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韓國SPP造船的主要債權人——韓國友利銀行(Woori Bank)表示,將拍賣SPP造船旗下3家船廠,并于近期內公布相關拋售計劃。
SPP造船是韓國一家中型骨干船企,旗下有3家船廠(Sacheon船廠、Tongyoung船廠、Goseong船廠),在4-5萬噸級MR型成品油船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受到金融危機影響,SPP造船陷入經營困難,于2010年5月與韓國友利銀行牽頭的債權銀行團簽署“自律協議”,并在債權團主導下進行結構調整。為了縮減產能,SPP造船旗下2家船廠轉向分段建造;2014年,SPP造船停止接單,并裁減了35%的行政管理人員。據克拉克松統計,截至2015年10月末,SPP造船已沒有手持訂單,處于無船可造局面。
截至2014年,債權銀行團已經通過各種形式向SPP造船提供了6000億韓元的資金援助,2015年3月又援助了4850億韓元。盡管2015年以來SPP造船經營業績有所改善,但是企業長期經營困難讓韓國友利銀行背上了沉重包袱,最終決定將其出售。韓國友利銀行一位官員稱,SPP造船的3家船廠可以單獨出售,也可以打包出售,目前造船界及航運界已有數位潛在投標者。當地媒體報道稱,三星證券正與1家韓國船舶設備制造商就收購Sacheon船廠進行談判。
受船市低迷的影響,韓國一些中型船企陷入經營危機后在債權方主導下結構調整。如果這些企業結構調整效果不佳,可能面臨與SPP造船同樣的命運。建議國內造船企業關注這類韓國中型船企,如有可能可接手其訂單資源;對于破產清算的韓國船企,可以招募其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來華工作,增強我國造船企業的人員實力。
來自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 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