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16000TEU的巨輪僅用時14個月就完成了建造。
該船于2024年3月初開工建造,8月下旬進塢搭載,12月底出塢,2025年4月21日圓滿完成試航任務,各項試驗結果符合設計標準。4月25日,該船舉行了命名祈福儀式。4月30日,雙方簽署交船文件。
]]>該船是揚子江集團為船東MSC建造的12艘16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系列船中的第5艘船。與之前交付的第4艘一樣,該船也搭載了導風罩裝置,此舉可以有效降低船舶行駛時的風阻,通過減少燃料消耗從而達到減少碳排放,有助于進一步實現船舶運營綠色、高效化。
據悉,該船于2024年3月初開工建造,8月下旬進塢搭載,12月底出塢,2025年3月25日圓滿完成試航任務,各項試驗結果符合設計標準。4月3日,該船舉行了命名祈福儀式。4月7日,“MSC?GERMANY”輪簽字交付。
]]>該型LNG運輸船船長297米,船寬46米,型深26.5米,甲板面積相當于3個標準足球場,融合了當今船舶建造領域前沿技術,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智能化程度高,多項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標志著民營企業在LNG運輸船領域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成為全球造船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大型LNG運輸船是國際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船舶,享有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之稱。
近年來,揚子江船業瞄準液化氣船市場,于2022年首次涉足LNG領域,并在同年10月26日宣布與一家歐洲船東簽訂2艘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標志著揚子江船業成為國內第四家、國內民營第一家接獲大型LNG運輸船實船訂單的船廠,新船將于2025年至2026年交付。
在獲得歐洲船東的LNG運輸船訂單前,揚子江船業早在2022年9月8日已與法國GTT簽署LNG MARK Ⅲ型薄膜圍護系統專利合作協議,標志著揚子江船業正式獲得法國GTT的資質認證,從而具備建造應用GTT MARK Ⅲ型薄膜圍護系統的大型LNG運輸船的資質。由此,揚子江船業成為中國造船業首家獲此資質的民營船企,并將為揚子江船業戰略性地進入大型LNG運輸船建造市場奠定基礎。
作為深耕液化氣船建造市場的體現,除LNG運輸船外,揚子江船業已成為國內第二家、國內民營第一家承接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實船訂單的船廠以及國內首家進軍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建造市場的船廠。其中,4艘88000立方米VLAC來自日本多元化船東日鮮海運(Nissen Kaiun),單船造價約1.1億美元;3艘100000立方米VLEC來自新加坡航運公司新浦化學。
為加快推進液化氣船發展戰略,揚子江船業投資約30億元打造的揚子泓遠綠色高技術清潔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已于2025年2月19日正式開工。該項目將利用岸線長度約為1320米,占地面積約1300畝,建設30萬噸級造船塢一座,20萬噸級舾裝碼頭一座,10萬噸級港池一座,年生產能力約80萬載重噸。未來兩年內預計投資30億元,2026年底完工投產,項目達產后年產值不低于100億元、年平均綜合稅費不低于3億元。
揚子江船業董事長任樂天在揚子泓遠項目期間表示,揚子江船業作為國內唯一一家承接17.5萬立方米超大型LNG運輸船訂單的民營企業,建設綠色高技術清潔能源船舶制造項目,旨在打造世界級的清潔能源氣體船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按照智能化、數字化的規劃理念,推行現代造船模式,建設現代智能工廠。企業將引進智能化、數字化生產線,加快5G工業互聯網等與造船技術的整合應用,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培育造船產業新質生產力。
據悉,揚子泓遠項目作為2025年江蘇省重大項目,是揚子江船業轉型升級,產品向更高端、更綠色、更高質量方向發展的重要布局。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揚子江船業在手綠色清潔能源船訂單建造的主要基地。
]]>該船于2023年12月上旬開工建造,2024年6月上旬進塢搭載,10月下旬出塢,2025年2月下旬圓滿完成試航任務,各項試驗結果符合設計標準。
該船是揚子江集團為船東MSC建造的12艘16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系列船中的第4艘船。較之前交付的其他3艘系列船不同之處,該船是揚子鑫福建造的首艘搭載導風罩裝置的大型箱船,此舉可以有效降低船舶行駛時的風阻,通過減少燃料消耗從而達到減少碳排放,有助于進一步實現船舶運營綠色、高效化。
2月27日,揚子江集團與MSC船東共同為新船舉行了命名祈福儀式。3月3日,“MSC ANNAMARIA”輪簽字交付。
]]>據了解,該系列船總計12艘,船型總長約366米,兩柱間長355.4米,型寬51米,型深30.2米,設計吃水14.5米,結構吃水17米。該型船配備軸發、空氣潤滑、舵球和扭曲翼等節能裝置,使用的雙燃料主機采用了ECOEGR優化方式,在滿足Tier III排放標準的同時,可進一步有效降低油耗。
該船于2023年9月中旬開工建造,2024年3月中旬進塢搭載,8月中旬出塢,12月初圓滿完成試航任務,各項試驗結果符合設計標準。12月16日,在各方代表的共同見證下,地中海航運新造船中國區經理CH Giuseppe Gargiulo先生和揚子鑫福造船副總經理劉銀君先生分別代表雙方簽署交船文件。
]]>據悉,該型船是繼LNG雙燃料7000TEU集裝箱船后,揚子江船業集團建造的又一型搭載9Ni鋼材質B型LNG燃料艙的大型集裝箱船,燃料艙容量超13000立方米。
該系列船總計12艘,船型總長約366米,兩柱間長355.4米,型寬51米,型深30.2米,設計吃水14.5米,結構吃水17米。該型船配備軸發、空氣潤滑、舵球和扭曲翼等節能裝置,使用的雙燃料主機采用了ECOEGR優化方式,在滿足Tier III排放標準的同時,可進一步有效降低油耗。
該船于2023年9月中旬開工建造,2024年3月中旬進塢搭載,8月中旬出塢,11月20日圓滿完成試航任務,各項試驗結果符合設計標準。在MSC船東公司現場監造組、DNV船級社、船廠上下員工等多方通力合作下順利建造完工。“MSC VERONA”輪于12月2日簽署交船文件,該船的完工交付,將進一步鞏固和強化揚子江集團在大型集裝箱船建造領域的市場地位。
在全球航運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轉型的大趨勢下,LNG雙燃料16000TEU集裝箱船滿足當前綠色航運和全球貿易對高效運輸的需求,該船型將有助于船東在運營效益和市場拓展中更具競爭優勢。
]]>Euroseas已與揚子江船業簽署了兩艘現代節能型集裝箱船合同,將在揚子鑫福建造,計劃于2027年第四季度交付。單船造價約為6000萬美元,融資方式將通過債務和股權結合完成。
Euroseas表示,鑒于其在支線集裝箱船市場的當前船隊動態以及不斷增加的現金儲備,公司決定擴展其新建船舶計劃。這一舉措旨在加強其在該細分市場的地位,并滿足其股息分配和股票回購計劃的需求。
此外,近日新加坡化工企業新浦化學(SP Chemicals)也再次在揚子江船業下單,增訂2艘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 (VLEC),使其在揚子江船業訂購的VLEC總數達到5艘。
揚子江船業擁有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江蘇揚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江蘇揚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等三家船廠,并在上海擁有兩家船舶設計公司。集團占地面積超500萬平方米,碼頭岸線5000余米。擁有大型干船塢三座,大中型船臺三座,年造船生產能力600萬載重噸。
截止到11月7日,2024年揚子江船業實現新接訂單98艘/價值116.4億美元,完成全年新接訂單目標任務的259%。這些新接訂單中有84%屬于清潔能源船型,包括16艘氣體運輸船、32艘LNG雙燃料船和17艘甲醇雙燃料船。同時,揚子江船業2024年已完工交付新船總計57艘,實現年度63艘新船交付目標的90%。
]]>該船是繼LNG雙燃料7000TEU集裝箱船后,揚子江船業集團建造的又一型搭載9Ni鋼材質B型LNG燃料艙的大型集裝箱船,燃料艙容量超13000立方米。
該系列船總計12艘,船型總長約366米,兩柱間長355.4米,型寬51米,型深30.2米,設計吃水14.5米,結構吃水17米。該型船配備軸發、空氣潤滑、舵球和扭曲翼等節能裝置,使用的雙燃料主機采用了ECOEGR優化方式,在滿足Tier III排放標準的同時,可進一步有效降低油耗。
據悉,“MSC SIENA”輪于10月21日簽署交船文件,該船的完工交付,將進一步鞏固和強化我司在大型集裝箱船建造領域的市場地位。
在全球航運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轉型的大趨勢下,LNG雙燃料16000TEU集裝箱船滿足當前綠色航運和全球貿易對高效運輸的需求,該船型將有助于船東在運營效益和市場拓展中更具競爭優勢。
]]>據悉,該船型總長約366.0m, 兩柱間長355.4m,型寬51m,型深30.2m,設計吃水14.5m,結構吃水17.0m,航速22節,全船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集裝箱。
該船于2023年7月上旬開工建造,同年12月中旬進塢搭載,2024年5月底出塢,8月中旬圓滿完成試航任務,各項試驗結果符合設計標準。在船東公司現場監造組、DNV船級社、船廠上下員工等多方通力合作下順利建造完工。
據了解,隨著“MSC SIMONA”輪的順利交付,標致著揚子江船業集團揚子鑫福造船為SEASPAN、MSC船東建造的9艘傳統燃料16000TEU集裝箱船順利收官。
該項目啟動于2022年8月,該批新船的交付進一步激勵揚子鑫福造船在超大型集裝箱船建造領域不斷推陳出新,達優爭先。此外,MSC船東的12艘16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項目正在揚子鑫福造船有序建造中。通過不斷深化合作,雙方將持續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經驗,攜手共推航運事業的繁榮發展。
]]>“鑫福118”輪為揚子江船業集團建造21艘的16000TEU系列超大型集裝箱船中的第10艘,貨艙數10個,服務航速22節,全船冷箱數1400個。該輪船長366米、型寬51米、型深 30.2 米,建成后龍骨以上最大高度75.2米。
由于船舶水面以上高度超過了江陰大橋通航限制,該船割除6層上層建筑,滿足江陰大橋通航要求后,以拖航的形式從揚子鑫福造船廠舾裝碼頭移泊至太倉揚子三井碼頭,復裝后再出江試航。
本次“鑫福118輪”采用“兩吊四綁”的方式拖帶出江,拖帶編隊長度706米、寬度72米,長江江蘇段拖帶里程達125公里。受到臺風和洪汛期的影響,原計劃7月9日拖航的“鑫福118輪”未能按時開展拖航作業。在收到企業拖航請求后,泰州海事局積極“助企紓困”,在臺風預警解除后,迅速研判臺風影響,第一時間報送拖航維護方案,支持企業開展拖航作業。
為保障“鑫福118”輪長江江蘇段拖航安全,在江蘇海事局統一指揮下,泰州海事局充分發揮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和泰州港航一體化信息系統優勢,協同沿江6地海事機構,由4個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全程重點監控、21艘海巡艇無縫銜接,以“全程+接力”的方式為“鑫福118”輪拖帶作業提供全方位護航,順利保障該船長江江蘇段拖航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