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壺”煉廠產能已占中國四分之一 “兩桶油”是主要客戶


    被稱作“茶壺”(teapot)的民營中小型煉油廠,如今已經成為中國進口原油和出口柴油的主力軍。

    據中國發改委8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進口原油占總消耗量的64%,同比增長14.2%,對進口原油依賴創出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原油產量卻同比下降了4.8%。

    在中國這些“茶壺”煉廠中,最早獲得原油進口權和原油進口使用權的山東地煉企業表現尤為突出。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山東地方煉油廠共進口原油2223萬噸(108萬桶/日),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多。

    德意志銀行在題為《中國“茶壺”煉廠之謎調查》的專題報告中稱,在走訪了東明石化、玉皇化工和匯豐石化等山東最大的九家地煉公司后發現,目前中國“茶壺”煉廠煉油產能已經占到全國的25%,但由于缺乏低成本的物流基礎設施,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加油站仍然是“茶壺”煉廠最重要的客戶,占到銷量的40%。與此同時,地方煉廠逐漸將目光從煉油轉向利潤相對更高的化工產品,主要包括芳烴、連續催化重整的副產品。

    2015年中國煉化產能 來源:報告原文

    “山東地煉原油購買量迅速增長還導致了山東地煉最主要港口——青島港出現了卸貨時間延遲、成本增加的情況。”金銀島資訊信息中心能源部高級經理李鳳蓮說。根據港口代理及船舶跟蹤數據顯示,青島港卸貨延遲時間最長達到一個月,這加大了中國進口原油和售油的難度。

    除了國內的石油巨頭,“茶壺”煉廠也會將過剩的煉油產能銷往海外市場。據道瓊斯報道,能源咨詢機構Energy Aspects表示中國內地巨大的煉油產能已使中國柴油在全球占有很大份額,出口柴油20%被運送到了中國香港,11%運往新加坡,還有一部分散裝柴油出口到了因為天災急需柴油恢復建設的菲律賓和孟加拉國。而“茶壺”煉廠在接下來半年到一年時間內將逐漸與供應商確定長期交易,或通過更多中外交易商鞏固原油購買,拓寬自己的選擇渠道。

    國際能源署(下稱IEA)在最新的原油市場月報中稱,2016年三季度世界各地的煉廠將加工創紀錄的原油,煉廠需求的回升將有助于吸收原油庫存,甚至有可能出現吸收幾個波斯灣國家創紀錄的產量。中國“茶壺”煉廠對中東地區原油的需求出現增加,但由于市場無法消化過多的供給,中國大型油企中石油中石化的煉廠開工率較2015年有所下降。

    李鳳蓮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雖然2016年柴油產量及消費量出現回落,汽油供應和需求量則繼續穩步增長。但整體供應過剩局面仍將持續。中國煉油廠的產能目前已經超出了國內的消費需求,削減產能將成為一種趨勢。

    “雖然低油價會給煉油環節帶來利潤,但從勝利油田分公司層面來講,我們以原油開采為主要業務,油價高對我們的整體效益才是比較好的。”勝利油田分公司旗下煉油廠廠長高衛國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該煉油廠的年產量在220多萬噸。

    “我們核算成本發現油價大約維持在60美元/桶的時候,勝利油田的原油開采才算達到收支平衡,我們是根據每個月的油價來調節原油產量的。”勝利油田分公司財務咨詢處處長李睿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截至8月12日,國際油價維持在44美元/桶左右,這意味著低油價造就的高昂成本將使得中國各大油田接下來繼續減產原油產量,煉油產能也隨之受到影響。李睿表示,目前中石化旗下的最大油田勝利油田年產量在3000萬噸左右,中石化具備每年加工2億噸原油的能力,大約占全國煉油產能的40%左右,所以中石化需要大量從海外進口原油和購買“茶壺”煉廠符合標準的原油。

    來源:界面新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