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主任陳養才近日介紹,“十二五”期間,全國累計淘汰落后煤礦7250處、落后產能5.6億噸;2015年全國淘汰落后煤礦1340處、落后產能約9000萬噸。
陳養才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截至2015年底,全國煤礦數量1.08萬處,其中,年產12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礦1050處,比2010年增加400處,產量比重由58%提高到68%;年產30萬噸以下的小型煤礦7000多處,比2010年減少了4000多處,產量比重由21.6%下降到10%左右。
在停產停建煤礦方面,陳養才介紹,根據國務院安委會2015年8月的通報,全國共有4947處停產停建礦井,占礦井總數的48%,其中停產停建1年以上的有3346處。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介紹,“十二五”時期我國煤炭產量增速呈現先高后低的發展趨勢。2013年全國煤炭產量最高達到39.74億噸,后期產量有所回落,但煤炭產量依然占一次能源總量70%以上。
展望未來,我國煤炭行業發展機遇挑戰并存。姜智敏說,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等的推進,我國能源需求仍將保持增長,煤炭作為能源主體地位不會改變。同時,隨著經濟結構優化、環保約束增強、能源結構改善,煤炭利用方式和領域需要進一步擴展。“十三五”時期,我國煤炭需求將保持低速增長。
對于煤炭企業的經營情況,姜智敏介紹說,去年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14.6%,企業利潤同比下降了61.2%。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直統的90家大型企業的產量占到全行業的69.4%,但是利潤只有51.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00億元。
而持續走低的煤炭價格備受關注。2015年年末中國煤炭價格指數為125.1,比年初下跌12.7點,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平倉價已經降到2004年的水平。有企業提出要引入煤價“地板價”和熔斷機制。對此,姜智敏說,要保持煤價的合理回升應采取綜合性措施,側重供需關系的調整。另外,要加強行業自律和政府監管,減少無序競爭。
來源:中國礦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