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必要針對海外鐵礦石反傾銷

    7月26日,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公布要向中國商務部提出針對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產品反傾銷調查。當前中國鐵礦石廠家日子難過可以理解,但不能就此認為他國就存在傾銷行為。假若強硬反傾銷,損害的更多是中國利益。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在其官網上公布,國際主流礦山80%以上的鐵礦石產品出口到中國,且近兩年數量不斷增加,進口價格明顯低于國內鐵礦石產品生產成本,“大量、低價進口,已經對國內鐵礦產業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和影響,投資持續撤離,企業虧損面加大,大量企業停業關閉,產業開工率不足65%。”

    該協會認為,國際巨頭存在明顯的傾銷行為,損害國內礦企,并影響我國資源戰略安全。國內20余家大中型礦山企業聯合作為申請人,委托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代表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

    上述理由有些蹊蹺,傾銷與否,首先要看海外廠家是否以低于出廠價(也有說成本價)向本國銷售產品,而不是以本國企業是否會出現虧損為由。反傾銷打擊的是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惡意銷售打擊對手擠占市場。

    從三大礦山虧損情況看,它們日子也不好過,可能在以低于成本價賣礦。但是不能忽視,它們首先是競爭對手,而不是合作伙伴,目的是保住和新占市場。它們只是隨行就市,是市場的追隨者,沒有能力主動做出價格決定。如果主流礦山都是這個價,就不能說它們在傾銷,另外這個價格還要和第三方國家比。

    眾所周知,中外鐵礦石品質差異巨大,中國富有鐵礦,但是鐵礦石品質不佳,需要精選,而海外鐵礦石品質好,性價比高。中國沿海興建的鋼廠發展快,效益佳,比如寶鋼股份、日照鋼鐵,所以很多鋼廠選在沿海建基地。

    正是由于這些物美價廉的鐵礦石,中國鋼企才迅速壯大,在國際競爭中占盡優勢,中國鋼鐵出口增長迅猛,被各國視為猛虎,就少不了巴澳兩國鐵礦石的幫助。

    就全球分工而言,各國能夠發展出各自優勢產業,是因為資源稟賦不同。中國在鋼鐵冶煉環節占優,在鐵礦石環節不佳,就應該著力發展鋼鐵冶煉。假若為了扶植本國鐵礦石產業,使用高價鐵礦石,那就是增加鋼廠成本,放棄在全球的優勢地位,也給鋼鐵下游增加成本。

    至于礦石環節,即使中國不再有企業生產,也并不代表會受人所制。2008年前后,鐵礦石價格經歷過一次大幅上漲,鐵礦石長協礦價格每年要談判一次,當時帶頭談判的往往被罵,因為談判結果是每年都會漲,但實際上那些年鋼廠的日子過得比現在好多了。那些年誰談都會漲,因為更市場化的非長協礦一直在漲,礦石供不應求,鋼廠購銷兩旺,也導致有這么多鐵礦石產能新建出來。即使因特殊原因海外不向中國出口鐵礦石,中國鐵礦石也能迅速復產。

    最近鐵礦石價格上漲,明顯是國內房地產行業回暖,下游在補庫存,價格上漲是由需求拉動,并不由幾大礦山決定。

    鐵礦石也真的是一個奇葩領域,以前價格大幅上漲有人不滿,國人跟著操碎了心,現在鐵礦石價格下跌,也有人不滿。

    很難有企業能壟斷大宗原材料價格,不能以陰謀論來揣測定價行為。比如中國稀土冶煉行業強大,因為開采成本低,所以行銷全球。很多海外稀土礦關閉,卻未見外國稱中國稀土有傾銷行為。

    目前石油價格同樣下跌很多,以沙特阿拉伯為代表的石油出口國并沒有限產保價,而是擴大生產保市場,據稱其目的是讓高成本油氣廠家退出。全世界用上低價格石油,中國也是受益者,不能因為中國一些開采企業虧損,而要求沙特等國提價吧。

    就在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申請反傾銷當天,中國商務部網站刊登消息,巴西10天之內對華鋼鐵產品發起第3起反傾銷調查。

    假若這只是中國的一個應對策略,那也就罷了。

    來源:證券時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