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海傳來喜訊,中海油服首次雙層套管開窗作業(9-5/8″&13-3/8″套管開窗作業)在南海東部惠州油田順利完工,為同類型井積攢了寶貴的作業經驗,開辟了傳統業務轉型升級的新途徑。
惠州油田區塊整體水深較深,約有50%井位由半潛式鉆井船完工,多采用水下井口,棄井相對困難。且鉆井設備一般為平臺自帶模塊鉆機,部分平臺模塊所帶泥漿泵不足以支持鉆開12-1/4”井眼。
雙層套管開窗技術可以確保作業者在開窗點上有更多的選擇性,便于后期的軌跡控制和井眼防碰,降低套管下入難度。同時,在固井質量好的井段,較先切割、套銑甚至磨銑9-5/8″套管再進行13-3/8″單層套管的開窗技術,施工程序簡單,能夠有效節省作業工期,降低作業成本。
雙層套管開窗側鉆需要鉆穿兩層套管后繼續打地層,與單層套管開窗側鉆相比有三大作業難點:一是對磨銑串的強度要求更高,開窗周期延長會加重開窗磨鞋的磨損,死點段延長會導致開窗頭錐磨心,還需要避開位置交錯的內外套管接箍;二是雙層套管存在“外硬內軟”特點,外層套管鋼級比內層套管鋼級更高,一次開窗成功率低,易發生卡、滑磨銑串等現象;三是開窗工具斜向器的斜面方位確定困難,既不能朝向雙層套管間隙最大的上方,也不能朝向雙層套管間隙最小的下方,作業難度更大。
為保證作業的順利以及窗口的良好通過性,中海油服一體化和新能源事業部作業前開展多輪次施工方案論證,不斷模擬優選工具、優化作業流程,形成針對性作業方案,精心優化開窗點和斜向器坐掛方位,預判可能存在的困難,制定詳細縝密的預案。
作業過程中,現場人員緊盯現場、精細操作、細化參數,陸地支持做好技術保障,奠定堅實作業基礎。最終,本井雙層套管開窗作業順利完成,后續鉆具起下放無卡阻,良好的窗口質量為后續作業順利推進提供了保障,并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及贊揚。
據悉,中海油服一體化和新能源事業部長期致力于海上鉆完修井作業難題的解決和新工具、新工藝的引入、研發以及轉化。2018年啟動《生產井開窗工藝技術開發與應用(一期)》科研項目,開發了適合國內井的套管開窗工藝技術與配套工具;2019年承接集團公司“三新三化”項目《套管開窗工藝技術與配套工具國產化》,進一步完善套管開窗技術;之后幾年間,不斷固化科研成果,結合前期套管開窗作業積攢的經驗,逐漸形成一套適用于海上套管開窗作業的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