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直接對接實體經濟,正日益成為連接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重要紐帶,其靈活的融資方式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使有效資金加快投入生產。近年來,我國船舶融資租賃行業在促進半潛式深水鉆井平臺、自升式鉆井平臺、萬箱級集裝箱船等高端船舶和海工裝備建造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船舶航運市場處于調整期的情況下,發展船舶租賃業務,不僅有利于促進國際產能合作、中國裝備“走出去”,也是助推船舶工業向高端邁進的重要手段。伴隨著我國船舶行業和融資租賃機構的合作更加深入,船舶融資租賃業也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我國船舶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尤其在當前全球經濟持續不景氣的背景下,這一問題更為凸顯。與此同時,一些商業銀行將船舶項目列為高危項目,審核更加嚴格。此時發展船舶融資租賃,一方面針對存量船舶資產提供售后回租服務,盤活存量資產,并圍繞有市場前景的船舶開展直接租賃業務,增加了船舶建造新訂單,拉動了船舶需求;另一方面,在助力中國海洋裝備“走出去”的基礎上,結合更多的裝備、技術、管理優勢,借融資之手培育高附加值船舶,同時向上下游延伸,為船舶企業大力提升服務能力提供融資支持,對外釋放“裝備活力”,促進船舶工業走向產業鏈的更高端。
“十三五”時期,在現有基礎上更好地發展融資租賃業務,借“他山之石”助力船舶裝備“走出去”成為船舶工業的一項重要課題。首先,政府及主管部門應積極出臺相關政策,為融資金融機構更全面地滲透營造良好氛圍。去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金融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其中明確提出,將對船舶、飛機等設備融資租賃簡化相關登記許可或進出口手續,鼓勵通過租賃推動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這一措施為船舶租賃發展提供了很大便利,降低了租賃機構的項目溝通成本。近期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也積極鼓勵金融機構支持船企拓展全球營銷網絡、提升服務能力。其次,船舶企業要研發、建造高技術產品。未來,融資信貸政策將進一步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等高端船型和海工裝備傾斜,為此,船企要掌握核心技術、建立創新驅動的盈利模式,推動船舶工業由資金導向型向技術導向型轉變。最后,金融租賃公司要創新融資產品和模式。適應高端船舶裝備“走出去”的需要,金融租賃公司要開發出涉及面更廣、形態更復雜的融資和合作模式。比如,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租賃公司設立子公司,開展包括船舶租賃在內的特定領域業務,提高專業化水平;在海外投資和承包項目中,合理利用政策性資金,在租賃架構下配合專項資金進行注資或者借款,充分發揮政策導向性作用,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等。
聚焦高端船舶制造,更要放眼四海謀未來。“十三五”開局之年,各類產業均面臨轉型和深化改革的艱巨挑戰,而融資租賃企業也需要克服“成長的煩惱”,進一步提升對國際航運市場的全面認識,降低因缺乏高端專業人士而導致投資策略失誤的概率,控制投資風險,提高人才隊伍的專業性。只有真正匯集了各路高手為其保駕護航,融資租賃企業才能更有效地服務于“一帶一路”戰略,嵌入中國海洋裝備高端制造和“走出去”的發展愿景中,為我國船舶工業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中國船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