于Visakhapatnam南部以及在潛艇改裝方面的技術能力而成為重要資產。
HSL擁有3座船臺和一座550米長的舾裝碼頭,目前正在為印度海軍建造支援艦并進行潛艇改裝,在印度海防領域扮演著關鍵角色,據稱已準備好轉型為潛艇造船廠。
HSL于20世紀70年代初涉足潛艇維修領域,1972年順利停泊與維修兩艘埃及潛艇,為后續潛艇維修建造基礎。目前,該船廠正在進行INS Sindhukirti號的常規翻新工程。
打造“造船強國”,印度推進本土造船業發展
當前,印度正在推行“造船振興”戰略,計劃借助全球新一輪造船周期實現大跨步,計劃到2030年躋身世界十大造船國、到2047年成為世界第五大造船強國。
為實現這一目標,印度已制定長期戰略并提供各種激勵措施。印度正通過每年最多30%的造船補貼、進口材料關稅減免以及長期財政支持基金等多種政策支持造船業的發展。如,印度財政委員會已敲定1800億盧比的造船業支持計劃,并在2025-2026年的聯邦預算中撥款2500億盧比用于造船業。
同時,印度正全力吸引全球各大船企(如HD現代重工、韓華海洋)在印投資,以幫助其打造修造船基地。
然而,印度目前僅擁有28家本土造船廠(其中20家為私營企業),以建造中小型船舶為主,缺乏建造大型船(如VLCC)的經驗,其造船業近乎 “從零起步”。在造船業基礎如此薄弱的情況下,其發展必然面臨巨大困難。
]]>2024-25財年,HSL實現臨時總收入158.6億盧比(人民幣13.6億元),稅前利潤29.5億盧比(人民幣2.5億元),同比增長36%,實現40年來公司凈資產的首次轉正。
2010年2月,HSL因面臨嚴重的財政困難而被印度國防部接管。2010-2011年底,印度國防部向其撥款452.68億盧比(人民幣38.7億元),以幫助其進行現代化改造。然而,由于缺乏訂單和運營挑戰,其凈資產始終保持在-62.8億盧比(人民幣-5.4億元),到2014-15財年,凈資產再減至-102.3億盧比(人民幣-8.8億元)。
在過去幾年,HSL情況有所好轉,在艦艇訂單和其他項目的支持下,利潤逐年上升。2023-24財年,HSL的營業額達到創紀錄的141.3億盧比(人民幣12億元)。
2023年8月25日,印度國防部與HSL簽訂5艘綜合補給艦(FSS)建造合同,總成本約為1900億盧比(人民幣162億元),首艦于2023年4月10日開工。按照計劃,印度斯坦造船廠預計將于2027年開始交付,并在大約8年時間內全部建成交付,這將是印度造船廠在印度本土建造的首艘此類艦艇。
HSL成立于1941年,是僅次于科欽船廠的印度第二大造船廠,毗鄰建造印度核動力潛艇的造船中心以及東部海軍總部,因其位于Visakhapatnam南部以及在潛艇改裝方面的技術能力而成為重要資產。該船廠擁有3座船臺和一座550米長的舾裝碼頭,目前正在為印度海軍建造支援艦,并進行潛艇改裝。現階段,該船廠重點關注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和促進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