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家船廠,拆了!

    據江蘇省林業局發布,近年來,泰州市海陵區借力省級補助資金對生態紅線區域進行修復和治理。

    內河造船產業曾是老泰州的支柱產業,是歷史留下的工業家底,但隨著產業發展、環保要求的提升和城市建設的需要,內河造船業規模小、層次低、生產粗放等深層次問題日益凸顯。海陵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堅持致力民生和聚力轉型相結合,堅持城市更新和生態修復相融合,2019年4月出臺《造修船行業關停及場地修復實施方案》,要求全面提升生態保護水平,對生態紅線區域進行生態修復和治理,加強江河湖渠生態防護林營建,推進河流林網建設。

    運河沿線系運河海陵段中間段。地塊原本為38家船廠集聚區,由于生產工藝落后、投產設備老舊,一時間,船廠地塊上常見“銹跡斑斑”。 海發集團下屬公司廣廈綠化副經理陳紹峰介紹說,“經過多方協同配合,針對非規造修船企業的退租解約工作53個小時就完成了。”

    在各級部門的配合下,區政府先后投入1.8億元,以“堅持生態優先,建設海陵綠色生態廊道”為指導思想,對關停搬遷船廠場地進行了生態修復。通過研究,制定《海陵區造修船行業系統整治工作方案》,實施造修船行業系統整治工作,對拆除地塊進行生態修復,以片林形式種植經濟林,累計綠化面積18萬平方米,種植樹木15000棵,播種花種草皮約20萬平方米。在樹種選擇上,注重喬木、灌木搭配,確保一年四季都有好風景。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