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上周五(10月9日)援引兩名消息人士稱,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已經非正式接觸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Baltic Exchange),擬收購后者的整個業務。如果達成協議,將幫助LME擴張業務范圍,不僅僅止于金屬。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這是非正式接觸,并表示報價可能依據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凈資產價值的三倍制定。
另一位消息人士則表示,LME已向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發出強烈意向,目前尚未得到更多細節,不過提出的收購要約可能是現金。
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執行長Jeremy Penn稱,“在任何情況下我們不會對交易的本質作出評論。”LME也拒絕發表評論。
事實上,這是LME第三次接洽未上市的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此前LME的接洽受到船舶經紀人的反對,他們是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的成員及股東。
消息人士稱,LME需要說服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的董事會及廣大股東,向他們提交詳盡的企業提案,尤其因為船舶經紀人擔心失去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作生意的控制權,更要這樣做。
波羅的海交易所(Baltic Exchange):
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家世界性的航運交易所。大名鼎鼎的
BDI指數也是來源于此,1823年,波羅的海俱樂部成立。1900年,波羅的海俱樂部與倫敦航運交易所合并,成為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現在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有600多家公司,2000多名代表在交易所工作。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是一家私人公司,它的成員必須持有它的股份。
在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內,服務人員為需要船舶的人及擁有船舶或經營船舶的人提供服務,貨物可以找到船舶,船舶可以找到貨物,大大地方便了貨主和船東,促進了海運經濟貿易的發展。交易所的業務在各類市場口頭進行,談判成功后就簽定運輸合同或買賣合同。航運交易是交易所的主要活動,全世界不定期貨船市場上大約3/4的干散貨運輸量由交易所的成員經手。交易所的另一項主要業務是商品及期貨貿易。期貨交易者主要從事谷物、馬鈴薯、大豆及肉類的期貨貿易。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每年可為英國賺取的純收入達3000萬英鎊左右。
倫敦金屬交易所 (簡稱LME,全稱London Metal Exchange):
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于1876年,交易品種有銅、鋁、鉛、鋅、鎳和鋁合金,交易所的價格和庫存對世界范圍的有色金屬生產和銷售有著重要的影響。
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價格和庫存對世界范圍的有色金屬生產和銷售有著重要的影響。在19世紀中期,英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錫和銅的生產國。隨著時間的推移,工業需求不斷增長,英國又迫切地需要從國外的礦山大量進口工業原料。從本世紀初起,倫敦金屬交易所開始公開發布其成交價格并被廣泛作為世界金屬貿易的基準價格。世界上全部銅生產量的70%是按照倫敦金屬交易所公布的正式牌價為基準進行貿易的。
全球最大的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將接受人民幣作為銀行和經紀商在該平臺交易的質押品,這是人民幣全球化進程中邁出的最新一步。倫敦金屬交易所2014年的交易額為15萬億美元,目前該交易所接受的質押貨幣包括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