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界消息,該訂單背后的船東為油輪航運公司DHT Holdings。
新船將在韓華海洋巨濟船廠建造,預計將于2026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交付,將配備韓華海洋開發的各種節能裝置和經優化的船型,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
這是韓華海洋自2021年以來時隔三年首次承攬VLCC新造船,是基于訂單篩選戰略簽訂的高附加值船舶,據稱創下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船價。據克拉克森本月公布的最新數據,VLCC的最新市場價格為1.28億美元。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僅訂購3艘VLCC,但2023年油輪船東共下單訂造18艘,這標志著VLCC市場正在緩慢復蘇。目前,全球已投運的VLCC共計925艘,其中185艘由韓華海洋建造。克拉克森表示,自2021年以來,VLCC的租船價格上漲超過40%,使其成為與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和液氨運輸船處于同等地位的高附加值船型。
此外,全球唯一一艘將于2024年交付的VLCC也出自韓華海洋。該船名為“Eagle Veracruz”號,韓華海洋已于近日交付給馬來西亞國家航運公司(MISC)旗下子公司AET。
上述兩艘VLCC是韓華海洋2024年的第二份訂單,也是農歷新年以來的首份訂單。截至目前,韓華海洋共承攬4艘、價值5.1億美元的新船訂單,包括兩艘VLCC和兩艘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兩艘VLAC由希臘航運公司Alpha Gas訂造,貨艙容量93000立方米,預計將于2027年下半年交付。
]]>此次簽約的VLCC為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自主設計,船舶總長339.50米,型寬60.00米,型深30.30米,結構吃水22.50米,航速14.5節,滿足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指標第三階段的要求,未來可配置2個6000立方米氨燃料儲罐,實現船舶全生命周期“零碳”運營。
今年8月,北海造船聯合中船貿易與EURONAV簽訂了1+1艘31.9萬載重噸VLCC建造合同。北海造船憑借該訂單正式進軍VLCC建造領域,以進一步增強其市場競爭力。自合同生效以來,北海造船積極部署了該項目設計、采購、生產準備等各項工作,并與船東保持了密切良好的溝通,成功促成了第3艘船舶的簽約生效。
據了解,EURONAV是一家從事原油海洋運輸和儲存的獨立油輪公司,在布魯塞爾Euronext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其自有和租賃的船隊中同時經營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
]]>近日,HD現代集團造船業務中間控股公司HD韓國造船海洋(KSOE)及其造船子公司研發的基于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電池的VLCC低碳電力推進系統(第二階段)獲得了英國勞氏船級社(LR)的原則性批準(AiP)。
LR批準了專為30萬噸級VLCC設計的30兆瓦(MW)電力推進系統。該系統利用中壓直流(MVDC)技術和SOFC,通過使用氨雙燃料中型發動機和高效大容量燃料電池,預計可實現凈零排放,同時產生與大型發動機相同的推進效率。與現有解決方案相比,該系統的能效提高了20%,電能質量提高了約40%,整體重量減輕了20%。
HD現代表示,計劃在2027年前完成新開發的大型船舶低碳電力推進系統的陸上驗證,并在2028年前實現商業化。此前,HD韓國造船海洋和HD 現代重工于今年2月從LR獲得了該系統配置的概念設計認證,并繼續與該船級社合作開發該項目,其中包括驗證該系統的效率和推進驅動力。
此外,HD現代集團還透露,該公司已成為世界上首家開始回收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船舶建造過程中產生的鍋爐廢氣的公司。10月底,HD現代集團宣布已經制定“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船舶建造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減排計劃”,該計劃是由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MOTIE)協調的國家項目。
據悉,參與該計劃的公司和組織計劃在2026年之前示范并應用一項計劃,回收LNG雙燃料船舶試運行期間產生的鍋爐廢氣,并將其作為城市燃氣在造船廠回收利用,以減少船舶建造期間的溫室氣體排放。
]]>該船是“Eagle Vellore”號的姊妹船,后者于今年8月以長期租約的形式交付給殼牌油輪(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是AET向殼牌交付的三艘原油船中的第一艘,雙方于2021年3月簽訂該船的租船合同。
除上述兩艘船外,該系列第三艘船正在韓華海洋建造,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交付,也將與殼牌油輪(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簽訂長期租船協議。
據了解,三艘船將全部入級勞氏船級社,該型船具有優化的船體形狀和螺旋槳等,以進一步提高能效,符合國際海事組織2025 EEDI第三階段的要求,可減少99%的硫氧化物、85%的氮氧化物和95%的顆粒物排放。
]]>據貿易風消息,中國民營石化公司恒力集團已委托恒力重工建造兩艘30.6萬載重噸VLCC,該訂單于9月初簽訂,船價尚未公布。新船將使用傳統船用燃料運行,計劃于2026年2月前相繼交付,恒力重工也憑借此份訂單正式進軍VLCC領域。
據了解,恒力重工的前身STX(大連)造船有限公司曾是中國最大的外資船廠。該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5年12月20日宣布破產清算。在近10年的時間里,這家船廠遭受了經營困境、全面停產、重整破產等巨大挫折。在經過多次拍賣失敗后,恒力集團旗下恒力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以21.1億元的價格成功收購STX大連造船等名下閑置資產。恒力集團收購STX大連資產以及成立恒力造船(大連)有限公司,旨在充分利用其先進的產業鏈和管理理念等優勢,調動多年積累的國內外高精尖人才和產業資源,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臨港裝備制造基地。
公開資料顯示,恒力集團始建于1994年5月18日,是以煉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紡織全產業鏈發展的國際型企業。恒力集團現擁有全球單體產能最大的PTA工廠之一、全球最大的超亮光絲和工業絲生產基地之一、全球最大的織造企業之一,建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競爭力和產品品牌價值均列國際行業前列。恒力集團堅持全產業鏈發展,打造 “原油-芳烴-乙烯-精對苯二甲酸(PTA)-乙二醇-聚酯(PET)-民用絲及工業絲、工程塑料、薄膜 -織造”的完整產業鏈。
今年年初,恒力重工產業園全面正式運營,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船舶建造及高端裝備制造基地”的目標,恒力造船(大連)有限公司已匯集國內外知名設計、質量、生產專家30余人,并成立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提升產品質量及技術創新能力。與此同時不斷對生產線進行提質升級改造,將重點建設造船、海洋工程、發動機、裝備制造、精密鑄造、綠色建材六大板塊,全面投產后,將具備年鋼材加工量100萬噸、造船產能630萬載重噸、年交付船舶40艘的能力。
消息人士稱,恒力重工試圖承建VLCC的計劃由來已久。但鑒于新船價格高漲,加之替代燃料前景不明朗,VLCC市場需求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克拉克森數據顯示,今年截止目前VLCC的新船訂單量僅為11艘,且上半年VLCC市場尚未出現訂單消息。此次母公司恒力集團下單的兩艘VLCC對于恒力重工而言至關重要,標志著恒力重工正式涉足油輪建造市場。在此份VLCC訂單公開前,恒力重工承攬的超30艘新船訂單均為散貨船。
2022年第四季度,恒力集團向恒力重工下單建造4艘2萬載重噸的散貨船,標志著正式重啟造船業務。今年5月12日,恒力重工與海興航運簽署4艘8.2萬載重噸散貨船建造合同,標志著恒力重工正式進入了主流散貨船建造行列;6月20日,恒力重工與德國Reederei H Vogemann簽訂4艘8.2萬載重噸散貨船、4艘18萬載重噸散貨船建造合同,標志著恒力重工繼進軍主流散貨船建造領域后,正式進入大型散貨船建造行列;7月11日,恒力重工與SEA TRADERS簽訂10艘Kamsarmax型散貨船,刷新了恒力重工一次性簽訂最大造船訂單紀錄。截至目前,恒力重工手持訂單已達34艘,包括32艘散貨船和2艘VLCC,交船期排至2027年。
自投產以來,恒力重工不僅致力于承攬新船訂單以擴大市場份額,還通過與韓國造船巨頭三星重工合作建造15000TEU集裝箱船,正式進入大型國際級集裝箱船建造領域。此外,恒力重工還在與揚子江船業、外高橋造船、廣船國際以及青島北海造船競爭巴西礦業企業淡水河谷的6+6艘超大型礦砂運輸船(VLOC)。
除造船外,恒力重工旗下恒力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31日與MAN Energy Solutions達成專利許可授權協議,標志著恒力發動機造機業務正式啟動。根據協議,MAN Energy Solutions將全周期提供技術支撐及品質指導,幫助恒力發動機快速提升發動機生產品質,為國內外船東提供更先進、更可靠、更環保的船舶動力解決方案。
]]>該協議在新加坡舉行的Gastech 2023會議上簽署,ABS、GTT和DHT將致力于優化VLCC的設計,通過分析運營概況和常到港口的燃料供應情況來探索總運營成本,并將對液化天然氣燃料量、油箱尺寸優化以及對碳強度指標(CII)等監管措施的影響開展合作。
ABS總裁兼首席運營官John McDonald表示:“液化天然氣在改善包括VLCC在內的船舶排放性能方面潛力巨大。雙燃料運營所帶來的靈活性以及提高CII評級的潛力很可能有助于延長船舶的使用壽命并增加對租船人的吸引力。美國船級社很榮幸能夠利用我們的經驗為這一重要的聯合發展計劃做出貢獻。”
GTT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Philippe Berterottière表示:“該聯合開發項目旨在利用最先進的環保高效VLCC設計開發原油運輸船的未來。GTT首創的尖端膜技術為船東提供了所需的靈活性,也是促進無縫過渡到碳中和未來的最佳解決方案。”
DHT船舶管理(新加坡)董事總經理Svenn Magne Edvardsen表示:“該聯合開發項目旨在改進液化天然氣雙燃料VLCC的設計。這種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有望利用聯合開發項目各利益相關方的專業知識,對配備膜式儲罐的液化天然氣雙燃料VLCC設計進行優化。”
]]>該型VLCC名為“Eagle Vellore”號,是AET向殼牌交付的三艘原油船中的第一艘,雙方于2021年3月簽訂該船的租船合同。
據悉,“Eagle Vellore”號由韓華海洋(前身為大宇造船海洋)建造,載重量為30萬噸,懸掛馬來西亞國旗,兩艘姊妹船將于今年晚些時候交付,同樣由殼牌油輪(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長期租用,三艘船全部入級勞氏船級社。該型船具有優化的船體形狀和螺旋槳等,以進一步提高能效,符合國際海事組織 2025 EEDI 第三階段的要求,可減少99%的硫氧化物、85%的氮氧化物和95%的顆粒物排放。
殼牌原油交易高級副總裁Stacie Pitt表示:“Eagle Vellore的交付是殼牌原油油輪船隊的重要補充。船隊組成是應對脫碳挑戰的重要手段,需要增加對雙燃料船舶和增效措施的投資。液化天然氣受益于成熟的技術和不斷增長的燃料網絡,這有助于鞏固其作為當今領先替代燃料的地位,而生物和合成液化天然氣則為脫碳提供了一條長期的途徑。我們將繼續投資液化天然氣,到今年年底,殼牌原油油輪船隊將有一半以上使用液化天然氣,同時我們也在開發零排放燃料選擇,以支持航運業未來的脫碳發展。”
]]>“Arzanah”號由韓華海洋巨濟島玉浦船廠建造,該船專為長途航運而設計,用于向全球客戶運送原油,總長336米,載重量30萬噸,每次航行可裝載約200萬桶原油。
據悉,“Arzanah”號是ADNOC L&S訂購的四艘LNG雙燃料VLCC中的第三艘,前兩艘“Hafeet”號和“Hasbhan”號分別于今年6月和7月交付。第四艘VLCC將于今年第四季度交付。
ADNOC稱,這四艘新船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該戰略包括投資約20億美元以建造更多的環保型船舶,從而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該公司表示,在2018年至2022年期間,其自有船隊的碳強度降低 20%以上。
]]>此前,SFL以6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瑞信”號,并將其租回給嵐橋集團,同時附有購買選擇權以及在2027年第二季度租期結束時承擔購買義務。
據了解,“瑞信”號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大船集團建造,于2020年5月22日簽字交付。船長332.95米,型寬60米,型深為30米,最大載重量30.8萬噸,屬于無限航區船型,續航里程超過25000海里,在設計吃水20.5米可正常裝載200萬桶原油通過馬六甲海峽。
該船配備脫硫裝置,有效降低船舶航行中硫化物的排放。舵葉帶有舵球,螺旋槳前方的船體艉軸管上安裝節能型切割導輪,節能特點非常顯著,優秀的船體型線配以更節能的G型主機和新型大直徑高效螺旋槳,并且配置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槳前、槳后高效節能組合裝置。
]]>據EURONAV消息,新船將于2026年第三季度交付,合同價格為1.122億美元(約合8.2億人民幣),EURONAV在兩個月內可以選擇訂造第2艘同型船。
此次簽約的VLCC船舶總長339.50米,型寬60.00米,型深30.30米,結構吃水22.50米,航速14.5節,滿足國際海事組織TIER III排放標準及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指標第三階段(Phase Ⅲ)的要求,未來可配置2個6000立方米氨燃料儲罐,實現全航程“零碳”運行。
EURONAV是一家從事原油海洋運輸和儲存的獨立油輪公司。該公司總部位于比利時安特衛普,并在歐洲和亞洲各地設有辦事處。EURONAV在布魯塞爾Euronext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其自有和租賃的船隊中同時經營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其VLCC在Tankers International Pool中交易,且EURONAV是該Pool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北海造船與EURONAV在VLCC新造船項目上的成功簽約,將為雙方深化戰略合作、實現共贏發展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