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海運進軍油運市場


    5月12日,新三板上市公司山東海運(835589)發布兩份對外投資公告。公告稱,山東海運擬在香港設立兩家全資子公司山東濰河油輪運輸有限公司和山東淄河油輪運輸有限公司,每家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港幣。

    進軍成品油運市場

    據悉,此次在香港成立兩家單船公司主要是履行此前經山東海運第二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投資運營2艘MR成品油輪項目的議案》。MR成品油輪通常為3~5萬載重噸,通常進行中程運輸。山東海運認為,本次對外投資不涉及進入新的領域,系國際海洋運輸領域,仍然是三大主營業務之一。

    山東海運表示,投資運營成品油輪項目,符合公司涉海業務的戰略轉型發展需要,同時可以培育新利潤增長點。此外,山東海運也希望通過此項投資為進入油輪運輸領域樹立品牌形象和積累行業經驗,迅速擴大在該領域的合作。

    而對于可能存在的風險,山東海運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進入新細分市場的租約風險、船型設計和船廠建造水平、市場波動風險和預期收益水平以及客戶履約風險。

    油運下行風險增大

    事實上,盡管目前油運市場較集運和散運市場而言,有著較好表現,但是一季度國際成品油運輸市場行情也呈震蕩下行態勢,波交所成品油輪綜合運價指數(BCTI)一季度在492至848之間,平均581點,環比上漲13.2%,同比下跌14.5%。排除WS基準價調整因素,環比仍為下降。等價期租租金接近并低于期租租金水平。

    根據克拉克森一季度統計數據,即期運輸市場MR型船平均收益為1.64萬美元/日,環比下跌10%,同比下跌23%。其中,歐陸至美東3.7萬噸級油輪收益1.50萬美元/日,環比同比分別下跌2%和34%;新加坡至東澳大利亞3.0萬噸級油輪平均收益為1.67萬美元/日,環比同比分別跌19%和17%。波斯灣至日本航線7.5萬噸級和5.5萬噸級油輪平均收益分別為2.52萬美元/日和1.93萬美元/日,環比上升11%、8%,同比下跌5%和20%。

    而在供需方面,成品油輪過剩比例不容忽視。據克拉克森3月份報告預計,2016年全球成品油海運量11.5億噸,增長4.1%。2016年全球油輪過剩約16%,比上年水平增加1個百分點,其中成品油輪過剩約15%。

    航運后勢不樂觀

    山東海運成立于2010年10月,注冊資本30億元,大股東為山東海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0%),截至2015年底總資產達131.66億元,并于今年1月12日在新三板掛牌。

    對于山東海運,坊間曾有人戲言:“成立之初,山東方面本以為在航運低谷期抄底入場,沒想到抄到了半山腰。”當然,此輪航運低迷期的時間之長確實出乎太多人意料。

    目前,山東海運干散貨船隊規模位居全國第四,并組建了國內首支液化石油氣船隊,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全球第四。

    山東海運近日發布了上市后的第一份年報,顯示去年業績出現明顯下滑,實現營業收入41.7億元,同比增長8.81%;實現歸屬于掛牌股東凈利潤-0.74億元,相比于2014年同期0.86億元盈利,同比下降了185.82%。

    在干散貨運輸市場方面,2016年國際干散貨海運貿易量將會呈現約1.5%的負增長,需求的大幅放緩,將會使干散貨市場運價繼續超低位徘徊,同時會刺激干散貨船舶拆船量的增加以及新船交付量的減少。

    在液散運輸方面,受到亞洲丙烷脫氫技術(PDH)行業快速發展和伊朗經濟制裁的解禁影響,液化石油氣(LPG)運力需求將會持續上升,運價仍將維持高位運行。同時,VLGC船舶運力大型化以及新造船數量持續攀升,2016年將有48艘VLGC交付,VLGC船舶總量將達到250艘左右。運力的增長為運價的高位運行帶來一定壓力。

    擬推動境外上市

    山東海運公布的“十三五”發展規劃目標是:形成以海洋運輸為主,以國際貿易、海工裝備、綜合物流、航運服務業為重要補充,高效協同的產業體系。到“十三五”末,打造成為產業結構合理、商業模式領先、核心競爭力強、行業知名度高,具有全程物流服務供應鏈的現代海洋運輸物流上市企業集團,躋身世界知名國際航運企業。

    面對當前航運弱勢,山東海運表示,今年將努力實施資本市場運作的突破,同時推進境內、境外兩個資本市場運作。一是做好公司新三板掛牌的后續工作。選定做市交易主辦券商,確定減持的股本額度,并開始做市交易,增加股票流動性,強化市值管理,擇機進行定向增發融資。二是推動公司優質板塊在境外上市。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