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安博文。營業期限:2016年6月28日至2066年6月27日。”這幾天,上海海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安博文教授拿到了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以在校教師身份開公司、當老板。
以前是以橫向課題形式與外部企業合作,現在則可用企業實體開展對外科技服務,安博文感慨地說:“原本由學校掌握的技術股權以相當大比例獎勵給科研團隊,靈活的機制將會更加有利于科技成果付諸市場應用。”
安博文團隊的“光纖傳感檢測應用”項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可用于油氣罐火災探測、海底電纜巡檢等領域的安全檢測,已在南方電網、天津南港工業區等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盡管幾年前就有人勸安博文憑此“下海”當老板,但由于教師辦企業受到政策羈絆,他舍不得高校的崗位,沒有付諸行動。
上海海事大學以“光纖傳感檢測應用”項目無形資產作價入股,與合作方成立項目公司,注冊總資金2000萬元。上海海事大學占股30%,學校所屬全資國有公司代表學校持有技術股,將這些股權的75%獎勵給安博文的團隊。
上海海事大學專門邀請第三方公司,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作價600萬元。股權獎勵方案經校長辦公會集體審批決定,并在校內公示15天。隨后,注冊成立安馨科技公司,學校把“光纖傳感檢測應用”項目專利權變更到新公司名下。
“國家和上海出臺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文件,為把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下放給單位掃清了障礙。安博文團隊項目的成功落地將形成燈塔效應,給其他科研人員推行科技成果轉化以更多激勵。”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金永興說。
以往,高校教職工擔任企業法人代表是不被允許、只能偷偷摸摸干的事,安博文成了上海海事大學名正言順當老板的第一位教師。該校正修訂《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暫行)》,制定《科技成果轉化出資入股管理辦法》,明確責任和權利,鼓勵更多教師參與辦企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日前,安博文團隊正籌劃第一單生意,談判進展順利。他表示:“有公司作為依托,就可以放開來大干一場了。”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