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5年實現扭虧以來,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601160.SH,下稱中國鋁業)正在展開新一輪的“瘦身”行動。
中國鋁業5月30日晚間公告顯示,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中國鋁業蘭州分公司、包頭鋁業有限公司、山東華宇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中鋁寧夏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馬蓮臺電廠及六盤山電廠五家企業燃煤發電機組的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資產,轉讓價格不低于該等資產經評估后的價值17.59億元。
“這也是央企改革的一部分,集中做主業,只保留最核心業務。”一位機構分析師向界面新聞記者說。中國鋁業轉讓上述資產主要是為了改善公司的盈利條件,并且環保資產的盈利情況可能也不太好。中國鋁業在去年已剝離了焦炭業務。
資料顯示,上述資產的賬面凈值為11.92億元,評估價值約17.59億元,增值率為147.56%。中國鋁業認為本次交易有利于降低公司資本性投入,將環保達標的目標與專業化環保類公司優勢相結合,盤活資產獲得現金流及相應收益,從而提高環保類資產的運行效率。
中鋁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集團層面并沒有專門的板塊或者業務部門從事環保業務,“環保業務并不是中鋁擅長的領域,既然掛牌就會通過市場化規律進行競拍。”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鋼鐵行業的副業經常會采用外包方式,即為了提高效率會找專業公司進行運營。
5月31日晚間,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002573.SZ,下稱清新環境)公告稱,將與中國鋁業共同投資設立北京鋁能清新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鋁能清新)。設立規模為5.5億元人民幣,清新環境及中國鋁業出資比例分別為60%和40%。
清新環境表示,在鞏固火電領域工業煙氣治理的基礎上持續拓展產業鏈,進軍有色行業等非電領域。合資公司將成為合作雙方新的利潤增長點。
此次轉讓環保資產已是中國鋁業今年進行的第二次資產轉讓。今年3月底,中國鋁業將下轄河南分公司、山西分公司以及全資子公司中鋁山東有限公司部分資產分別出售給控股股東中鋁公司下屬的關聯方中國長城鋁業公司、山西鋁廠、山東鋁業公司。上述出售資產的賬面凈值合計為2.8億元,經評估的資產價值合計為4.74億元。
“聚焦主業,提升主業競爭力;盤活資產,提升資產效率,這是中國鋁業一直在做的兩項工作。”中鋁公司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2014年,中國鋁業以162億元的凈虧損額刷新A股上市公司虧損紀錄;同年10月,葛紅林從成都市長調至中鋁集團任董事長,提出了“加減乘除”的扭虧策略。
經過一年的努力,中國鋁業在2015年成功實現扭虧,盈利2.06億元,中鋁公司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通過聚焦主業,中國鋁業主要產品的生產成本在持續降低,各類能耗指標也在優化。
中國鋁業表示,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和關停部分虧損生產線,使得氧化鋁和電解鋁產品成本同比分別下降約13%和9%,同時盤活存量資產、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措施優化產業布局,通過處置資產、股權取得收益。
華融證券曾指出,“減法”已助中鋁甩掉“虧損王”的帽子,但減法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上述中鋁人士表示,“加減乘除”中做“減法”并不是中鋁最突出的工作,以“加法”為例,汽車輕量化是大趨勢,輕量化依托的基材就是鋁材,中鋁具有原材料優勢,積極拓展鋁加工業務;另一方面,鋁產業鏈競爭依然很激烈,結構性過剩矛盾突出,相比發達國家而言,中國目前人均用鋁量和汽車行業鋁的普及量不及前者。
中鋁公司在去年成立了汽車輕量化研究院,與吉利、東風等車企簽署了合作協議;另外,和中國建筑及成都市政府合作生產建材用的鋁制模板和工具。
雖然中鋁集團大力扭虧,但是鋁行業整體形勢并不樂觀。2015年,有色金屬行業的困難程度超出預期,鋁價擊穿了已經20多年不曾跌破的10000元/噸大關;今年鋁價雖然有一波上漲行情,隨后很快回落。
上述分析師表示,鋁行業有賴于供給側改革去掉過剩產能,同時需求側不能再依賴于基建的拉動,汽車輕量化可能會成為一個新的需求。
“目前還是鋁行業周期的底部,企業要想真正實現盈利還要等到周期反轉,”他說,“底部時期會比較漫長,企業現在進行資產剝離也是為了減輕包袱,在供給側及需求側進行的布局是為了迎接周期反轉做準備。”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