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集團表示,這艘新船旨在支持該公司不斷增長的液化天然氣業務,同時幫助其提高向客戶供應各種來源天然氣的能力。該集團將其定位為歐洲地理位置最多樣化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公司之一,在德國、克羅地亞和西班牙預訂了長期再氣化能力。今年7月,MET集團與殼牌簽署一項協議,從2027年起在十年內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
MET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enjamin Lakatos認為,液化天然氣將在歐洲能源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去年,MET集團向地中海、西北歐和北歐地區的八個國家交付了30多批液化天然氣貨物。
Celsiu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eppe Jensen表示:“高效的LNG運輸船是促進能源轉型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非Celsius與招商工業的首次合作。2022年12月30日,雙方以“云簽約”方式簽訂4+2+2艘18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建造合同;2023年10月23日,首批2艘備選船舶生效,并追加4艘備選訂單(即9至12號船),使得招商工業承接的LNG運輸船達到12艘(6+2+4)。該系列新船由招商工業海門基地建造,首制船已正式開建,預計2025年四季度交付。
該型18萬立方米LNG運輸船是招商工業承建的首艘大型LNG運輸船,由招商工業旗下Deltamarin船舶設計公司和招商工業海門基地共同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招商工業轉型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代表。該船全長約298.8米,型寬48米,型深26.5米,設計吃水11.5米,服務航速19.5節,續航力22000海里。
2022年10月,招商工業海門基地與法國GTT簽署LNG MARK Ⅲ型薄膜圍護系統專利合作協議,并獲得應用GTT MARK Ⅲ型薄膜圍護系統建造大型LNG運輸船的資質,從而成為中國又一家具備建造大型LNG船資質的船廠。
目前,國內已開工建造大型LNG運輸船的船廠包括滬東中華、江南造船和大連造船,招商工業海門基地成為中國第四家正式開工建造大型LNG運輸船的船廠,同時也是中國第5家獲得大型LNG運輸船實船建造訂單的船廠。
]]>業界消息,Cido已向中國、韓國船廠下單多型38艘新船,涵蓋蘇伊士型油輪、LR2型油輪、MR型成品油輪以及汽車運輸船等多個船型。其中,油輪領域是其新造船訂單的重點領域,汽車運輸船所占比例相對較小。
值得注意的是,Cido此前主要活躍于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和MR型成品油輪市場,近期下單的蘇伊士型油輪和LR2型油輪均屬于這家船東的新涉足領域。
消息人士透露,Cido已與兩家中國船廠簽訂2型22艘新船訂單,具體而言:
Cido已與招商局重工(江蘇)簽訂12艘7600車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汽車運輸船建造合同,單船造價約為9000萬美元,訂單總價值約1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8.23億元)。
據稱這是Cido近20年來首次訂造汽車運輸船,預計將于2027年至2030年交付,同時也可能是船廠首次將交船期排至2030年。
Cido已與山海關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山船重工)簽訂10艘常規動力LR2型油輪建造合同,單船造價在5500萬美元至5850萬美元之間,訂單總價值在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84億元)至5.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37億元)之間,新船預計將于2028年交付。
除山船重工的10艘常規動力LR2型油輪外,油輪市場其余16艘新船訂單全部由韓國HD現代集團旗下造船子公司承接,具體而言:
Cido已與HD現代重工蔚山船廠簽訂4艘蘇伊士型油輪建造合同,單船造價約9100萬美元,訂單總價值約3.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37億元)。新船配備脫硫塔,預計2027年交付。
Cido已與HD現代越南造船簽訂4艘115000載重噸LR2型油輪和4+4艘MR型成品油輪建造合同。其中,LR2型油輪的單船造價約為7000萬美元,訂單總價值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28億元),預計2028年交付;MR型成品油輪的單船造價約為4700萬美元,訂單總價值約為3.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25億元),首批4艘預計將于2027年交付。
除上述訂單外,Cido在2023年時隔15年重返中國船廠下單造船,向新韓通船舶重工和新大洋造船共計訂購12艘散貨船,船型為82000載重噸Kamsarmax型和64000載重噸Ultramax型。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Cido Shipping擁有一支由72艘船組成的船隊。其中37艘是汽車運輸船,但大多數船齡已超過20年,這也是Cido近期批量訂購該型船的原因之一。
]]>這艘LNG運輸船總載貨量為18萬立方米,將配備GTT開發的Mark III Flex薄膜圍護系統,計劃于2027年第三季度交付。
早在2022年10月,招商工業海門基地與GTT簽署了LNG MARK Ⅲ型薄膜圍護系統專利合作協議,獲取了應用GTT MARK Ⅲ型薄膜圍護系統建造大型LNG運輸船的資質,成為中國又一家有能力承接大型LNG船訂單的船廠。
隨后,招商工業與Celsius于2022年12月底正式簽訂4+2+2艘18萬方LNG運輸船建造合同。2023年4月,GTT宣布獲得招商工業的首批4艘18萬方LNG船液貨艙設計訂單,首批4艘船預計2026年第一季度至2027年第一季度之間交付。
2023年10月,Celsius在招商工業海門基地首艘LNG船開工儀式上,宣布2艘備選生效并再追加4艘選擇船,使得招商工業承接該船東的LNG船總數達到12艘(6+2+4)。
]]>此兩型船均采用GTT MarkⅢ薄膜艙設計,貨艙設計溫度為-104℃,蒸發率不大于0.1%,可運輸乙烷、乙烯以及LPG等多種貨物,4個貨艙可滿足同時分別裝載兩種貨品。兩型船均采用乙烷/燃油雙燃料主機,能效指數滿足EEDI第三階段要求。
新船型獲得設計認可是招商工業海門基地推進大型氣體液貨運輸船業務的一個階段性成果,滿足了市場的最新需求,為液化氣貨運輸行業發展的提出了招商解決方案。
大型乙烷運輸始于2016年,使用87k CBM MarkIII VLEC將貨物從美國運往印度。隨后開發了第二代98k CBM MarkIII VLEC,用于中國乙烷進口。在此之后,類似的VLEC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在油耗方面得到了改進,并增加了軸發電機等功能。未來,乙烷運輸將沿著液化天然氣(LNG)行業的發展方向,開發更大尺度的船舶,這些船舶可以從美國裝載貨物(乙烷、乙烯、液化天然氣),并交付給亞洲的進口商。容積為150,000立方米的大型船舶在資本支出(CAPEX)、運營支出(OPEX)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將更具競爭優勢。
]]>目前,Hoegh Autoliners沒有提供有關該交易的任何進一步細節,但該公司首席執行官Andreas Enger表示,這是該公司最重要的客戶之一。
今年早些時候,Hoegh Autoliners已與東亞一家大型汽車制造商達成協議,將在2028年底之前向歐洲發貨。
據悉,Hoegh Autoliners在全球貿易中經營著約40艘滾裝船,并致力于開發更環保、更可持續的深海運輸解決方案。截至目前,Hoegh Autoliners已向招商局重工(江蘇)訂購12艘9100車雙燃料和零碳就緒極光(Aurora)級汽車運輸船(PCTC),首制船已進入海試階段,計劃于2024年7月交付。雙方尚有4艘同型船待生效,若船東行使選擇權,計劃于2026年和2027年交付。
極光級PCTC由Deltamarin設計,運載能力達9100車,除了可以使用液化天然氣(LNG)和常規燃料 ,還擁有DNV“氨和甲醇就緒”船級符號。這意味著該船配備的多燃料發動機未來經過改裝后,可以使用氨或甲醇等零碳燃料。極光級將成為汽車運輸領域中第一艘可以使用碳中和氨的船舶。該系列船也將成為世界上最大、最環保的汽車運輸船。
上周,H?egh Autoliners已從挪威國有企業Enova獲得1.094億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7515萬元)的資金,用于將4艘極光級PCTC進行氨動力改裝。
]]>這五型新一代大型氣體運輸船設計分別為99,000方乙烷燃料大型LEG運輸船(VLEC)、88,000方LPG燃料大型LPG運輸船(VLGC)、93,000方LPG燃料大型LPG運輸船(VLGC)、88,000方氨燃料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和93,000方氨燃料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
經過多輪研究計算,Deltamarin對這五型新設計船型的主尺度進行了重新定義,88,000方VLGC和VLAC可快速通過老巴拿馬船閘,而93,000方VLGC和VLAC以及99,000方VLEC在經過新巴拿馬船閘時可享有優先權。
VLEC船型使用乙烷作為主燃料,其液貨艙將采用招商工業自主研發的獨立B型艙設計,特別優化后的燃料儲存系統和推進方案將為客戶帶來更高的能效和更大的經濟靈活性。VLGC和VLAC船型將配備獨立A型貨艙,分別使用LPG和液氨作為主燃料,所有設計均采用先進的燃料系統以提高運營效率和安全性,并為更清潔的航運做出貢獻。
]]>新一輪造船計劃!Grimaldi擬再訂9艘下一代客滾船
據貿易風近日消息,Grimaldi集團計劃投資建造9艘新一代客滾船,并正在與丹麥船舶設計公司Knud E. Hansen就船舶研發設計展開合作,以確定具體船型和規模。根據報道,Grimaldi集團將很快向船廠詢價,并基于最終評估確定船廠。
目前全球汽車運輸船訂單量已達約200艘,但這似乎并未給Grimaldi集團的新造船投資造成影響。Grimaldi集團總經理Emanuele Grimaldi認為,該集團目前至少有10艘船舶臨近報廢船齡,有信心經受住新造船市場投資波動帶來的影響。如果市場下行,部分老舊船舶將拆解報廢;反之,相關船舶也將在合適條件下繼續運營。
斥資25億美元投建27艘新船,中國船廠是“主力”
據了解,Grimaldi集團已斥資25億美元投建27艘新船,包括17艘氨預留汽車運輸船、6艘G5系列多用途滾裝船、2艘GG5G系列混合動力滾裝船以及2艘Superstar系列混合動力郵輪級高端客滾船。除6艘G5系列多用途滾裝船外,其余21艘船均由中國船廠建造。
據了解,17艘氨預留汽車運輸船由招商局重工(江蘇)和中國船舶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分別承建10艘和7艘。2022年10月20日,Grimaldi集團與招商局重工(江蘇)簽訂5+5艘9000車氨預留汽車運輸船建造合同,備選訂單于2023年1月20日生效,總價值約10億美元,首批5艘預計將于2025年至2026年交付。上海外高橋造船于2023年1月公布5+2艘新船訂單,備選訂單于同年5月生效,總價值超6.3億美元。
該型汽車運輸船專為運輸電動汽車設計,配備大型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板和岸電連接,靠港時可以實現零排放;配備空氣潤滑系統,具有創新的推進裝置和優化的船體設計。未來可改裝為使用氨燃料。相較于上一代汽車運輸船,該型雙燃料汽車運輸船可節省約50%的燃料消耗。
6艘G5系列多用途滾裝船由韓國船廠HD現代尾浦建造,訂單總價值超5億美元,目前已交付4艘。與G4系列相比,新船的滾裝運載能力相同,但集裝箱運載能力增加了一倍。
該型船全長250米,型寬38米,載重量45684噸,可運輸4700米長的滾裝貨物,可容納2500個CEU和2000個標準集裝箱(TEU)。主發動機和輔助柴油發電機均滿足Tier III規定的氮氧化物水平;船舵和螺旋槳之間的集成推進系統將最大限度地減少渦流損耗,從而優化推進效率并降低油耗;配備混合廢氣凈化系統,以減少硫和微粒的排放。
2艘GG5G系列混合動力滾裝船由招商工業南京金陵建造,雙方于2022年第四季度簽訂造船合同,預計將于2025年交付。該型船全長238米,寬3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短途作業滾裝船之一。
新船采用混合動力,配備巨大的鋰電池,在港口時鋰電池能夠產生船上所需的100%電力。鋰電池將在船舶航行時進行再充電,使用軸帶發電機和600平方米的太陽能板。
2艘Superstar系列混合動力郵輪級高端客滾船由招商工業威海金陵為Grimaldi集團旗下子公司Finnlines建造,雙方于2020年簽訂造船合同,新船已于2023年全部完工交付。
這2艘船是Finnlines在招商工業總計5艘價值5億歐元的綠色船舶建造項目的一部分。總長235.64米,型寬33.3米,設計吃水7.0米,最大可承載1212人,車道長度5100米,可裝載大約200輛轎車和300輛重卡車,配有1個艏門和3個艉門,全船設置5層車輛甲板(含一層可升降活動小車甲板)。
資料顯示,Grimaldi集團創建于1947年,是一家由Grimaldi家族擁有的私人意大利船東公司,總部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業務最全面的跨國物流集團之一,旗下船隊擁有約130艘船舶。
]]>“H?egh Chiba”號建于2006年,預計將于今年8月份交付新船東,收購價為6100萬美元,該船已簽訂租船合同,屆時將更名為“Auto Way”號,并由Wallenius Marine管理。
禮諾航運于2021年在奧斯陸上市;2022年,禮諾航運與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簽訂了4+4+4艘雙燃料和零碳就緒的極光(Aurora)級汽車運輸船建造合同。目前所有備選訂單已全部生效,12艘新船全部由招商局重工(江蘇)建造,首制船計劃于2024年7月交付。一旦技術成熟,H?egh Autoliners可以選擇將其中一艘或多艘船改裝為使用氨燃料。
該型船由Deltamarin設計,運載能力達9100車,除了可以使用液化天然氣(LNG)和常規燃料 ,還擁有DNV授予的“氨和甲醇就緒”船級符號。
此外,禮諾航運還與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將額外再增加4艘備選訂單,從而將汽車運輸船訂造量從12艘增加到16艘(即4+4+4+4)。根據協議,若額外新增的備選訂單生效,計劃于2026年和2027年交付。
據了解,總部位于斯德哥爾摩的Wallenius Lines隸屬于索亞集團(Soya Group),與日本郵船(NYK)共同擁有短途航運公司United European Car Carriers,也是奧斯陸上市汽車運輸運營商Wallenius Wilhelmsen的大股東。兩家公司合計擁有并經營著60多艘船舶。
上個月,Wallenius Wilhelmsen宣布向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蘇)有限公司(金陵船廠)生效4艘“Shaper”級9350車甲醇雙燃料汽車運輸船,預計將于2027年5月至11月之間交付,使其在該船廠的“Shaper”級新造船數量增至8艘,同時還用剩余4艘同型船的選擇權。
去年8月,Wallenius Wilhelmsen與金陵船廠就4+8艘9350車甲醇雙燃料汽車運輸船簽訂建造意向書;同年10月24日,雙方正式簽訂造船合同,訂單價值尚未透露。首批4艘新船計劃于2026年下半年開始交付。
]]>據悉,該批次生效訂單共計9臺套,主要用于武昌船廠甲醇雙燃料+風帆動力滾裝船和臺州楓葉甲醇雙燃料電推加注船項目,將在2025年上半年陸續交付。
中船鎮柴主要為其提供21/31甲醇雙燃料發電機組,該機型具有模塊化、輕量化的特點,易于布置和維護,甲醇管路設計上采用了雙壁結構,確保該機型的高安全性。可實現甲醇雙燃料模式和柴油模式的自由切換,燃料使用靈活性強,功率范圍1000kW-1980kW,廣泛適用于商船的主發電機組和小型船舶的電推發電機組,市場前景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