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嵐橋集團斥資1.23億擴建澳洲達爾文港




    斥資1.23億擴建澳洲達爾文港 嵐橋集團“牽線”魯澳貿易造福山東產業

    在以5.06億澳元(按當時匯率計算,約合23.79億元人民幣)的大手筆租下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后,山東民營企業嵐橋集團欲啟動在該港的首個項目——斥資2500萬澳元(約合1.23億元人民幣)擴建這個距離中國最近的澳大利亞港口,這被澳大利亞媒體強調為“大規模的擴建計劃”。

    針對此次擴建,向來低調的嵐橋集團近日向經濟導報記者回應說,具體港口擴建主要由澳大利亞公司方面去做,“這個工程比較大,還沒有詳細情況。”

    導報記者獲得的澳大利亞方面一份關于達爾文港的發展規劃顯示,在獲得達爾文港99年租賃權的數周時間內,嵐橋集團就開始對港口擴建的可選方案進行調查研究。目前正在做設計規劃并對環境影響進行評估。擴建后的港口將滿足活牛出口等貨物吞吐量的增加。

    事實上,發展雙向貿易是嵐橋集團布局達爾文港的“題中之義”。導報記者注意到,在澳大利亞礦業繁榮有所降溫的背景下,其農業、旅游等資源開始更多進入中國企業的視野。

    正推動達爾文港連通中國市場的嵐橋集團,或欲從澳大利亞活畜出口貿易、郵輪旅游產業中分一杯羹。值得預期的是,山東的畜產品加工業及旅游業有望從嵐橋集團連接的澳洲市場獲益。

    活牛供應鏈商機形成

    嵐橋集團為何選擇投資達爾文港?先從地理位置來看,扼守澳大利亞北大門的達爾文港,是距離亞洲、中國最近的深水良港,也是連接新興亞洲市場的商貿大門。貨輪從那里出發前往上海港只需一周的時間。

    農產品(12.070, -0.13, -1.07%)、活牛、鐵礦石等是達爾文港目前所運的主要貨物。以2014-2015年度為例,該港口貨物運輸量為340萬噸,其中一半是與中國的貨物貿易,大部分為礦石。

    不過,受鐵礦石出口量大幅減少影響,這一貨運量與上年度相比下降了40%。但值得一提的是,經此港出口的活牛數量在這一年度大增51%,達到61.3萬頭。

    大連海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斌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說,從目前來看,澳大利亞的鐵礦主要集中在南澳地區,如珀斯,散貨運輸量都集中在那一帶,所以南澳鐵礦運輸相對較好。另外,澳大利亞的經濟基本都集中在東岸,如悉尼。相對來說,東澳地區的集裝箱量也比較大。

    “但如果放眼未來,北澳也會有一個發展機遇。”劉斌表示,企業可能比較看好這個機遇。

    機遇,來自澳大利亞正在推進的“北部大開發”計劃——通過基礎設施開發將澳北部建成重要的農產出口區。

    在這一方面,活牛出口是澳大利亞政府目前希望大力推動的領域之一。就在去年11月,中澳兩國除簽訂自貿協定外,還達成了進口活牛的貿易協定,預計每年進口總量約合100萬頭。

    如今,一條全新的貿易供應鏈已經形成——將活牛出口至中國并在中國進行肉類加工。澳大利亞也成為第一個向中國出口飼養和屠宰牛的國家。

    以山東為例,導報記者從煙臺檢驗檢疫局獲悉,就在上月,其順利完成歷時45天的澳大利亞進口種牛隔離檢疫工作,對檢疫合格的2472頭種牛予以放行。這是中澳自貿協定正式生效以來,山東省首次從澳大利亞進口大型活體動物。

    國內一家肉牛加工食品企業的工作人員對導報記者表示,過去國內的進口牛肉基本都是冷凍肉,是在澳大利亞當地宰殺后再進口到國內,這需要至少半個月的時間。而通過進口活牛然后在國內屠宰加工的牛肉,口感肯定優于冷凍肉。而且從價格上來說,要比進口冷凍肉相對便宜些。

    據悉,在未來10年,預計牛肉供給仍處偏緊狀態。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4年中國牛肉供需缺口在50萬噸左右,尤其是高質量肉類需求巨大。據荷蘭合作銀行分析,中國的牛肉消費量將每年增長約220%,比豬肉和家禽更快;預期到2025年,進口產品會占到中國牛肉消費總量的20%。

    中澳間牛肉供應鏈的多樣化發展態勢,無疑對達爾文港是一大利好,嵐橋集團也正是看到了這一商機。分析人士對導報記者表示,對于推動達爾文港與中國市場連通的嵐橋集團而言,這或將是其未來希望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

    對旅游業潛力顯現興趣

    據導報記者了解,達爾文港此次擴建將滿足未來該區域干散貨出口、液體散貨進口及活牛、集裝箱和普通貨物貨運吞吐量的增長。

    根據計劃,港口將向東延伸1000米,并擴大和升級港口的郵輪停泊設施。據澳媒稱,擴建工程預計最早本月開始招標。

    “歡迎嵐橋集團的港口計劃。”澳大利亞廣播電視公司(ABC)引述澳大利亞北領地區首席部長Adam Giles的話表示。在Adam Giles看來,港口擴建有助于貨運量的增加。此外,郵輪停泊設施升級將促進旅游業發展。擴建后的港口可以容納兩艘郵輪,這是旅游業的一筆大投資,也是單靠政府永遠負擔不起的一筆投資。

    在豪華郵輪路線上,達爾文是一個日益受歡迎的停靠點,2014-2015年度在此停靠的郵輪達到65艘,創下6年來新高。

    嵐橋集團對達爾文港在旅游業的這一投資潛力顯現出極大興趣。據其此前稱,未來有可能開發以廣州或上海為起點,經停達爾文港到新西蘭的航線。

    山東國信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張曉國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的郵輪市場目前比較集中在中短途市場,如周邊的日韓等國,遠程的產品相對來說比較少,未來肯定會有大幅度增長。

    在張曉國看來,郵輪肯定是未來旅游的“藍海”。在中國巨大的出境游市場,郵輪作為中高端、舒適度較高的旅游形式,將來肯定發展潛力非常大。他提到,國內郵輪港母港建設也是如火如荼。在國內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率先到國外布局,很顯然是瞄準了這一市場。

    投資后把資源運出來

    達爾文是澳大利亞北領地首府。在山東經營港口的嵐橋集團最終被北領地政府選定合作方。據北領地方面透露,招標中收到許多高質量要約方案,不乏能帶來可觀的現金收入,但其更為看重的是讓最終的交易有助于港口和經濟的發展。

    嵐橋集團的投資預計仍將“加碼”。此前有消息稱,按北領地政府披露的信息,初期嵐橋將在5年時間內投資3500萬澳元用于建設新項目,在未來的25年內投資將超過2億澳元,用于擴建碼頭和新建基礎設施。

    位于山東日照的嵐橋集團靠石油煉化起家,以基礎設施和能源產業為核心主業。據其官方網站信息,現已形成港口物流、石油化工、文化旅游、海外產業等板塊,國內外資產總價值516億元。

    嵐橋集團兩年前的一次“強勢收購”讓其備受關注。2014年嵐橋集團收購澳大利亞上市公司——西部能源公司(WestSide),對澳石油天然氣產業進行近2億澳元投資,并開啟了中國民營企業跨境收購能源類上市公司的先河。這也讓嵐橋集團“產業在國內,資源在國外”的全球戰略構想向前再邁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液化天然氣也是經達爾文港運輸的一個重要產品。據悉,澳北地區液化天然氣儲量占全澳的90%。嵐橋集團相關人士此前對導報記者說,雖然澳大利亞資源眾多,但關鍵問題是投資后能不能把資源運出來。

    隨著“出海”投資經驗提升,嵐橋集團將目光投向海外港口。劉斌對導報記者分析說,從2008年到現在,航運貿易處于低迷階段,有的人認為基本上已經見底了,這時如果要進行投資,可能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另外,從整個世界資本市場的融資成本來看,資本的成本也相對較低。對于嵐橋集團來說,投資達爾文港的意義更多在于看到其未來的發展。

    劉斌表示,嵐橋集團租賃達爾文港99年,企業對這個市場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從長期來看比較利好,短期來看可能有一定風險,相對來說可能投入大于收益。

    對于投身海外的中資公司,港口已是需要布局的關鍵節點。劉斌表示,港口屬于大規模投資項目。“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把眼前的收益和長遠的利好能夠結合起來。”

    來源:經濟導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