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集裝箱船隊的載箱量超過2,000萬箱,這標志著該船型船隊顯著增長進程中的又一里程碑。近幾年集裝箱船隊的規模擴張主要得益于大型集裝箱船的不斷交付。然而,支線集裝箱船在整個集裝箱船舶運輸網絡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
圖表中柱形表示從2010年開始每半年的集裝箱訂單數量,其中,紅色柱形代表支線集裝箱船訂單,藍色柱形則代表載箱量在3,000TEU以上的集裝箱船訂單。曲線顯示支線集裝箱船舶訂單的年增長率(以每半年末統計)。
今年集裝箱船舶的投資情況與去年非常不同。相比于去年總計220萬TEU的新船訂單,今年上半年集裝箱船訂單僅有7.5萬TEU,且全部集中在3,000TEU及以下的支線集裝箱船舶。而支線集裝箱船舶訂單在過去三年分別為104, 85和94艘。今年截止目前的訂單數量反映出小型集裝箱船舶訂單數量有限但較為穩定。但是,如圖所示,集裝箱船舶市場的主要關注點其實并不在小型集裝箱船(尤其是按載箱量來統計)。只有大型集裝箱船訂單中斷的時候,小型集裝箱船的訂單量看起來才特別顯著。
通常認為,全球集裝箱運輸網絡需要不同規格的船舶,因此會有對支線集裝箱船舶的穩定需求。但是從2010年開始,超過80%的集裝箱新船訂單集中在8,000TEU及以上船型。這主要是因為支線集裝箱船舶租金持續低迷,導致訂單十分有限。
雖然如此,支線集裝箱船舶未來的需求看起來還是明確的。目前3,000TEU以下的船舶手持訂單量有限,僅相當于目前該船型船隊的10%,而且現代化的支線集裝箱船舶數量不足。小型集裝箱船的拆解量上升,2012年起,大約70%被拆解的集裝箱船舶屬于支線集裝箱船。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支線集裝箱船隊規模大幅萎縮,今明兩年不會有實質性增長。此外,集裝箱運輸網絡靈活性有限 — 受制于港口條件及運輸需求,將大型集裝箱船舶投放到支線集裝箱船航線并不可行。3,000TEU及以上集裝箱船舶在區域內貿易運力的占比一直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有時甚至會低于30%。如果未來區域內貿易增加,這很可能意味著對小型船的需求增加。
預計未來大型集裝箱船舶投入到支線運輸市場依然受限,同時區域內貿易會繼續增長。支線集裝箱船租金不斷反彈,有吸引力的資產價格以及可利用的融資將會進一步支持支線型訂單,未來的需求看起來也是有支撐的。增加小型集裝箱船訂單已經在計劃中了,只是需要時間來執行。在箱船市場,或許會有“小”驚喜。
來源: 克拉克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