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涪陵中江船廠船塢,一艘新的大型游輪正在建造之中,這是重慶新世紀游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游輪)建造的第八艘五星級豪華游輪“世紀榮耀”號,也是迄今為止三峽游輪投資最多、載客量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一艘,預計將在5月底完成船體全部輪廓建造及機電設施設備進艙,10月正式下水。看著這艘巨輪,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告別游”的三峽游從業者都感慨萬千。而三峽游的興衰對游輪產業帶來深遠的影響。從去年開始,沉寂多年的長江三峽游強勢復蘇,這次會給三峽游輪產業帶來什么,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上世紀90年代初
海內外游客蜂擁而至 上百艘游輪從事三峽游
5月14日,重慶大美長江三峽游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美游輪)總經理劉流一早到辦公室就忙碌起來,召集工作人員,對公司兩條豪華郵輪的營銷、接待等工作進行部署,商量未來兩艘五星級豪華郵輪的建造計劃。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們明顯感覺到長江三峽游市場的強勁復蘇,這給我們游輪企業增添了信心。”在游輪行業從業近30年,對于三峽游市場的細微變化,劉流稔熟于心。
大美游輪的前身是忠縣長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1989年,劉流進入公司,在船上擔任乘警。“那時公司都是內河普客船,主要運輸沿江的旅客,當時三峽游市場還沒那么火爆,只有少數船只專門跑三峽旅游,接待的游客也大多是外賓。”
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一些“短視”的旅游機構大肆宣傳推廣“告別三峽游”,宣傳三峽蓄水后風光不再的錯誤信息,一時間海內外游客蜂擁而至。
“當時市場實在是火得太快了,人多得賓館住不下,船多得都靠不了岸!”當時在旅行社工作的世紀游輪總裁劉彥回想起來,至今仍記憶深刻。
由于三峽市場火爆,也催生了游輪產業的瘋狂生長。“當時一些普客船也改做旅游生意,輪船公司和輪船數量快速增長,重慶境內長江沿線,幾乎所有的區縣都有輪船公司,像萬州、涪陵還有好幾家。”劉流回憶說,累計有20多家輪船公司上百艘船在從事三峽游。
那一兩年,劉流所在的公司也經歷快速增長,輪船從最初的兩三艘,最后發展到20余艘,即使這樣,船票還是一票難求,因為游客實在是太多了。在劉流眼里,那時的游客體驗性很差。“大多數游輪是普客船改的,只能滿足游客在船上睡覺的基本需求,沒有泳池、酒吧、舞廳、獨立衛浴等設施。”
1998年~2003年
三峽游喧囂落幕后 輪船公司和游輪都大幅減少
到了1998年,“告別三峽游”喧囂落幕,旅游市場一下子滑到了谷底。從1998年到2003年,有近80%的游輪陷入無客可接的窘境,有的不得不停運。到2003年時,從事三峽游的船舶公司從20多家減少到只有7家,游輪也大幅減少。
在劉流記憶中,最慘的時候,該公司一艘數百個床位的游輪,只拉了二三十位客人游三峽,跑一趟下來不但不掙錢,還虧了一大截。在劉流的公司,游輪數量也大幅萎縮,20余艘船先是減少到14艘,2003年時又減少到5艘。企業經過改制,從當初的地方國營企業,改制成海內觀光游輪公司,再到如今的大美游輪。
“20多年來,還在堅持三峽游的游輪公司和從業者不多了,經過大浪淘沙之后,目前只有幾家游輪企業還在從事這一行業,可以說,三峽游的興衰,給游輪產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劉流感嘆道。
2005年~2010年
游輪進入五星級時代 首創全露臺獨立景觀陽臺
三峽游沉寂了幾年后,2005年開始持續回暖。早在2003年,世紀游輪看到市場發展的機遇,建造了第一艘超五星級豪華郵輪“世紀之星”號,首創全露臺獨立景觀陽臺,在那個游輪不開窗的年代,這成為了創舉,吸引了大量的歐美客人。
從2005年到2010年,世紀游輪相繼建造了“世紀天子”、“世紀輝煌”、“世紀鉆石”、“世紀寶石”四艘五星級豪華郵輪,在打造第三艘游輪時,首次造了一個鏤空的大堂,讓游輪也像酒店那么氣派。
“進入2010年,重慶的豪華郵輪進入井噴時代,有10多艘豪華游輪建造下水,如世紀游輪的‘世紀神話’、‘世紀傳奇’,重慶長江黃金游輪有限公司建造的7艘‘黃金’系列五星級豪華游輪,大美游輪的華夏神女1號、2號。”重慶川東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波介紹,目前重慶有長江輪船海外旅游總公司重慶公司、東江實業有限公司、世紀游輪、重慶長江黃金游輪有限公司、大美游輪等5家游輪企業,運營的游輪一共31艘。而像“黃金”、“新世紀”等一批新型游輪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內河旅游最先進的游輪。
2017年以來
市場回暖 未來幾年每年下水兩三艘豪華游輪
“去年,三峽游游客接待量80萬人左右,其中豪華游輪共接待了60萬人,占據了大頭,去年我們游輪的載客率是88%,今年上半年是三峽游的傳統淡季,目前也已經達到了88%,今年五一小長假,更是船船爆滿,通過數據變化,我們能明顯看到三峽游的復蘇。”世紀游輪總裁劉彥對未來充滿期待。
不僅是世紀游輪,重慶的多家游輪公司都表示,三峽游市場在回暖。大美游輪總經理劉流說,該公司2017年載客4.3萬多人,實現營收9271.81萬元,同比增長15.13%,凈利839.30萬元。
“2017年,我公司完成的旅客接待量約為10萬人次,實現收入2000余萬元,同比分別增長約18%和15%。”重慶維多利亞游船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經過兩年多的市場培育,三峽游市場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回暖。
重慶川東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波也透露說,最近一段時間,他們接到游輪公司詢價的電話多了起來,旅游市場積極向好,也增添了游輪公司造船的信心。“未來幾年,每年會有兩三艘豪華游輪下水,下個月,我們將為東江實業有限公司建造一艘長江最大的游輪,該船長149.9米,寬22米,高六七層,載客量690人。”
王波介紹,未來的五星級游輪會讓游客更舒適:運用電力推動和船槳合一,達到減振降噪目的;安裝新的空氣循環系統,保證室內船艙的空氣質量;安裝污水處理裝置,減少污染;此外還增添智能化設備,游客將會享受到更加便利的人工智能服務,體驗感將大幅度提升。
產業延伸
船舶維修檢測年產值上千萬
長江上游最大修船中心成立
近年來,重慶游輪產業的興起,也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去年12月,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自主設計改建最大的修船裝備——6000噸浮船塢正式投入使用,長江上游最大修船中心也宣告成立。
修船中心負責人茍元君告訴記者,每年年底,長江游輪都要進行檢修,但是過去因為缺少浮船塢等設備,大型游輪只有開到下游南京等地的船廠,往返需要15天,而且還要消耗上百萬元油費。如今,6000噸浮船塢投入使用后,大型游輪被輕而易舉地托舉起來,工人師傅自如地對其進行檢修。
“隨著下水的豪華游輪越來越多,船舶維修、檢測這塊的市場潛力巨大,每年的產值達到上千萬元,而且還會逐漸增長。”茍元君對記者說道。
業內聲音
游輪產業“好馬配好鞍”
配套設施需跟上
對于長江游輪產業的發展,從業人員都十分看好未來的發展潛力,但就目前來看,還存在短板。
世紀游輪總裁劉彥告訴記者,現在長江游輪都已經提檔升級,但是在一些配套設施方面,面臨著“有好馬無好鞍”的尷尬,如有些碼頭泊位不足,游輪到港后船靠船,游客才能上岸;一些碼頭車船接駁距離較遠,游客需要走很長的距離才能換乘;有的還缺少餐飲、休閑、娛樂、衛生間等配套。
“此外,輪駕人才也十分缺乏,重慶的高校并未開設相關的專業,輪駕人員都是游輪公司自己培養,要培養出一個船長,需要10年的時間!”大美游輪營銷部經理陳海龍說道。
重慶工商大學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副院長王寧認為,游輪客源已發生結構性變化,以前客源來自外國或我國港澳臺地區,以觀光游為主;現在國內游客唱主角,更注重休閑體驗、親子等個性化需求。因此,在旅游航線產品開發和硬件配套上,要從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不斷升級,市場呼喚高品質的游輪港口,游輪公司要在三峽的湖、島、峽、水做文章。
王寧建議,重慶應該盡快啟動游輪母港的建設,以及在沿江景點建設旅游專用碼頭,為游輪提供停靠、補給、廢物處理、維護與修理等全程、綜合服務。此外加大游輪相關人才的培訓,為重慶的游輪產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各游輪企業也應該實現差異化發展,針對不同的客戶人群需求,建造適合自己公司定位的游輪,多開辟一些有特色的旅游線路,與高速公路、高鐵有效銜接,讓三峽游由原來的“單向游”逐步向“循環游”、“腹地游”轉變。
來源: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