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0噸級大型遠洋綜合救助船首制船交付


    近日,由七〇一所水面部設計的我國最大最先進的遠洋綜合救助船首制船(舷號“東海救102”)在廣州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順利交付。“東海救102”是我國救助系統救助能力最強、技術最先進、噸位最大的遠洋綜合救助船。交付后歸屬東海救助局,用于轄區內海上遇難船舶的人命救生和以海上人命救生為目的的船舶救助及拖帶、消防滅火等救助作業,兼具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承擔國際公約所賦予的義務等作用。

    這條船有啥優點

    “東海救102”是中國救助局近幾年的重點項目之一,是我所第一次進入專業救撈船設計領域,也是我所設計交付的最大噸位的民用船舶,新技術亮點多、系統復雜、設計難度大。

    總體性能優良。全船噪音低,試航時船東非常滿意,并表明這是他使用過的振動噪聲最小、最舒適的船。

    綜合救助能力強。具有海上人命救生、海事監管、綜合指揮、信息收集處理和傳輸一體化能力;遇險船舶綜合救助能力;一級對外消防滅火作業能力;海面溢油回收能力;高海況海上人命搜尋、救助能力;能夠搭載中型直升機,具備大型直升機起降能力。

    采用諸多國際先進技術。設置了輕油/重油雙燃料推進系統,采用了柴電聯合推進技術(PTO/PTI),可實現任意一臺主機帶雙槳功能。具備DP-2級動力定位能力,提高了船舶在大風浪復雜環境下的工作能力。配備了導管槳及大拖力拖帶設施,是我國拖帶能力最強的遠洋綜合救助船。

    這條船如何設計出來的?

    設計師以廠為家

    詳細設計完成以后,駐廠工作組一直保持輪班駐廠制,保證建造現場持續有人,第一時間解決現場建造發現的各種問題。副組長喻崇俊駐廠100多天,堅持將輪機的安裝調試高峰期度過,才正式完成輪換交接回漢;副總師周建侯在連續7天的海上試航期間,腿部痛風復發,忍著行走的疼痛,堅持等到航速測試的結果滿足指標要求后才上岸治療;總體專業負責人劉昌明堅決執行輪換任務,兒子出生前兩個月還在現場配建;總體主任設計師王俊更是奔走在駐場前線,充分發揮了組織協調的紐帶作用,完成了一輪又一輪的溝通修改工作,同事們時常開玩笑說:王俊同志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去出差的路上啊!

    積極配合整改,圓滿交付答卷

    距離交船只有3個多月時間時,項目組遇到了新的難題。產品組團結一心,短短幾天內就完成了方案。之后產品組分為兩撥人馬,一撥奔赴東海、南海救助局進行方案匯報;一撥進行完工文件的編制及修改工作并奔赴上海CCS完成送審意見閉環。在經過對監造組、東海救助局、南海救助局、交通部救撈局的層層方案匯報及協商之后,最終形成了令各方都滿意的整改方案,并且整改后各項指標均滿足發改委批復的工程可行性報告的要求。

    當7天的航行試驗結束后,船東擔憂的心徹底放下來了,交船儀式后監造組組長何金洪接受采訪時表示:“637型大型遠洋綜合救助船各項性能優良,七○一所為中國救撈系統設計了一條好船。七○一人展現出的不僅是堅實的專業基礎,更多的是勇于創新、攻堅克難的團隊精神”。

    “東海救102”的成功交付是對產品組過去工作的肯定,充分體現了七○一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同時也成為我所成功進軍救撈船舶領域的里程碑。“東海救102”的成功交付,將有助于提升我國海上救助工作的水平,為我國建立一支高效、專業的海上救助團隊貢獻一份力量。

    來源:中船重工701所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