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貿易不斷擴大,商業船運也正在發生變化,其在保持競爭力的同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隨著陸地資源急劇減少,人們把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海洋空間,以尋找替代資源,海洋空間的競爭形勢十分嚴峻,各國在海洋方面的競爭加劇。盡管這種發展會對世界和平與穩定帶來威脅,但是,由于對各種海軍系統的需求增長,將給海軍供應商帶來新的商業機遇。
基于對現狀的擔憂和創新發展的渴望,今年9月,英國勞氏船級社(LR)、奎納蒂克集團和南安普敦大學合作推出了《全球海洋技術趨勢2030》(GMTT 2030)報告,利用公共可用的信息、專有數據和地平線掃描法,對全球海運業、海軍和海洋空間行業的行動進行呼吁,表達對未來技術的期待,旨在幫助海洋利益相關者了解伴隨技術變化出現的長期挑戰和機遇,并希望這些海洋利益相關者思考未來技術的作用,積極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讓技術發揮巨大的潛力并創造價值。
GMTT 2030報告評估了海運業、海軍和海洋空間領域開發和實施的56種關鍵技術。其中,依據商業技術可行性、潛在市場以及其對相關領域的轉變產生的影響大小篩選出了18項技術。這18項技術分別是機器人、傳感器、大數據分析、推進和推動、先進材料、智能船舶、自主系統、先進制造、可持續能源生產、船舶建造、碳捕獲與封存、能源管理、網絡與電子戰、海洋生物技術、人機交互、深海采礦、人體機能增進和通信。對海運業、海軍和海洋空間領域,該報告各選取8項技術來評估其單獨和組合的轉變影響,并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評估了各種技術。
認識:學會見微知著
針對海運業,GMTT 2030報告對機器人、傳感器、大數據分析、推進和推動、先進材料、智能船舶、船舶建造和通信技術進行了評估。該報告預計,這8項技術將因船舶類型的差異發揮不同的作用。未來,應用這些技術的船舶將被稱為TechnoMax船舶,并通過先進技術的輔助,于2030年達到最佳水平。TechnoMax船舶將更加智能、受數據驅動、環保,具有靈活的動力選擇,完全通過船載無線連接,并通過全球衛星數字化連接。此外,TechnoMax船舶將設計、結構、操作和供應鏈管理等基礎理念結合起來,由技術先進的造船商設計,由所有者訂購和操作,以增強其競爭力并推動其認證工作。
在海洋空間領域,該報告認為大數據分析、先進材料、自主系統、傳感器和通信、可持續能源生產、碳捕獲與封存、海洋生物技術和深海采礦等技術,可用于緩解氣候變化、陸地資源減少以及人口增加帶來的壓力。通過這些技術,可以更好地保護沿海區域居住的居民免受極端自然力量的影響,例如颶風和海嘯;同時,人們可以憑借這些技術更好地了解人類活動對海洋空間的地質、氣象和生態的影響,從而保護海洋環境,避免過度開采和濫用。
聚焦海軍領域,該報告強調了全球主要驅動因素對海軍的影響,尤其關注未來將會改變海軍作業潛力的八大技術領域,即先進材料、自主系統、大數據分析、人機交互、先進制造、能源管理、賽博與電子戰和人體機能增進。著眼于未來15年海軍軍事行動的開展,尤其是新興技術一體化給海洋安全、作戰和人道主義救援活動帶來的變化,GMTT 2030報告指出,在上述8項技術中,逐漸升溫的“自主系統”是未來海軍活動的主要特征。
同時,該報告提出三項主要結論:未來海軍活動將被無人水面艦艇和水下艦艇主導;當敵方有能力威脅現有復雜軍事系統時,由使用者驅動的技術發展就顯得更加重要;海軍必須發展出顛覆性技能,在由技術變革塑造的未來中駕馭風險、面對挑戰。
運用:多方齊心協作
未來,這些技術的利用程度,將直接取決于獲得包括網絡空間在內的全頻譜作戰空間訪問能力,還取決于壓制、抑制和干預作戰保護國家利益的能力。在危急時刻,這些技術還將提高海軍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和災難援助的能力,保護國家公民、領土和貿易免受恐怖主義、犯罪行為、海盜、國家**以及對航行自由的非法限制帶來的影響。
目前,該報告已明確指出,海運業、海軍和海洋空間領域技術具有不確定性,并讓海洋社區了解并意識到這些技術的復雜性以及其將帶來的深刻變化。若要成功運用這些技術,必須依靠有利的監管體系、全球范圍的技術標準化以及海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協作。同時,還應時刻準備研發新的技術,確保獲得可持續的結果。未來,更多圍繞上述各領域、共18項技術的投資、監管、人員培訓等問題的討論將舉行。人們通過這些交流活動,將進一步認識到各項技術的重要性和作用。
來自中國船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