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內加爾通訊社報道說,這艘滿載非法移民的船只從塞西部姆布爾市出發,打算前往西班牙,28日在塞北部海域傾覆,并擱淺在塞港口城市圣路易附近。報道援引塞消防部門消息說,船上約有280人,救援人員已打撈起23具遺體,救援行動仍在進行。
西班牙加那利群島位于非洲大陸西北方向的大西洋,距離非洲西海岸最近處僅約130公里。西部非洲大量非法移民經常通過簡易船只從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和岡比亞出發前往加那利群島,尋求薪酬更高的工作和避難。
]]>新的重大變化反映了海洋工程行業不斷變化的本質,也與DNV支持能源轉型的目標相一致,不斷確保該標準保持行業相關性,并支持在快速發展的能源轉型過程中開展具備成本效益的海洋工程產業。DNV估計,從2020年的全球總風電生產中占比8%的海上風電將在2050年上升至34%,總裝機容量將達到近2000 GW。
DNV-ST-N001標準自2016年首次發布以來,在DNV公司與業界的持續參與下,得到了不斷更新和增強。此次最新修訂版本是初次發布五年后的首次修訂,是在進行了外部聽證會的基礎上完成的。聽證會期間,收到了業內超過400條建議,其中350余條是技術性的建議。該標準最初版本是由DNV和Noble Denton早期標準(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標準)合并而成,是一份既重要又全面技術文件。
該標準可適用于所有的海洋工程作業以及與裝載、水上施工、航行和安裝相關的所有關鍵工程要求,還規定了在這些海事作業的設計中應該考慮到的荷載。它還從負責審查海事作業的海事保險檢驗員的角度列出了要求。
DNV能源系統增長、創新與數字化總監Lucy Craig表示:“在行業的高度參與的基礎上,DNV-ST-N001的最新修訂進一步鞏固了它作為全球安全進行海事作業的業界標準的地位,并為能源轉型提供了所需的保障。自標準首次建立以來,保持其處于行業變革前沿至關重要,這些更新將確保我們的客戶持續獲得最高水平的保障。”
行業的參與促使DNV更新了一部內容涵蓋近800頁的工作成果,該工作成果的取得建立在DNV全球海事作業和海上保障專家的廣泛合作的基礎上,這些專家均服務于DNV的Noble Denton業務領域。
DNV的Noble Denton海事服務全球負責人Ankor Raithatha表示:“尤其令人鼓舞是,我們注意到這份文件收集到了不少從事海上風電場施工的開發商和承包商的行業意見,這證明了該標準對行業的重要性,也直接促成了標準中許多方面的更新。”
通過使用DNV-ST-N001,業內的公司和機構在項目開發的各個階段都能使用一項廣泛接受的標準來規劃和執行海上作業。這可以確保無論涉及哪些相關方,都能保持一致的方法。
]]>據悉,事發前這艘載有10名警員的巡邏船正在馬耶斯河上對一名失蹤的礦工展開搜索行動,但不幸遭遇激流,導致該船失去控制并發生傾覆事故。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東海救助局介紹,事發地為舟山朱家尖島東南約65海里。東海救助局接報后,已派出救援力量前往事發海域,全力參加搜救。
2月24日14時30分,東海救助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沉沒漁船是“魯嵐漁61319”,目前仍然有8人失聯,被營救的4名船員在回港的船上。該工作人員介紹,該漁船沉沒時船員正在作業,主要沉沒原因不是因為風浪,可能是作業不當導致。
上述工作人員說,事發所在海域日常漁船較多,根據事發時間(凌晨1時許)推測,船員可能正在海上拖網,“海上的漁網很大很重,要回收網的話要開船去拖,可能是作業不當(導致)。”
目前寧波海上搜救中心正在參與搜救工作。
根據國家預警發布中心2月23日消息,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根據《海洋災害應急預案》在2024年2月23日10時發布海浪藍色警報。 受寒潮影響,預計23日中午到24日中午:近岸海域:舟山、寧波有1.6米到2.5米的中到大浪,24日中午減小到1.2米到1.8米的輕到中浪。舟山、寧波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
此前也曾有過“魯嵐漁”海上傷亡事故發生。2021年3月9日13時02分許,“魯嵐漁養69272”船在日照市中部海域養殖區(100/4海區,N35°13′35″、E119°36′45″)傾覆翻扣, 船上2人獲救,1人死亡,3人失蹤。根據事后事故調查報告,事故直接原因是船員無證駕駛船舶通過航道、養殖區復雜水域時未使用安全航速、船舶駕駛操作不當,且船舶裝載貨物未固定、超載造成穩性不足。
2020年9月27日0356 時許,TRIO HAPPINESS S.A&TODASHIPCO.,LTD 所屬的“NEWFACE”輪空載由山東嵐山港開往新西蘭途中,在黃海南部海域與“魯嵐漁61858” 輪發生碰撞,導致“魯嵐漁61858”輪沉沒,船上7人全部落水,其中1人獲救、1人死亡、5人失蹤,構成較大等級水上交通事故。根據事后事故調查報告,直接原因系“NEW FACE”輪和“魯嵐漁61858”輪瞭望疏忽,未能對當時局面和碰撞危險做出充分估計。間接原因系“魯嵐漁61858輪未按規定配足合格船員。
]]>當地政府稱,本周二(20號)下午早些時候,鹿特丹港的一艘工作船在作業期間與目前停泊在該港口進行維修的起重船“Saipem 7000”號發生碰撞,船上已搭建起腳手架。此次事故導致一名工人落水。
事發后,當地緊急救援部門隨即派出幾支攜帶聲納和遙控潛水器設備的潛水隊,試圖實施救援。報道稱,一小時后,救援工作轉為搜索和打撈,但該落水工人至今下落未明,推測已不幸遇難。
目前,事故原因尚不清楚,當地政府表示將很快啟動多部門聯合調查。
據了解,半潛式起重船“Saipem 7000”號是全球最大的起重船之一,該船可容納725人,由意大利造船集團Fincantieri于1987年建成,被用于海上油氣和海上風電行業的安裝和拆除作業。船長197.95米,型寬87米,起重能力最高達14000噸,甲板面積為9000平方米,并支持DP3推進和無錨固定。
]]>新聞發布會上表明,該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事故原因初步查明為“船員操作失當”,造成船身和船頭先后觸碰瀝心沙大橋的橋墩,導致通航孔上的橋面斷裂。
22日凌晨5時31分左右,佛山籍集裝箱船“良輝688”輪在航經南沙洪奇瀝水道時,因船員操作失當,“良輝688”輪左舷船身觸碰瀝心沙大橋下行通航孔18#橋墩,隨后船頭再次觸碰下行通航孔19#橋墩,致使該通航孔上的橋面斷裂。
經核實,共有4輛車和1輛電動摩托車從斷裂處墜落,其中1輛空載中巴車、1輛貨車和1輛電動摩托車墜落到“良輝688”船艙內,2輛小貨車掉落水中。
廣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報后,立即啟動水上突發事件Ⅱ級應急響應,對洪奇瀝水道瀝心沙航段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指派海巡船趕往現場,并協調公安、消防、海警、漁政、救助、打撈、醫療等應急力量前往事故現場應急處置。
共出動搜救船艇15艘、救援人員122人,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派出專業測量船,投入多波束測深、聲吶、水下機器人等裝備,于上午11時許發現2輛落水車輛疑似位置,經南海救助局、廣州打撈局的潛水員經水下探摸,找到全部2輛落水車輛,下午4時13分2輛車已被打撈出水,并確認在車中的3名失聯人員已死亡。
該事故造成5人死亡(空載中巴車駕駛員1人、電動摩托車駕駛員1人、落水小貨車3人),2人在醫院救治,目前生命體征穩定;肇事船舶一名船員輕微傷。
經初步檢測和組織設計、施工等業內專家會商研判,目前除19#墩靠主橋側掛梁塌落外,被撞受損的19#橋墩傾斜嚴重,存在進一步失穩風險。為避免發生次生災害,需進一步拆除19#—20#墩跨梁,消除安全隱患。
在事故調查方面,廣東海事局已成立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取證,海事部門也已會同公安部門對肇事船責任人進行控制。
鑒于此次事故,南沙區將對轄區內橋梁開展全面安全排查。
]]>歐文造船是加拿大最大造船廠之一,主要負責建造艦艇等特殊船型和商船。
2月19日上午,歐文造船發布聲明稱:“哈利法克斯船廠發生了一起工傷事故,導致一名員工喪生,對此我們深感悲痛。我們將全力配合勞工部正在進行的調查,并將‘從這場悲劇中汲取教訓’。”
根據哈利法克斯地區警方的聲明:“一名43歲的男性工人被設備砸中,當場宣布死亡。”
事故發生后,哈利法克斯船廠宣布暫定當天下午和晚上的船廠工作,同時表示將提供現場和遠程咨詢服務。
新斯科舍省勞工部向加拿大廣播公司證實,按照此類事件的處理方法,已經向船廠下達停工令,并將對此次事故中的涉事設備進行機械評估。
船廠工會也發表聲明稱:“工會培訓了調查人員和健康與安全專家,確保在工作場所受傷或死亡后采取適當措施。‘對這一悲劇性損失表示哀悼’。”
]]>公開報道顯示,肇事船只為貨船“良輝688”號,船長60米,船高18米。目前,船主已被控制。
據廣州市海上搜救中心通報:截至2月22日上午10時,經初步調查,涉事故車輛4輛,電動摩托車1輛,其中2輛車落水,其他3輛落至船上。截至目前,2人獲救,2人死亡,1名船員受輕微傷,3人失聯。事故原因正在調查,救援工作正全力有序開展。
另據南方+客戶端消息,廣州巴士集團發布公告:2024年2月22日,南沙巴士一車隊駕駛員梁金華,駕駛粵A08386D(自編號N17049)車,執行由南沙9路短線珠江街(珠江二路)站開往團結圍總站的營運任務,5時31分行駛至南沙區三民大橋時,大橋受橋下船只撞擊橋面斷裂,我車隨后掉落(公交車上只有駕駛員一人),駕駛員無法聯系。現場目前圍蔽,安管人員無法進入。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接到險情報告后,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組織廣州救助基地、深圳救助基地25名救助人員及專業救助裝備前往現場救助。截至22日上午10時,南海救助局已先后從廣州救助基地3批次派出16名應急救助隊員,隨2輛應急救助車、1輛救助指揮車趕赴現場,隨車攜帶有專業潛水設備、專業水下搜尋設備。此外,還從深圳救助基地派出高速救助艇“南海救321”及9名隨艇應急救助隊員趕赴現場增援。
]]>此標準明確了海上作業規劃和工程設計的要求和指導意見,涵蓋了環境、重量控制、壓載、裝船、拖航、系泊、浮托、浮式建造和舾裝、吊裝、棄置和拆除等諸多內容,對海上施工作業要求、工況和參數選擇原則進行了規定。
適用情形
海上作業具有技術含量高、施工風險大、作業成本高、操作程序復雜、受地質氣象和海洋環境條件嚴重制約的特點。在進行海上作業相關設計時,往往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并通過識別和控制這些因素,保證作業在可接受的安全等級。
此標準明確了我國海洋結構物在合理安全等級下的海上作業要求,使海上作業流程更為規范,降低了海上施工風險,為我國在油氣開發中的海上作業提供指南,對保證海上作業及油氣田開發系統安全、完善我國油氣田開發標準體系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