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2型10艘氣體運輸船中的8艘由HD現代尾浦承建,其余2艘由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太平洋海工)承建。該系列新船的建造資金來自CPLP在2024年2月至2024年5月期間出售7艘集裝箱船帶來的1.825億美元總收益(扣除債務償還)以及其他手頭現金和債務融資。
具體而言,HD現代尾浦將負責建造4艘22000立方米LCO2運輸船和4艘45000立方米中型液化石油氣(LPG)運輸船。其中,4艘LCO2運輸船分別于2023年7月(2艘)和2024年2月(2艘)公開,這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LCO2運輸船,單船造價約7820萬美元,訂單總價值約3.128億美元;4艘45000立方米中型LPG運輸船的單船造價約7810萬美元,訂單總價值約3.124億美元。中集太平洋海工負責建造2艘中型40000立方米LPG/液氨運輸船,單船造價約6530萬美元,訂單總價值約1.306億美元。
據了解,22000立方米LCO2運輸船總長159.9米,寬27.4米、高17.8米,專為運輸二氧化碳而設計,同時也可運輸LPG、氨等多種液化氣貨物;采用氨燃料預留(Ammonia Duel Fuel Ready)設計,未來可以轉換為氨動力船舶,從而實現碳中和運營;采用低壓系統,在確保最低單位貨運成本的同時具有較高的操作規格,包括但不限于多貨艙系統、加固貨艙、船艏和船尾推進器以及冰級能力。
中集太平洋海工承建的40000立方米LPG/液氨運輸船總長180米、型寬29.8米、設計吃水10米,設計航速16節。作為新一代中型LPG/液氨運輸船,該船采用LPG雙燃料推進,配備MAN的高壓LPG雙燃料主機,能夠有效減少運營污染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
此次訂購的中型雙燃料氣體運輸船符合CPLP的高規格、多功能船舶戰略,可以同時使用LPG和傳統燃料,配備軸式發動機和其他節能裝置,相較于上一代同型船,新船運力增加15%-30%。
CPLP表示,盡管目前全球船廠的新造船船位資源有限,但上述10艘氣體運輸船已成功獲得早期船位。由于LPG、液氨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業務的需求基本面預計將非常強勁,該系列船的交付日期在各個市場極具吸引力。該公司將其稱為一個獨特機會,可以增加其在傳統天然氣和能源轉型天然氣領域的足跡,同時保持對LNG的核心關注。
截至目前,CPLP擁有36艘在運營/新建船舶。其中,在運營船舶包括10艘LNG運輸船、8艘新巴拿馬型集裝箱船;新建船舶包將于2024年第二季度至2027年第一季度交付的8艘LNG運輸船和10艘將于2026年第一季度和2027年第三季度交付的氣體運輸船,即6艘中型雙燃料氣體運輸船和4艘LCO2運輸船。
]]>此次獲得認證的LCO?運輸船通過四方聯合項目(JDP)開發,項目合作伙伴包括K造船、液化天然氣船制冷材料專業公司Donghwa Intec、設備/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專家Sunbaek Industrial以及韓國船級社。
具體而言,K造船以其在氨、甲醇等環保型船舶研發方面的經驗為基礎,負責12000立方米LCO?運輸船的基礎和結構設計;負責與Donghwa Intec聯合開發液貨艙和燃料艙,并應用確保運輸安全的中壓獨立貨艙(C型);負責與Sunbaek Industrial聯合開發貨物裝卸系統和液化天然氣燃料供應系統,以確保二氧化碳在運輸過程中保持穩定。韓國船級社通過審查入級規則和國內外法規,驗證該型LCO?運輸船概念設計的穩定性和適用性。
隨著全球環保法規進一步縮緊,預計市場對LCO?運輸船的需求將會增加。有鑒于此,K造船正在以其在中型石化運輸船市場的經驗和競爭力為基礎,為未來做好準備。
能源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早前預測,基于當前計劃的碳捕集項目,到2030年,每年將運輸超9000萬噸二氧化碳,需要48個氣體處理碼頭和一支由由55艘LCO?運輸船組成的船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