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qq.com/x/page/c3312o13z7q.html?n_version=2021
12月8日,我國自主研發的、目前世界上參數最高、容量最大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試驗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各項指標全面達到設計要求,正式投運。中國船舶七二五所提供了機組所用的全部3臺印刷電路板式換熱器(PCHE)作為關鍵裝置。
PCHE是七二五所自主研發的一種具有顛覆性技術的高效換熱器。該項目所用 PCHE 的研制歷時5年,七二五所與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強強聯合,突破了大型 PCHE 多項關鍵技術,于2019年完成了首臺產品的出廠驗收。
2021年7月,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七二五所用 3 個月時間就成功研制出國內規格尺寸最大、芯體板片結構最復雜、流道精度要求最高的 PCHE,有力保證了機組的建設和運行。
該項目中使用的 PCHE,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系統的核心設備之一,具有耐高溫高壓、換熱效率高、結構緊湊的特點,在滿足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系統高溫高壓工況的同時,換熱器的體積是傳統換熱器的 1/10,可大大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機組投運當天,七二五所受邀出席發布會,并作為重要參研單位,簽約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技術創新聯合體,共同加快推進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技術研發、應用。
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技術:
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技術是熱力發電領域一項重要的變革性技術,不同于傳統主流熱力發電技術,該技術以二氧化碳為循環工質,具有熱電轉換效率高、動力設備和系統體積小、靈活性好、污染小等顯著優勢。近年來,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頂級研發機構和電力企業紛紛圍繞該技術開展了一系列基礎研究和產業化布局,力圖搶占該領域的技術主導權。
我國首座大型二氧化碳循環發電機組投運,驗證了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技術工業運行的可行性,有望徹底改變傳統熱力發電技術140多年來以水蒸汽為主流工質的發電方式,標志著我國在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技術領域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為進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重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