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最大的大西洋鮭魚養殖公司表示,其正在準備使用普通貨船來養殖鮭魚而代替傳統的在海上建開放式的漁場的模式。其稱,這個計劃目前非常的成熟,正在具體的進一步的實施計劃中。 由于傳統的開放型漁場會滋生海虱等寄生蟲的原因,挪威政府嚴加管控,目前在挪威想要審批修建新的漁場幾乎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家漁場就是大名鼎鼎的Marine Harvest ASA(一家在奧斯陸的上市公司,大名鼎鼎的挪威船王弗德里克森持股,詳情點擊此處查看信德海事之前發布的相關文章→:航運低迷,油價暴跌。一代船王如今靠“賣魚”掙錢。)
大西洋鮭魚
由于各種禽流感、瘋牛病等多種原因,使得傳統消費市場上的雞肉、牛肉遭遇到一定程度的冷遇,使得這種大西洋鮭魚的“身價”在近來屢創歷史新高,Marine Harvest ASA正積極努力的通過多種方式擴大鮭魚產量,又由于上述原因使得擴建漁場受到了一定的阻礙,經過認真考察研究后,Marine Harvest ASA認為使用一些老舊貨船來養殖鮭魚成為擴建漁場的少數集中可行性較高的方案之一。 挪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西洋鮭魚生產國,其向世界其他地方供應的鮭魚產量正在下降。政府及企業正在尋求使用原本更適合用來拉煤或是糧食的巴拿馬型老舊散貨船舶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來可以避免寄生蟲問題。更容易申請下來執照。二來目前航運市場不景氣,閑置船舶數量較大,二手船船價也幾乎處于歷史最低水平,使得這個方案的“成本價”也不會太高。
Alf-Helge Aarskog
上個月,Marine Harvest的首席執行官Alf-Helge Aarskog在向政府提交該申請后表示,“或早或晚,我們即將開啟這種全新的養魚模式。” “過去的十年,由于運費的高漲,徹底引爆了船東及投資人的熱情,散貨船舶的運力幾乎翻番。但由于世界經濟不景氣等多種大環境的影響,目前煤炭鐵礦等大宗商品的運輸需求量增長卻處于低位。運力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巴拿馬型散貨船舶的日租金相比起2007年來已經下降了94%左右,二手船價正處于一個非常低的位置,所以現在也是買船的好時機。”
傳統漁場 奧斯陸的投資銀行北極證券的分析師Erik Stavseth表示,“現在買一艘大約10年齡的船舶大約只需要花費700萬美金,將其該造成漁場還需要花費大約250萬-500萬美金不等,在加上申請執照以及其他方面的花費,總的算下來需花費大約1800萬美金。這僅僅是修建同等規模的傳統漁場所需費用的一半還不到。”
延伸閱讀:→航運低迷,油價暴跌。一代船王如今靠“賣魚”掙錢。
備注:就在航運低迷,油價暴跌。一代船王如今靠“賣魚”掙錢。一文發表后不久,根據彭博社消息,弗德里克森就售賣了MARINE HARVEST大約8.4%的股份,目前持股大約為17.7%。
來源:信德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