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防國資流失,國務院相關單位入駐中石化、中海油

    近日,為應對國資流失情況,國務院委派新一屆監事會分別進入中石化和中海油。王玉普和楊華均表示,將努力配合、支持監事會的各項工作并自覺接受監事會監督。

    據了解,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由國務院派出,對國務院負責,代表國家對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監事會由主席一人、監事若干人組成。監事會主席是副部級。

    由此能看出,隨著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國家對于國企,尤其是對于國有資產流失的監管也在不斷加強。不久之前,國資委召開會議,新一屆監事會將在近期進駐央企進行新一輪檢查。此次進駐中石化和中海油也表明,新一輪的檢查已經開始。

    此次檢查,查什么?

    由于目前國企正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瘦身健體”、以及對“僵尸企業”的處置,因此這次檢查將重點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潛在的國有資產流失隱患進行深入核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和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國資流失已經成為隱藏在國企改革中的一個毒瘤,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管,完全可能會造成本輪改革的倒退,國家加強治理國有資產流失的相關舉措,恰恰表明國家對于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的重視。

    哪些方面可能存在國有資產流失?

    某央企負責人表示,在本輪國企改革的過程中,會涉及很多產權流轉事宜,由于缺乏有效的對國有資產整體性評估和透明公開化的流程規范,特別是在社會誠信度整體較低、中介機構不規范的情況下,國有資產價值容易被低估,造成隱性的國有資產流失。

    另一方面,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或者運營公司的組建是以投資融資和項目建設為主,如何保證資本可以獲得股權公平合理的占比,并通過資產經營和管理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暗箱操作帶來國有資本收益減少甚至虧損,這些都是需要關注的“敏感地帶”。

    此外,在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特別是員工持股的改革中,極容易被少數人鉆空子,股權激勵成為少數人暴富、化公為私的途徑,因此要防止股權激勵成為少數人化公為私的工具。

    最后,對混改過程進行監管的多部門之間存在監管空隙地帶,也容易成為出現國資流失的“重災區”,需要進行特別監管。

    除了交易過程中的資產流失,“體制性流失”也需要關注。國企高管腐敗輸送的利益鏈條背后的安全、環保、質量問題,將給社會、國家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當然,由于改革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為了給企業改革的動力與信心,在防治國資流失的同時,還要注意和推進改革之間的平衡,避免改革停滯不前。

    來源:能源情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