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勘探及生產的興起助力了海工船隊的發展,例如,FPSO和浮式船隊從2000年至2015年分別增長了180%和60%。然而,目前此行業遇到了“嚴冬”。那么未來深海勘探會走向會如何?
1976年,深海油田第一次被發現,那時被發現的淺水油田為1018個,350個在運轉中,直到20世紀90年代深海油田的勘探及生產才真正開始。石油公司逐漸將深海開發延伸至美國墨西哥灣,21世紀初,隨著深海勘探與生產的國際化,其觸角進一步蔓延至西非和巴西海域。
在2015年之前,石油價格一路堅挺,助力了深海油田勘探及生產的持續穩健發展。在印度、澳大利亞和東非區域,深海石油的勘探和生產成為了先鋒領域。1996年,全球近海油田勘探平均水深首次超過了200米,2004年達到了500米,2012年達到了800米,從2005年至2015年,每年平均發現深海油田55個。
截止2016年,共計發現998個深海油田,僅有27%動工。從2005年至2015年,每年約19個深海油田動工。未動工的原因主要在技術壁壘和成本開支上。
例如,全球石油天然氣水下臍帶纜、立管、流體管線(SURF)、移動岸外生產單位等技術問題比勘探本身更復雜,更昂貴。效率提升幅度更是受限。深海工程的許可也是因此而局限。由于許可受限,未開發的深海油田數量的上升速度非常快。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積壓下來的項目已變得更加昂貴和復雜。確實,一些報告預示著,石油項目平均收支平衡基準已從2003年開始,增長了270%。
以上便是海工市場的展望充滿了挑戰的大部分原因:深海油田收支平衡基準非常高,大約在60至90美元/桶,一些公司還遠不止于此。
所以,一些大石油公司在2016年的財政預算中,相比岸上油田的勘探和開發,深海勘探開發的成本要節省更多(即便是頁巖氣)。
2016年雪佛龍公司決定削減成本,因為其在美國墨西哥灣的一處1816米水深的油田,維持收支平衡的基準便在72美元/桶。ConocoPhilips公司也宣布正在計劃退出深海油田領域。
一些許多公司也正在為生存和持續發展努力削減成本。考慮到目前的油價,深水項目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所以正如上述所說,削減成本應該是目前這個行業唯一能做的。
來自中國船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