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日,馬耳他離岸LNG再氣化碼頭,浮式再氣化裝備FSRU Toscana被拖進瓦萊塔的格蘭德港(Grand Harbour)。
圖源: Darrin Zammit Lupi/Reuters
路透澳洲朗塞斯頓8月8日 – 全球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商們正面臨著一個抉擇,他們從未預料到會遇到這種情況,或者說也不想經歷這一切,但他們的反應卻可能影響到整個行業的未來。
擺在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對買家的集體行動做出反應。LNG買家實際上已經放棄了過去50年來支撐這個產業發展的定價模式。
越來越多的大買家,尤其是在亞洲,選擇停用與油價掛鉤、且附加限制性目的地條款的長期合約。
日本、印度和中國等國的買家已經意識到,全球石油公司大舉投資LNG項目,新建的工廠產能比未來幾年最樂觀的需求預估還要高。
買家不僅將此視為降低供給成本的一次歷史性機會,還視為是為市場引入彈性的機會。目前市場大體上很僵化,且為LNG生產商所主導。
來源: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