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6年6月26日,巴拿馬運河新船閘開通啟用儀式將正式舉行。屆時,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巴拿馬輪(COSCO SHIPPING PANAMA)將成為首艘通過運河的商船,也是當天唯一一艘通過新建船閘的新巴拿馬型船舶。
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施工階段拍攝)
COSCO SHIPPING PANAMA輪
(圖片拍攝于6月11日,當日,該輪完成首航新運河前的整裝工作后,由中遠海運希臘比雷埃夫斯集裝箱碼頭出發,駛向新運河)
眾所周知,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素有“世界橋梁”之稱。
1911年,巴拿馬運河初建時期
1914年8月15日首次通航,SS Ancon輪通過巴拿馬運河Miraflores船閘(舊船閘)
Gatun船閘(舊船閘)正開啟閘門
由于原船閘遇到設備維護時間加長、船舶大型化趨勢和通行能力接近極限等一系列的挑戰,加之還背負著拉動經濟的重任,從2007年9月開始巴拿馬運河當局對這條百年航道實施擴建工程。工程開工后,建設進度一波三折,完工通航時間被一再推遲。如今擴建竣工通航在即,令全球航運界為之歡慶。
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的貿易紐帶,巴拿馬運河對中國而言有著重要的地位。有關資料顯示,中國自加入WTO以來極大地促進了巴拿馬運河的通行貨量,并為其創造了集裝箱貨物通航高峰。目前,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通航量占其19%。
此次擴建完工后,這條古老的運河將煥發出怎樣的新活力?船舶等待通行時間有無變化?如何保障大船航行安全?對中國貿易和航運有何影響?本刊記者在運河擴建工程即將竣工之際,專訪了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浩翰·吉哈諾先生。
新船閘將迎來更大船舶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浩翰·吉哈諾
投資32億美元的巴拿馬運河船閘擴建項目是整個耗資52億美元的巴拿馬運河擴建項目的核心部分,該項目包括建造兩座新的復合式水閘,分別在運河的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側。新閘室長427米、寬55米、深18.3米,相比于現有船閘,長度和寬度分別增加了40%和64%。
據吉哈諾介紹,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使航道的運能增大一倍,將允許更寬、更大、吃水更深的船舶通行。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給出的最大通航船舶長度為366米、寬度為49米、吃水為15.2米。吉哈諾告訴記者,新船閘將能通航載重量達17萬噸或14000TEU新巴拿馬型船舶,載重量達15萬噸的蘇伊士型油輪,以及載重量達18萬噸的好望角型干散貨船。
“集裝箱船的載貨量將增加兩倍(目前為4400TEU),而干散貨船和液貨船載貨量將增加一倍。較大船只的通行可以幫助海運承運人利用規模經濟效應節約成本,國際托運人和貿易商將因此而受益。”吉哈諾說,運能提高后,巴拿馬運河可以繼續提供優質服務,尤其是在通航需求高峰期。
吉哈諾表示,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還將根據船舶類型和運載貨物實行雙向航道限制,特別是在運載危險貨物時。具體限制將及時通過通知或航行公告予以公布。
通航效率將提高
鳥瞰巴拿馬運河航道(左側為擴建工程,施工階段拍攝)
“由于航道運能增加一倍,運河整體營運效率將得到有效提升,并盡可能減少需求高峰期間的通航延遲情況。”吉哈諾表示,擴建后,巴拿馬運河航道將能夠通行客戶近期接收的一些大型船舶,而目前這些船舶只能選擇其他航線。
吉哈諾預計,在新船閘投入使用后的最初幾個月,每天可以通航5艘新巴拿馬型船,其中3艘可以是新巴拿馬型集裝箱船。隨后,新船閘將能夠通航10艘新巴拿馬型船舶,而現有船閘將繼續通航巴拿馬型及該級別以下的船舶。“每天的通航船舶數量將取決于船舶類型,但是由于大型船舶將代替小型船舶,因此船舶通行數量可能會低于目前的數量。”他解釋說。
據了解,擴建工程還提高了資源和環境使用效率。由于使用了節水流域,新船閘用水量比巴拿馬船閘低7%。
服務將更具競爭力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浩翰·吉哈諾
為提高巴拿馬運河的競爭力,巴拿馬運河管理局于2016年4月1日實施了新的收費方法。吉哈諾說,“新收費方法更合理也更具吸引力,為客戶定制的收費方案更能反映航道的價值,根據船型、船舶大小、所載貨物以及船舶使用率為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通行費用。”
此外,新收費方法采用了一系列新計量單位,例如載重噸位、公噸與立方米,具體單位依船型而定。因此,新收費方法大幅降低了按載重量收取的費用和不同大小船舶的費率差別。
“我們推出了鼓勵干散貨船、天然氣船、汽車運輸船與集裝箱船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措施,針對集裝箱船出臺了會員計劃。”吉哈諾介紹,集裝箱船舶會員計劃規定,在過去一年內通過巴拿馬運河的集裝箱船達到特定標準箱載箱量,可以享受更優惠的通行費率。“同時,我們還為新巴拿馬型船舶(尤其是干散貨船和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執行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壓艙費率。” 吉哈諾說。
新船閘運行后,預計將吸引更多的8000-10000TEU集裝箱船通行,同時,通過現有船閘的巴拿馬型船儲量將減少。吉哈諾指出,在美國紐約港的貝昂大橋(Bayonne Bridge)運營后,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舶將變得更大,因為該橋允許更大的新巴拿馬型集裝箱船通行。
據吉哈諾分析,由于美國在油氣出口方面越來越活躍,未來將有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從墨西哥灣駛向亞洲或南美洲西岸,以及從秘魯駛向歐洲。“未來還可能有液化天然氣船、液化石油氣船和大型液化氣體船從墨西哥灣駛向亞洲,在同一航線上,還會有巴拿馬型、阿芙拉型和蘇伊士型油輪通過。”吉哈諾稱,巴拿馬型干散貨船將繼續通過巴拿馬運河從墨西哥灣向亞洲運輸谷物,從南美洲東岸向中南美洲西岸和亞洲運輸煤炭和鐵礦石;汽車運輸船將繼續使用現有的船閘,可能會有一些新巴拿馬型汽車運輸船使用新船閘通航;冷藏箱船和其他船型將繼續使用現有船閘通航。吉哈諾向記者透露,已經有郵輪預定了新船閘的通航,該輪將新航道作為旅游景點向游客推薦。
運河擴建后運行的第一年是調整試驗期,以確定適合不同航線的船型。“各種類型和大小的船舶組合將十分有趣,同時賦予了擴建工程生命和活力。”吉哈諾稱,根據他們對經濟表現和貿易增長的預測,在運河運行的第一年,美國東海岸至東北亞的班輪航線每周將由初期的3艘集裝箱船逐漸增加至后來的11艘。
船舶通航將更安全
在吉哈諾看來,人力資源是運河提供可靠服務的關鍵因素。“運河工作人員對質量的承諾和對船舶安全通過運河的自豪感可以讓客戶完全放心通航。持續不斷的培訓以及對團隊協作的深刻理解,這都是確保能夠執行最高級別的安全措施的基礎和信心之源。”
為了讓運河工作人員做好擴建后的準備,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在最先進的培訓設施和教育方案上投入巨資,培訓出具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引航員和拖輪船長。巴拿馬運河擁有最先進的海上培訓設施——模擬、研究與海事發展中心(SIDMAR)。目前模擬器的數學模型和模擬已經升級,并增加了巴拿馬運河擴建后的部分功能,如船閘、航道與庫萊布拉水道(Culebra Cut),為擴建后的運河做好運行準備。
除模擬器與培訓課程外,巴拿馬運河還投資建設了另外一個先進的培訓設施,并于2016年3月投入使用。該模型操縱訓練設施占地14.3公頃,含有兩個湖泊,湖泊由模擬庫萊布拉水道修建的長為518米的航道連接,設有停靠港灣、4艘拖輪模型、2艘已投入使用的新巴拿馬型船模型和一艘已訂購尚未交付的新巴拿馬型船模型,還有新舊船閘的復制品,所有模型設施均按1:25比例仿照實物尺寸制作而成。
據最新消息,巴拿馬運河正在辦理一艘新巴拿馬型船舶的租賃手續,以讓引航員和拖輪船長提前進行商業通航練習。
航道價值將進一步提升
巴拿馬運河是巴拿馬經濟的主要引擎之一,為巴拿馬的繁榮和運輸物流相關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吉哈諾介紹說,目前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雇用了10000名員工,并自2007年開始實施擴建工程以來,創造了40000個臨時工作崗位。擴建工程將鞏固巴拿馬的物流運輸平臺,進一步發掘其發展增值服務的巨大潛力。
“巴拿馬運河對持續專注于自身航道的價值而倍感自豪。在過去101年中,巴拿馬運河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運營,滿足了全球海運業不斷增長的需求。”吉哈諾表示,目前,巴拿馬在太平洋和大西洋都建有高效的港口,同時還有連接兩大洋的鐵路以及位置優越的自由貿易區。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能夠讓巴拿馬利用多個行業的機遇,鞏固其運輸、物流和服務中心的地位,促進全球海事行業的發展。
談及發展藍圖,吉哈諾說,在未來幾十年里,巴拿馬運河將繼續通過戰略規劃、優質的客戶服務、敬業的員工、世界一流的管理和持續投資,更好地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為了保持航道的安全、可靠和高效運行及其競爭力,巴拿馬運河將不斷進行必要的投資,例如開展運河擴建工程。“未來我們將不斷發展壯大,任何潛在的競爭都會促使我們做得更好。”
中國貨船將首航擴建后運河
吉哈諾表示,巴拿馬運河新船閘開通啟用儀式將是巴拿馬的歷史性時刻。這是自運河1914年建成以來的最大基礎設施工程。“6月26日,首次商業通航將在黎明后從新建的Agua Clara船閘(位于大西洋一側)出發。我們將跟隨第一艘船——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新巴拿馬型集裝箱船駛向新建的Cocoli 船閘(位于太平洋一側)。”吉哈諾向記者描述了即將發生的激動人心的畫面。
據悉,為慶祝巴拿馬運河擴建啟用,共同見證海運界盛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已將參加首航的Andronikos輪更名為COSCO SHIPPING PANAMA。此次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首航船舶的通行,標志著全球海運通道的升級,而該艘船舶也將作為巴拿馬運河擴建的見證者載入國際航運史冊。
吉哈諾強調,巴拿馬運河在東西方貿易航線中起著連接美國東海岸和中國的重要作用。擴建后的運河將為航運業提供更為廣泛的增值服務,一方面鞏固巴拿馬作為美洲運輸物流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對日益發展的航運大國中國而言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來源:遠洋航務e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