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出臺政策支持造船業智能化
日政府鼓勵運用人工智能技術 撥款涉及造船、農業和土木工程等領域。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將人工智能(AI)相關政策內容寫入2016年度第二次補充預算案。
造船行業將采用自動焊接機器人。隨著日本社會老齡化,日本政府力爭在第一線采用尖端技術,提高生產力克服人手短缺問題,以往這些工作都依靠具有豐富經驗的人員完成。
共同社報道說,此舉旨在把在金融和通信行業等方面發展迅速的AI運用范圍擴大,推動日本經濟增長。補充預算案是為落實本月匯總的經濟刺激計劃,計劃將在秋季提交臨時國會。部分政策會寫入2017年度政府預算申請中,以持續給予支持。
關于與亞洲企業競爭激烈的造船行業,將支持以焊接機器人為主的技術創新從而提高生產率。日本政府將完善能在全國范圍利用國家相關機構迄今積累的AI相關信息的環境,努力開拓新業務。
為了把AI技術與日本制造業相融合,將新設“產官學”協作基地,從研究開發到投入實際運用進行一路推進。核心機構將獲得東京大學協助,落戶千葉縣柏市。東京沿海地區將設置以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為中心的機器人研究基地。在茨城縣筑波市,將以物質與材料研究機構為核心展開研究。
中國船企抓緊打造智能船廠
去年以來,國內造船業“智能制造”屢次被提及,中國也出臺政策予以支持,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一直是焦點。工業和信息化部此前公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全國共有46個項目上榜。南通中遠川崎智能車間項目成為我國船舶行業進入該試點示范項目的第一家企業,同時也是2015年中遠系統進入該試點示范項目的唯一一家企業。
據了解,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早在2011年就開始推進自動化和機器人生產線相關項目,目前已建成4條機器人生產線。
相關新聞鏈接:
南通中遠川崎開通第4條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
金海重工也是智能制造中的一匹黑馬,今年7月,金海重工對外宣布將投資30億元進行智能化改造項目,爭取在5到10年內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化船廠,追趕日韓水平。
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將大量引入機器人、數控或自動化設備,應用物聯網、模擬仿真等前沿科技,對現有生產廠區車間進行全方位改造。
按照計劃,金海重工將完成對信息化系統、車間和船塢、物流系統三大方面的智能化改造。通過改造,金海重工希望到2020年造船效率達到15工時/修正總噸,到2025年,造船效率進一步提高到10工時/修正總噸。
在建立智能化園區過程中,學界也將參與其中。除了與舟山的地方產業基金聯手,金海重工也與浙江大學建立了合作,后者在船舶和機器人研究領域的技術研發成果未來將有望運用到生產當中。
相關新聞鏈接:
金海重工擬投30億建智能船廠
韓國智能造船技術成熟
韓國目前是全球造船強國,在智能制造領域起步較早,并在智能化造船領域走在技術發展的前沿。韓國智能化造船將機器人、智能設備和信息技術三者高度融合,貫穿于船舶制造的生產、質量、物流等環節之中,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比較完善的解決了船廠、車間和生產線從船型設計到建造完成交船全過程的工作量。
目前,全球最具實力和先進造船技術的韓國已經擁有成熟的、被國際同行認可的技術標準;擁有完整的智能化造船廠生產運行和運營管理的數字化系統;擁有從船舶設計、研發到制造和運行全過程的智能化控制體系等智能造船技術與手段,韓國智能船舶技術成為國際標準。