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找低迷船市的突破口 ——訪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金柱



    金融危機爆發后,以建造中小型集裝箱船和中小型特種船舶為主的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尾造船公司)推進產品向高附加值海洋工程輔助船轉型,經歷了海工市場由興旺到極度低迷的周期性變化;同時,市場低迷期的新廠建設和搬遷也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少困難。目前,馬尾造船公司生產經營形勢如何?他們是如何克服困難、實現突破的呢?記者對該公司總經理曾金柱進行了專訪。

    ——Seawork Asia


    市場風云變幻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船舶市場一落千丈,造船產能特別是散貨船等傳統運輸船產能嚴重過剩,不少企業陷入接單難、交船難的困境。馬尾造船公司敏銳地看到海工船市場的發展潛力,迅速推動產品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難度的海洋工程輔助產品轉型。至2013年底,海工船手持訂單占全部訂單的75%以上,海工類產品收入占總營收的90%以上,累計承接交付9艘58米、12艘70米平臺供應船,37艘87米電力推進平臺供應船。“差異化競爭”戰略的實施使馬尾造船公司在國際造船市場低迷時期維持了贏利。

    然而,自2015年以來,油價暴跌導致海工市場斷崖式下跌,國內不少海工企業陷入巨額虧損泥潭,以海工船為主要產品的馬尾造船公司也受到沖擊,多艘船舶滯留碼頭。難上加難的是,近幾年也是企業陸續搬離市區時期。2016年12月,在成立150周年之際,馬尾造船公司將主體部分正式搬遷至連江粗蘆島。新址占地面積達1060畝且港闊水深,按規劃這里將成為特種海工裝備制造基地,熟料搬遷后正逢海工市場低迷,其他船型訂單又少,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同時,搬遷也造成部分職工離職,留下來的職工也對企業發展前景感到擔憂。


    調整發展方向

    窮則思變。曾金柱介紹,在反復調研后公司領導班子達成共識:與海工船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不同,三大主流船型市場規模大、產品類型多,有些細分領域如支線集裝箱、中小型成品油船領域仍有需求;另外,福建周邊高鐵、橋梁等鋼結構需求量依然很大,在這兩個方面馬尾造船公司都具有一定的實力。2017年6月,馬尾造船公司決定調整生產經營重點,并確定了三大主流船型和重型鋼結構兩個突破方向。

    方向既已確定,研發、經營人員包括企業領導均全力以赴。至當年11月,他們就在三大主流船型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與新加坡船東簽訂了兩批6+4艘油化船的建造合同;接獲了另一船東1+1艘2.4萬噸成品油船訂單和中航油旗下海鑫集團1.5萬噸航空燃油專用運輸船訂單;與國外船東一次性簽訂了10艘1162 TEU支線集裝箱船建造合同,這也是近幾年來國內最大批量支線集裝箱合同。

    重型鋼結構市場則是“萬事開頭難”。由于此前馬尾造船公司從未涉足過重型鋼結構領域,從2017年6月起,經營人員和主要領導全體出動,找客戶、談合作,曾金柱本人“有半年時間都在外面跑”。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次接洽,到2018年春節前后,馬尾造船公司終于拿到福州市某重型鋼構橋改造工程共計1.8萬多噸鋼結構訂單,實現了鋼結構領域的重大突破。公司還與國內幾家最具實力的工程公司進行了接洽,建造能力得到他們的高度認可。僅僅一年時間,馬尾造船公司就成為福建鋼結構領域引人注目的“新軍”。曾金柱說,在鋼結構領域,他們已經實現由“饑不擇食”到“選擇性接單”的跨越,目前手持鋼結構有效訂單已排至2020年9月。由于產能難以滿足需求,馬尾造船公司還租用了附近一家企業的兩個船臺進行生產。

    滿足眼前的成績從不是馬尾人的性格。2017年下半年,公司又著眼長遠,增加了兩個發展方向——修船和軍品建造。曾金柱介紹,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軍民融合,給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人民海軍在福建基地擁有數十艘艦船,但福建當地的維保基地只有一家,其能力遠遠不能滿足海軍艦船的日常維保需求。馬尾造船公司希望能抓住機遇,在該領域實現突破。

    在軍品建造領域,他們也進行了充分的準備。2017年11月,馬尾造船公司新工廠取得一級保密資格認證;2018年5月,產品擴項認證通過。目前馬尾造船公司有3艘軍方輔助拖船已建造完工等待交付,其質量得到部隊方面的高度評價。“我們希望未來幾年能夠建造更多的軍用船舶”曾金柱說。

    制勝法寶:創新與服務

    無論金融危機后轉型海工船,還是近兩年重回三大主流船型、挺進重型鋼結構領域,馬尾造船公司的行動總是又快又準。為什么馬尾造船公司的轉型如此奏效呢?曾金柱認為,這與他們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對市場的準確研判密切相關,但馬尾造船公司“敢轉、能轉”的關鍵還在于長期以來對創新研發的高度重視、為客戶著想的周到服務、造船模式的持續改進,以及自身具有的深厚歷史積淀和強大品牌優勢。

    重視研發創新說起來簡單,真正堅持下來并不容易。據介紹,馬尾造船公司即便在財務壓力巨大的年份,研發投入也沒有減少。“因為研發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只有保證一定的投入才能不斷推出新產品、確保船型儲備;只有具有豐富的船型儲備,機會來臨時,才能抓住”曾金柱說。

    正因為重視創新和研發,近年來,公司承建了3500噸和5000噸兩型國內首制的新型海底電纜施工船,105米飽和潛水支持船,大型遠洋圍網漁船,227米深海采礦船等一系列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船舶。除已建船型,公司還儲備了破冰運輸船、深海養殖漁場、氣體運輸船、海上平臺及其他工作船等船型。

    通過多年努力,馬尾造船公司培養了一支120多人的研發設計隊伍,建立了自有技術體系。在待遇方面公司堅持向研發人員傾斜,因此在搬遷后,設計研發團隊基本穩定,為企業后續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口碑聽起來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又是實的,能帶來訂單。有時客戶選擇馬尾,僅僅因為其口碑好。然而,一旦雙方建立合作關系,馬尾造船公司從不會辜負船東的信任。曾金柱表示:“合同一旦簽訂,就等于立下了軍令狀。船東能不能接船是船東的問題,無論船市好與壞,馬尾造船公司都會嚴格按合同行事,盡最大努力按期交船。”據說,在中海油服從國內訂造的80多艘船舶中,只有馬尾建造的兩艘是按期交付的,這給船東留下了深刻印象。

    船東最重視的是船舶質量和服務。曾金柱自豪地表示:“同樣的船,馬尾建造的與其他廠建造的就是不一樣。”由于生產設計相對詳細精確,馬尾造船公司建造的船舶在整體布置合理性、人性化、可操作性、功能性、維保便利性等方面更勝一籌。船舶交付后的第一個航程,馬尾造船公司還有一個規定“動作”——根據船東需求派一至兩名工程師隨船,以便處理首次航程中出現的小問題,同時記錄船舶在實航中不夠合理的地方,以便日后改進。

    從客戶需求出發的經營理念、持續不斷的主動改進使馬尾造船公司贏得了船東的信任。即使是在海工市場低迷的2015年, 105米飽和潛水支持船船東還特意給馬尾造船公司發來感謝信,盛贊馬尾造船公司“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時刻牢記打造一流產品的理念”。


    轉型升級新三年

    盡管每次轉型時,市場并非一片“藍海”,但馬尾造船公司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特”。支撐這些的除了對研發、質量和服務的重視,還有馬尾人始終如一的危機意識。

    談到當前的工作重點,曾金柱表示:“目前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雖有起色,但船舶及海工市場總體上仍處于低迷時期,我們絲毫不敢懈怠。”馬尾造船公司今年的生產經營工作重點是“去庫存”和“確保已接訂單的交付”。截至目前,公司已交付4艘積壓的海工船。

    為克服企業搬遷帶來的不利影響,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馬尾造船公司正穩步推行三年轉型升級行動計劃。這次的轉型升級包括三方面內容:產品轉型、軍民融合和企業升級。

    產品轉型即在成品油船領域以PC為基礎,逐步向PCTC或LNG船發展;同時不放棄高端海工裝備市場,但在該領域的接單會適當控制,并且只接高附加值產品訂單。在企業升級方面,將根據兩化融合的大趨勢,對工廠進行智能化改造,目前該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今年7月中旬,公司引入的高精度數控型材切割生產線正式投入生產,該條生產線工人由原來的14人減少至3人,不僅下料效率成倍提升,而且數控切割的切口更加精準、光順平滑。下一步,公司計劃引進自動化焊接生產線。

    曾金柱表示:“遷入新址后,公司碼頭和運輸條件更好,進行智能化改造更加便利,相信只要堅持轉型升級,堅持為客戶服務的宗旨,馬尾造船公司一定能夠成為具有極強競爭力的高端特種船舶制造基地,延續百年歷史的榮光。”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