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巨頭牽手建綠色低碳港

    7月20日,廣州港務局和廣州市環保局聯合舉行綠色港口行動計劃啟動大會。記者在現場獲悉,全球五大國際班輪公司和10家港航企業代表簽署了《廣州港航綠色公約》(以下簡稱“綠色公約”)。首批共有83家港航企業和掛靠廣州港的班輪公司,總計488艘船舶自愿加入綠色公約行動,積極響應港口節能改造和船舶使用低硫燃油的倡議。

    廣州港正成為國家綜合運輸體系重要樞紐,據統計,2015年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21億噸,集裝箱完成1762萬標準箱,超越青島成為全球第六大集裝箱干線港。同時,以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港口為目標,廣州港在珠三角區率先實行船舶靠岸使用岸電或轉用低硫油,在節能減排方面亦收效顯著。

    “具有環境友好特征、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生態型港口必將成為中國港口的演進方向。”廣州市委常委周亞偉在出席會議時表示,綠色港口行動是廣州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運樞紐的重要舉措。

    珠江口是全球大型船舶最密集的區域之一,船舶燃油廢氣已成為影響空氣環境不可忽視的因素,廣州作為珠三角控制區的核心港口,承擔著港口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任。

    在20日啟動大會上,全球航運企業巨頭云集。馬士基航運、法國達飛輪船、中國遠洋海運、太平船務和長榮海運等五大國際班輪公司地區負責人,以及港口及航運企業代表共50多人參加會議并簽署綠色公約。另外,廣州港務局分別與中石化燃料油銷售有限公司和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簽署綠色港口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對廣州港岸電設施建設示范項目授牌。

    綠色公約中指出,參加公約的航運企業,將承諾有效落實珠三角排放控制區的具體要求,內河船舶確保使用普通柴油;遠洋和沿海船舶靠泊廣州港碼頭時確保轉用低硫燃油用岸電供電;船舶進入近岸24海里范圍內盡可能減速行駛。

    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2017年1月1日全面實施船舶排放控制區。為適應和落實珠三角排放控制區的要求,廣州港務局與市環保局等有關部門已采取多項措施推進綠色港口建設,包括舉辦此次綠色港口大會。

    廣州港務局局長常敏表示,簽訂有關公約和協議,顯示了廣州港航發展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也標志著廣州在建設綠色低碳港口轉型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廣州港將與中石化在港口船舶保稅油供應、低硫油供應、LNG清潔能源項目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力爭將廣州打造成為華南保稅油和低硫油的供應基地。

    此外,港務局與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共同推動岸電建設、裝卸機械“油改電”、電動汽車充電、太陽能風能應用等項目,在南沙一期碼頭開展碼頭船舶岸電示范項目的建設,實現綠色循環發展。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廣州市空氣質量持續向好,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氣質量達標166天,同比增加了10天。環保局局長楊柳20日表示,作為港口城市,船舶污染排放已成為廣州市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全市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面臨的一大考驗。

    作為中國第四大港口,廣州港去年的貨物吞吐量完成了5.21億噸,分別位居國內第五位和全球第六位。驚人的貨物吞吐量也隨之帶來了大量的船舶尾氣。為控制船舶尾氣,廣州港務局于2014年發布了《廣州港綠色港口實施意見》(2014—2020);同年,廣州港獲得了交通運輸部綠色低碳港區的主題性試點項目。

    據統計,去年,廣州港單位吞吐量能源消耗為3.283噸標準煤∕萬噸吞吐量,比2005年大幅下降16%。預計到2020年,廣州港口單位能耗和單位碳排放比2015年再降低5%。

    2015年以來,結合香港、深圳等地的治理經驗,廣州制定發布了《廣州港口船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強調使用岸電,以及提高燃油的使用標準,提倡使用清潔燃油。

    本月19日,廣州多個相關部門聯合印發實施《關于加強船舶排放控制的通告》,結合實際決定對船舶排放采取幾項控制措施。一是自2016年8月1日起,廣州港港區內公務船、客渡船、珠江游船和港口作業船舶使用符合GB252-2015標準的普通柴油,即硫含量≤0.035%。自2016年10月1日起,廣州港港區內其他內河船舶使用符合標準的普通柴油。自2017年1月1日起,廣州港港區內遠洋船舶、沿海船舶靠岸停泊期間使用硫含量≤0.5%的燃油;二是靠港船舶和碼頭具備岸基供受電條件的,在不影響船岸安全的前提下,船舶靠港后應優先使用岸電;三是廣州港港區內的船舶不得使用焚燒爐。

    據了解,目前船舶靠岸后通常利用輔機發電機來滿足船舶常規用電需求,船舶輔機為燃油發電機,需要燃燒大量的重油或柴油,排放出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空氣污染物,同時產生噪聲污染,影響港口及所在城市的環境質量。

    所謂“港口岸電技術”,是指船舶在停泊碼頭期間停止使用輔機發電,而改用岸上電源供電,從而獲得其泵組、通風、照明、通訊和其他設施所需電力。船舶使用岸電與正常的船用燃油比較,氮氧化物、氧化硫、懸浮物排放量分別可減少97%、96%、96%。

    綠色港口行動不僅擦亮了“廣州藍”,更讓港口企業和航運企業真真切切嘗到了“甜頭”。

    作為企業代表在啟動大會上發言,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洪先自豪地說,自從2010年發布《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發展低碳物流 創建綠色港區規劃方案(2010—2020年)》以來,僅南沙港區“油改電”項目就節約生產成本超過2.5億元、減排二氧化碳約9萬噸。

    六年以來,廣州港集團以節能減排項目和大氣污染防治為重點,6年投入13億元實施了一批低碳綠色港區建設項目。今年,集團更獲得了全國“綠色港口”稱號港口,其環保軟硬件條件大幅度提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目前,綠色轉型發展的理念已滲透到廣州港集團多個領域和環節。其中,南沙港區集裝箱碼頭場橋已全部完成“油改電”,電力驅動集裝箱門式起重機在港口得到全面應用,大型電動機械變頻調速技術應用比例高達91.2%。南沙三期岸電設施正在與碼頭同步建設,并成為交通運輸部岸電設施建設示范項目,南沙一期船舶岸電試點工程也正著手實施。南沙三期LNG氣站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碼頭綠色照明節能燈應用比例達到58%以上,LNG集裝箱牽引車、純電動客車正擴大范圍推廣使用。

    在港區環境綜合治理方面,2015年,集團投入9850萬元完成新港車站裝卡樓環保改造,通過封閉模式有效抑制煤塵的產生,基本實現了“零”污染。同時,新成立的廣東港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含油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5萬噸/年,也有效提升了港區環境綜合治理能力。

    陳洪先坦言,目前集團綠色低碳港口建設水平距離世界先進港口還有較大差距,廣州港將繼續勇擔社會環保責任,從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和南沙自貿片區的高度出發,努力構建廣州國際航運中心綠色發展模式,實現廣州港集團綠色、循環、低碳和可持續發展。

    來源:新華網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