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海運5月12日表示,在公司董事會批準采購后將正式敲定合同。據早前報道,該公司于2022年8月啟動了船舶建造的招標程序。
據悉,陽明海運擬建造5艘規格為15000-16000TEU的Neo-Panamax集裝箱船,預計將于2025年上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全部交付。船長366米,型寬約51.2米,型深29~32米,凈空高度65米,設計吃水約14.5米,設計航速22節。新船需符合Tier III NOx法規,滿足能源效率設計指數(EEDI)第三階段要求,并將使用液化天然氣(LNG)、極低硫燃料油(VLSFO)和船用燃油(MGO)運行。
陽明海運表示,希望這些船舶在燃氣模式下的續航能力約為23500海里,在燃油模式下約為12400海里。
據今年2月份貿易風消息,參與此次競標的船廠有中國江南造船、韓國三星重工、大宇造船以及日本造船。
]]>韓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公正交易委員會4月27日有條件批準韓華收購大宇造船,韓華方面也接受了委員會提出的條件,由此該收購案的審批程序完成。
公正交易委員會4月26日在全體會議上表示,委員會決定以韓華采取整改措施為條件批準韓華航空航天公司等韓華集團旗下5家子公司收購大宇造船49.3%的股份。委員會提出的整改措施主要內容是,韓華在向大宇造船的競爭對象——HD現代重工業、HJ重工業等公司提供軍艦零部件時,不得在公開價格和技術信息方面做出歧視性行為。
]]>業界認為,公平交易委員會已向韓華集團送達了以“軍艦市場內禁止歧視”為條件批準的審查報告,因此很有可能會做出類似的有條件批準決定。
如果公平交易委員會批準,大宇造船現任最大股東產業銀行和韓華集團、大宇造船之間將進行協商,大宇造船將于下月初召開董事會,對新任理事團和公司名稱等臨時股東大會議案進行決議。
在兩周后舉行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將選任新的領導班子并變更公司名稱。屆時,韓華航空航天等6家韓華集團子公司完成繳納2萬億韓元后,收購工作將全部結束。
這是大宇造船在2001年8月完成結構調整21年零9個月后、去年12月與韓華集團簽訂正式收購合同5個月后,首次進入新東家的懷抱。
韓華集團計劃建立覆蓋現有空間、地面、國防、海洋的“陸海空綜合系統”,為其成長為全球國防企業奠定基礎。
大宇造船去年的營業虧損16136億韓元,2021年虧損17547億韓元。截至去年年底,該公司的負債率已經上升到了1542.4%。
據了解,韓華集團為了在一段時間內實現經營正常化,將探索擴充和重新部署員工等方案,并推進擴大能源業務等事業重組。
韓華如果完成對韓國造船界“三巨頭”之一的大宇造船的收購,預計將和現代重工、三星重工一起鞏固韓國造船三強體制。
]]>
今年2月,土耳其反壟斷監管機構批準了該合并,據信英國也接近給予最終批準。
韓華在八個國家申請了收購案許可,包括歐盟、日本、中國、新加坡、英國、土耳其、越南和韓國。
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預計將在4月作出決定。歐盟被認為是該收購案能否通過的關鍵一方。
去年1月,歐盟委員會沒有批準韓國造船海洋與大宇造船的合并案,理由是擔心在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市場的壟斷,這給了韓華集團收購大宇造船的機會。
造船業認為,由于韓華目前沒有從事造船業務,合并審查將獲得批準,不會存在大問題。
韓華公司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對大宇造船的收購。
]]>
Angelicoussis集團與大宇造船的合作始于1994年,截至目前,包含上述訂單,Angelicoussis及其下屬公司已在大宇造船預訂了121艘船。僅2021年11月以來,Maran Gas Maritime就在大宇造船下單了11艘LNG運輸船。
去年10月,Angelikousis集團還以已故希臘“船王”John Angelikousis的名義特別捐贈了200萬美元,感謝大宇造船員工的努力。
今年截至目前,大宇造船獲得了4份合同,總價值8億美元,其中包括3艘LNG運輸船,完成其年度訂單目標69.8億美元的約11.5%。
去年,大宇造船共計接獲38艘LNG運輸船,超過2014年37艘LNG運輸船的年度訂單數量,刷新了船廠成立以來LNG運輸船接單量最高紀錄。
]]>
“浦項”號是第二批次蔚山級護衛艦(FFX batch-Ⅱ)的6號艦,將替代韓國海軍現役的1500噸級護衛艦(FF)和1000噸級巡邏艦(PCC)。蔚山級護衛艦長122米、寬14米、高35米,裝備5英寸口徑艦炮、反艦導彈、近戰防御武器系統,可搭載1架海上作戰直升機。
新型護衛艦采用燃氣輪機和電機混合動力推進系統,降低了機械設備和螺旋槳引起的水下噪聲。護衛艦還配備拖曳式線列陣聲納(Towed Array Sonar System·TASS)和“紅鯊”遠程反潛魚雷,提升了探測、打擊潛艇的能力。
“浦項”號曾是1000噸級巡邏艦(PCC-756)的艦名,“浦項”號巡邏艦1984年交付海軍,2009年6月退役。
]]>本次交付的“Saam FSU”號懸掛巴拿馬船旗,由數艘船拖行。
據悉,這艘361600立方米FSU將前往北方海航道西部摩爾曼斯克水域的烏拉灣(Ura Bay)停泊,但不會選擇路程較短的北極航道,因為在這個時間段,冰覆蓋面積最大。
據估計,第二艘姊妹船“Koryak FSU”號將在2023年年底前前往俄羅斯堪察加半島(Kamchatka)南部的貝切文斯卡亞灣(Bechevinskaya Bay)。
2020年6月,Novatek旗下租賃公司State Transport Leasing Company(GTLK)與大宇造船簽署兩艘36萬立方米級LNG-FSU建造合同,總價值7.48億美元,合同還包含兩艘備選船。前兩艘原計劃2022年底前交付。
新船采用大宇造船自主研發的LNG再液化系統“氮氣制冷系統”(NRS),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LNG的效率。
]]>
“Marco Polo”號由大宇造船于2012年建造,該船長396米,寬53.6米,載箱量達16022 TEU,是當時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船。達飛稱,擋風墻可以改善船舶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從而減少燃料消耗,有助于降低船舶的碳排放。
安裝了擋風墻的“Marco Polo”號
該公司表示,將在“Marco Polo”號測試擋風墻的節能效果,如果效果得到驗證,“達飛的其它船舶也將安裝這種節能裝置”。
達飛不是第一家給集裝箱船安裝擋風墻來實現節能的大型船東公司。去年,日本ONE在旗下的超大型集裝箱船 “ONE Trust”號上安裝了類似的裝置。“ONE Trust”號載箱量達20170TEU,由三星重工于2017年建成,去年年底在青島北海造船完成了擋風墻的改裝。
安裝了擋風墻的“ONE Trust”號
據ONE稱,擋風墻在理想的情況下能夠減少4%的燃料消耗,在實際航行狀態下則大約減少2%。ONE表示,該公司正考慮在新造船上也安裝這種裝置。
集裝箱船上的擋風墻早在2015年就已經出現。當時日本商船三井在6700TEU “MOL Marvel”號集裝箱船上首次安裝了船首擋風墻。該公司后來證實,在17節的航速下,“MOL Marvel”號安裝擋風墻后平均能耗節省約2%。
]]>雙方在進行進一步洽商后,將簽署合同。
新造船采用液化天然氣雙燃料,并配備洗滌器。
兩艘LNG-FSU分別為命名為“Saam FSU”號和“Koryak FSU”號,本月底預計先交付“Saam FSU”號,交付后將被投放到俄羅斯西北部摩爾曼斯克附近的烏拉灣運營。
2020年6月,Novatek旗下租賃公司State Transport Leasing Company(GTLK)與大宇造船簽署兩艘36萬立方米級LNG-FSU建造合同,總價值7.48億美元,合同還包含兩艘備選船。前兩艘原計劃2022年底前交付。
新船采用大宇造船自主研發的LNG再液化系統“氮氣制冷系統”(NRS),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LNG的效率。
LNG再液化系統是在設備運行過程中,將貨物艙內自然氣化的天然氣進行再液化,并再次輸入貨艙的裝置,是提高LNG-FSU和LNG運輸船運營效率的關鍵設備。
此外,LNG-FSU還裝備了大宇造船自主研發的數字孿生技術,可以提供遠程監控和最佳輔助駕駛服務。
大宇造船能交付Novatek的項目實屬意外,受對俄制裁影響,大宇造船去年已經被迫取消了三艘來自Novatek的17.25萬立方米破冰LNG運輸船合同。三艘船合同是與LNG-FSU同年簽署的訂單,原本媒體猜測,這5艘船的合同都要被取消。
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被排除在SWIFT國際支付體系之外,導致俄羅斯船東無法向韓國船廠付款。大宇造船無奈逐步取消了三艘破冰LNG運輸船合同,其他在為俄羅斯船東建造新船的船廠也憂心忡忡,擔憂制裁導致新船無法按期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