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第十四屆中國大連國際海事展覽會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開幕。本屆展會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船東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主辦。開幕式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大連船舶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鵬主持,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二司副司長徐春榮、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偉致辭。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守國、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國安、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路通、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梁巖峰、中國船級社副總裁孫峰、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良,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船舶海工部主任王永良,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增山,大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段洪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大連市分會副會長滕玉超,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大連船舶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天寶,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忠,大連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 韓國貿易館館長金三洙等嘉賓出席開幕式并參觀了主要展區。
郭大成在致辭中指出,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船舶行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船舶行業通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成效顯著,生產經營基本平穩。尤其是第十四屆大連海事展能如期開幕,向全球海事界彰顯了中國船舶工業戰勝一切艱難困阻的信心和決心。疫情的影響只是暫時的,中國船舶工業向上發展的趨勢不會變,中國船舶工業的發展也必將為全球海事界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通過海事展,展示行業取得的發展成就,展望未來新的發展方向,探討未來合作契機,共同應對未來的挑戰,助力我國船舶工業發展再上新臺階,顯得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
徐春榮指出,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全球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國際國內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船舶工業發展也面臨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我們要緊緊圍繞創新驅動戰略和海洋強國戰略目標,構建新發展格局建立雙循環的要求,加快推動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一要堅持戰略引領。加快海洋強國建設步伐,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加強統籌規劃和協同發展,提高船舶工業及產業鏈穩定性和安全性,全面提升深遠海裝備供給保障能力。加強兩化融合,加快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融合應用,推動船舶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從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邁進。二要堅持創新驅動。始終把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在認識海洋、開發海洋、保護海洋的科學探索和工程裝備等領域,謀劃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產業項目,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實施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加快發展高技術船舶和新型海洋工程裝備,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一批技術和產業創新平臺,培養一批高水平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加快提升船舶工業科技創新力和產業競爭力。三要堅持開放合作。開發、利用、保護海洋需要各國加強合作,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我們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增強“引進來”的吸引力,聚集全球海事領域一流企業,培育一流科技創新基地,打造一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在更高水平的開放格局中推進高質量發展。
孫偉表示,大連海事展是自新冠疫情以來,中國船舶集團第一次統一組織參加的船舶海工類專題展會。本屆展會上,共有 44 家成員單位參展,以“綠色擔當、智能領航、創新自主”為展示主題,集中展示近年來船海領域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的自主化、全產業鏈系列產品和技術。包括代表我國奮力奪取全球造船工業皇冠上三顆明珠的“遼寧”號航母、LNG 船、大型郵輪;代表中國船舶集團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可節能 5%的硬翼風帆超大型油船(VLCC),國際首例半潛式全自動現代化三文魚養殖裝備挪威深海漁場,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 2”號,以及應對 2020 年國際海事組織硫氧化物排放控制法規的船用脫硝脫硫系統等。中國船舶集團愿意與與海內外海事界的朋友們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不斷擴大合作范圍、深化合作機制、提升合作層次,攜手應對市場挑戰,共同推動全球海事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本屆展會的展出形式首次推出了“云展會”“微信小程序”等線上工具,實現了現場與網絡、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雙卡雙待”新模式,展示形式更為多樣,供需對接更為精準,為企業和觀眾提供了更多的參展選擇,極大提升了參展的效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兩大集團公司領銜,中國船級社、舟山萬邦永躍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大連中車柴油機有限公司、廣州柴油機廠股份有限公司、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以及江蘇科技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等海事院校積極參展。組委會通過大連海事展官方網站正式上線“中國大連國際海事展云展會-線上展廳”服務平臺,數十家國內外企業通過“云展會-線上展廳”,進行了信息發布和業務對接。
韓國國家展團是近幾屆大連海事展規模最大的國際展團,為持續推動韓國船舶配套產業與中國造船、航運界的交流與合作,今年組委會與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等長期合作機構緊密協作,共同主辦「韓國造船海洋設備線上洽談會」,在海事展韓國館展區設立專門的線上展示洽談區,協助韓國企業與到會的國內客商通過一對一線上洽談的形式精準對接商機,推動海事行業的國際經貿交流。
線上洽談會吸引36家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韓國造船海洋設備企業參加,產品范圍包括動力推進系統、甲板機械、智能電子設備、導航系統、環保設備、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組委會在遼寧省船東協會、大連市船舶機海務協會、大連市船舶港口服務行業協會、大連市修船協會等行業組織的積極支持組織下,廣泛邀約國內船東代表、物資貿易公司等對口客商到會洽談。在前期精準預約的基礎上,線上洽談會于開幕首日順利開始,將持續到展會結束。
開幕式后,系列高端論壇和專業技術研討會隨即拉開序幕。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二司主辦的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座談會,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船級社主辦的“后疫情時代下的航運和船舶工業發展趨勢”專題論壇、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主辦的2020海洋技術與裝備發展論壇,遼寧省造船工程學會、大連市造船工程學會主辦的第四屆船舶與海洋工程配套產業創新發展論壇等論壇會議廣泛吸引到會參展商和專業觀眾到場,專家大咖就后疫情時代我國宏觀經濟發展戰略、船舶及海工產業和市場發展趨勢、海洋技術與裝備發展現況及未來展望、新能源及綠色智能制造技術在船舶配套產業的創新應用等一系列行業熱點和關鍵課題談經論道,分享專業知識與經驗并為參會觀眾答疑解惑,論壇現場座無虛席,討論氣氛積極熱烈。
強化項目對接,拓寬船配產品對接市場需求的新渠道,提升展會市場化水平,也是本屆展會的重中之重。展會開幕日下午,組委會攜手遼寧省船東協會、大連船舶機海務協會特別舉辦船東(機務)與船舶制造及配套企業對接會,為展商和客商搭建一個商務洽淡、業務交流,以及增進友誼的平臺。組委會遵循國際專業展會慣例,通過前期廣泛邀約和征詢供需方對接意向,本次洽談會基本實現了一對一精準產銷對接。中船重工(上海)節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安徽天康特種鋼管有限公司、德國德圖儀器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大連石島工業有限公司、大連嘉林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河北東光新宇化工有限公司等30多家參展商代表參會,與來自上海、天津、浙江、江蘇、遼寧等地20家船東代表展開對接。12家國內外參展商代表受邀上臺做企業和優勢產品推介,并熱情邀約船東代表會后前往展位做深入交流。洽談會氣氛熱烈,對接踴躍、效果良好。據初步統計,洽談會達成采購合作意向合計約40項。
大連海事大學舉辦的第二屆水下智能裝備創新設計大賽,搭建水下智能裝備產學研合作與交流平臺,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9所高校89支隊伍參賽,集中展示全國水下智能裝備創新設計大賽優秀作品。
今日展會繼續開放,期間將繼續舉辦行業論壇和商務洽談活動,包括中國“綠色修船”論壇、全國“綠色修船”座談、《船舶總裝建造智能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0版)》宣貫會、中國船東協會化工品運輸專業委員會滬、蘇及北方地區船東座談會(大連)、首屆連滬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科技成果發布會、韓國造船海洋設備線上洽談會、“開拓疫情影響下的航運發展新局面”研討會、遼寧省航海學會第十一屆三次理事會會議等,歡迎廣大客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