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50C總段作為項目的關鍵部分之一,采用了先進的大型總段劃分方案。總段包含了7層薄板甲板,采用全寬的劃分方式,為后續殼舾涂一體化建造創造有利條件。總段的尺寸長29.4米、寬38米、高17.3米,設計重量達到778噸,采用2臺600噸龍門吊抬吊搭載。
根據外高橋造船總組場地資源的具體情況, PCTC項目團隊經過精心策劃,采用異地總組移位建造方案。總段先在0號平臺完成總組,隨后運輸到1號平臺,最后吊裝上船搭載。這一方案不僅有效緩解了場地緊張的壓力,還顯著提升了建造效率。
外高橋造船設計研究院工法團隊針對6毫米厚度的甲板和無橫艙壁的總段結構形式,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異地總組、轉運及搭載工藝,并通過仿真計算進行多次迭代優化;開發了新型胎架工裝,采用8副分體式托架。PCTC薄板總段異地建造工法研究成果,有效減少了材料投入和場地占用,并實現了工裝的多用途應用。
在整個項目過程中,外高橋造船相關部門緊密合作,共同落實了工藝實施和精度、質量、安全管控工作,使得總段得以高質量、高效率地建造和搭載,為該公司實現“100+100”(船塢周期100天,碼頭周期100天)建造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H1574船建造過程中,面對高溫天氣及持續陰雨天氣等不利因素,各部門積極調配,在外高橋造船“四清零”管理模式下,合理優化施工節奏并全面推進“三取消”工作,同時嚴格貫徹該公司工序前移要求,通過工藝工法的創新與突破,成功實現總段塞軸工作,船舶泵艙完整性進一步提升,為后續船塢連續搭載奠定基礎。
]]>據悉,在H1582船船塢建造階段,各生產部門嚴格實施外高橋造船推進的新工藝新工法,先后完成總段塞軸裝槳、塢內多島建造等,做到實現工序前移的同時縮短建造周期,保證效率和船舶出塢完整性,使該船出塢狀態達到壓載艙油漆施工結束、機艙打磨油漆結束、貨油系統密性結束、貨油艙艉半船沖砂結束,為碼頭系泊試驗打下堅實基礎,全面鞏固外高橋造船節拍化、批量化生產。
]]>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泵艙空間狹小,多部門并行和多工種交叉作業問題突出,因此泵艙的完整性是影響船塢周期的重要因素。為實現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泵艙的精益設計目標,設計研究院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托盤管理、工序前移、綜合模型平衡、泵艙布局、管道系統及施工工藝等多方面的設計優化開展了專題討論,從四個方面提出并制定了泵艙設計建造優化措施。
據了解,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泵艙優化設計成果已在H1572項目上得到成功實施,該船建造過程中在總段階段實現泵艙區域的完整性提升,泵艙船塢施工工時顯著減少,船塢周期進一步縮短。后續外高橋造船將在蘇伊士原油輪、超大型油輪(VLCC)等多型油輪產品中將優化成果進行推廣應用,全面貫徹落實公司精益管理要求,從源頭上控制成本,積極踐行中船集團公司“三贏”理念。
]]>
機械處所區域是大型郵輪的核心動能區域之一,貫穿整個船體的底層區域,承擔著全船的動力、電能和各項生活處理功能。該區域的貫通,為各大功能模塊的完整性提供了結構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圍繞大型郵輪H1509船的結構施工計劃,該公司成立了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等團隊,齊心攻堅、協同配合,實現了船塢、平臺兩條戰線的齊頭并進,在郵輪項目部的統籌指揮和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下,保證船體結構完整性交付工作,推進H1509項目按計劃穩步運行。
目前,大型郵輪項目船體總段制作進度達87%,船體合攏進度達62%,各大區域已逐步成型,進入船體結構背景工程向絕緣、管舾、電舾轉移的關鍵階段。相較于首制船,H1509船的船長增加17.4米,機械處所船體貫通節點周期卻縮短了14天,并提前完成了艉部轉舵模塊的預安裝工作,這是H1509項目策劃的有效成果。
H1509船機械處所船體貫通是船體結構重要節點之一,為實現2025年1月份全船貫通和5月首次起浮等重要節點打下堅實基礎。
]]>8600車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H1601船是外高橋造船建立以來建造的第二艘8600車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
在汲取首制船H1600船的建造經驗下,該船分段建造進度有了顯著提升,各部門密切溝通和反饋,充分協調資源,目前H1601船分段儲備量充足。外高橋造船大力推進工序前移,全力供應總段建造需求,進一步縮短了總組施工周期。H1601船的順利下塢標志著外高橋造船汽車運輸船正式進入船塢批量化建造階段,為后續各型汽車運輸船連續建造奠定良好基礎。
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H1401船是外高橋造船為OCEANGOLD公司建造的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系列船型的首制船。
在建造過程中,外高橋造船各部門齊心協力,克服了惡劣天氣等影響因素,嚴格執行該公司“四清零”管理模式并全面推進“三取消”工作,既確保分段按時供應,同時也順利完成總段塞軸及泵艙完整性目標,落實了外高橋造船工序前移的生產要求。截至目前,H1401船關鍵路徑分段已配齊,為下塢后的快速搭載創造了有利條件。
]]>H1462船作為外高橋造船為NYK公司建造的首制船,也是該公司手持訂單建造船型中最后一艘18萬噸雙燃料散貨船。
項目組協同各部門細化體系,創新管控,優化合理安排生產計劃,為現場生產工作提供安全環境,進一步提升出塢完整性,該船在各項指標上較外高橋造船以往同類型船均有明顯提升:機艙系統率高達96%;機艙和舵機房電纜全部報驗結束;雙燃料管系探傷塢內率大大提升。良好的出塢完整性狀態為出塢后盡快完成加氣作業和開始試航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H1573船是外高橋造船為Thenamaris公司建造的第二艘船,在船塢內建造過程中,各部門充分吸取以往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建造經驗,通過一系列工藝工法的創新與突破,嚴格落實工序前移要求并優化改進生產節奏。
值得一提的是,該船是外高橋造船首艘成功實現半船主機吊裝的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同時再次實現了總段塞軸裝槳工作,良好的出塢狀態為后續該船碼頭系泊試驗以及貨油艙特涂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貿易風消息,X-Press Feeders已與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簽訂6艘11000TEU甲醇預留集裝箱船建造合同,預計將于2027年第三季度至2028年第四季度期間陸續交付,屆時將成為X-Press Feeders或下屬船東公司Sea Consortium所訂造的最大型船舶,將部署于該公司的核心貿易航線,具體部署情況將在新船交付前公布。
新船將配備脫硫裝置,雖未公布具體價值,但據船舶經紀消息,新簽訂單每艘船的價格接近1.3億美元。
這是X-Press Feeders今年第二次向外高橋造船訂購11000TEU甲醇預留集裝箱船。5月29日,X-Press Feeders與外高橋造船簽訂前4艘11000TEU甲醇預留集裝箱船建造合同,近期再簽訂2艘,總數達到6艘。前4艘預計將于2027年交付,當時公布的造價為1.15億美元,屬于外高橋造船2027年集裝箱船交船期的最后20個船位。此次新增的2艘于2024年6月30日簽訂造船合同。
據悉,11000TEU甲醇預留集裝箱船是由外高橋造船自主研發設計的新一代綠色環保型大型箱船,可裝載11000個20英尺標準集裝箱;在常規燃料動力雙島設計的基礎上,新增預留甲醇燃料動力系統,將顯著降低船東后續進行綠色燃料改裝的成本;配置脫硫塔、擋風墻等多個脫硫、降碳、節能和減阻裝置,將極大優化快速性,在大幅降低油耗、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減少碳排放。
作為中國船廠的老朋友,X-Press Feeders過去幾年一直在積極訂造新船。除外高橋造船的訂單外,X-Press Feeders在2023年6月向中國船舶集團旗下黃埔文沖訂造6+2艘1250TEU甲醇雙燃料敞口集裝箱船,預計將于2025年第三季度至2026年第三季度期間交付;在2021年11月向新大洋造船(8艘)和寧波新樂造船(8艘)共計訂購16艘1170TEU支線集裝箱船,將在2024年年底前全部交付。此外,X-Press Feeders還在2021年向新大洋造船訂購4+4艘950TEU支線集裝箱船。
官網顯示,X-Press Feeders成立于1972年,Alphaliner排名顯示,該公司是全球第13大集裝箱船公司,其運營船隊擁有98艘船舶,其中49艘為自有船舶。
]]>外高橋造船總裝一部與生產保障部精誠合作,利用再生水資源、船塢設施資源規劃臨時供水路徑。從新工藝文件編制到現場安全可行性分析再到現場流量驗證,通過工序前移、機械完工等方法狠抓系統完整性,不斷跟進落實每個過程細節,為最終順利實施夯實基礎。試驗中數據監測表明,船塢內臨時海水冷卻系統可靠穩定。
]]>據外高橋造船消息,10月10日,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H1509全船薄板分段完工下線儀式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薄板中心舉行。
H1509船全船薄板上線拼板超429張,完整性分段制作超323只,于2022年8月8日正式開工,2024年10月10日完工。第一階段生產從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完成分段189只;第二階段生產于2024年2月至2024年10月,完成分段240只。在郵輪和PCTC共線建造情況下,外高橋造船靈活調配資源,加強效率提升工作,保障了郵輪總組搭載和后行工程的連續穩定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