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核動力平臺正式列入十三五規劃

    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7-2-14 09:35 編輯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近日向媒體透露,我國《“十三五”核工業發展規劃》《“十三五”核能開發科研規劃》《“十三五”軍工核設施退役及放射性廢物治理規劃》《“十三五”軍工核安全規劃》《“十三五”國家核應急規劃》均已正式印發。中國核工業發展將有哪些新舉措?他就相關問題進行了介紹。

    海上核動力浮動平臺也被稱為海上核電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可為海洋石油開采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對推動我國遠洋油氣資源開采和水面艦船核動力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王毅韌透露,我國已將海上核動力浮動平臺列入國防科技工業“十三五”規劃和核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目前已開展相關標準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

    王毅韌說,我國要建設海洋強國,對海上資源的開采非常重要。但在海上作業,能源是個問題,目前的方法是帶著柴油發電機,但很費事,對海洋環境也不好。同時,西沙、南沙群島有人居住和生活,他們所需的能源也要依靠柴油發電機。此外,未來一些大型船舶,也需要海上核動力。海上核動力浮動平臺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應用前景廣闊。

    根據中核集團官方微信報道,我國將在南海島礁建造20座海上核動力浮動平臺,按照每座造價20-30億元造價,20座總造價大約為400-600億元,同時,海上核動力浮動平臺的應用,必將撬動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相關裝備的巨大市場。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建造,將支撐起我國對南海地區的實際控制、開發能力,完善南海地區的電力和能源系統,從而拉動南海地區的商業開發和我國郵輪產業的快速發展。

    國家原子能機構組織行業權威專家進行了多輪論證,確定采用成熟技術改進的方案建設海上核動力浮動平臺。王毅韌介紹,該方案是用現在陸地上使用的小型反應堆,改造后用在海上。

    目前,我國已安排專項科研經費,先行開展相關標準規范研究,重點支持總體設計及安全技術、關鍵設備設計試驗、運行維修技術等關鍵技術攻關。在自主研發的同時,也在跟俄羅斯商談合作,以求加快進程。王毅韌說,該平臺建成后,預計將率先用于海上石油勘探、天然氣開采等領域。

    相關新聞鏈接:


    中國將建一批海洋核動力平臺


    中國首個海洋核動力平臺正式立項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