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場外交易(OTC) 掛牌上市的上海至精公司打算大規模擴展,著眼于6個明確目標。
近期場外交易(OTC) 掛牌上市的上海至精國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國以股份投資方式籌集資金,以迅速擴張國際船舶服務及船舶管理。該公司是雄心勃勃的海航集團(HNA)旗下子公司。
但是提呈給中國投資方的最大收購計劃書與兩家歐洲公司有關,而這兩家公司均告訴《貿易風》它們并不歡迎收購方案,也沒有看過任何這類計劃。
一月份至精公司遞交在中國新三板(N3B)場外交易 OTC掛牌上市的申請本周獲得批準,并開始交易。
12月《貿易風》公布消息稱至精公司準備采取這一行動—保密行動被此篇報道打斷了幾天。
至精公司代表海航物流(前大新華物流)的品牌重塑以及輕資產的新型船運方式。
至精公司總裁汪永健不愿對未來計劃發表評論,對《貿易風》的提問,他表示可以參考新三板(N3B)在線投資者信息系統。
至精公司仍是一個小企業,主要為其姊妹公司所供船舶提供服務。但是其母公司,由陳鋒帶領的運輸及房地產巨頭海航集團是一家不斷收購、金融成熟、面向國際、不滿足于其自然成長的公司。
《貿易風》獲悉至精在新三板(N3B)掛牌后立刻向投資者籌集60億人民幣(9億2千4百萬美元)的新資本,其中42億人民幣用于啟動船舶服務的6個項目。
這樣的股本注入將至精的凈資產從現有的3千2百7萬人民幣增加至60.3億人民幣。
母公司海航集團(HNA)將持有51%的資產,為激勵其共同投資者,集團承諾將在一個大的股票交易所上市,同時有回購保證,或者在大交易所上市前保證投資的年回報率。
對于資金的使用情況, 在面向中國機構及個人投資者的商務推銷活動里,公司描述了6家至精的收購項目的具體特點,但是并沒有透露其項目名稱。
給投資者的推銷內容還包括總花費為7億人民幣的若干項目計劃書,用于收購中國國內的乘務及船舶管理公司以及一個船舶供應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多數股份。
然而,盡管是輕資產運營模式,投資者仍需要出資5億人民幣投資于“集團高質量海運資產注入”。 然而,還不清楚這是否意味著從母公司購買現有船舶,還是購買海航集團控制的金海重工制造的船舶。
來源:貿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